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

第247章 除舊布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該昵稱已被使用一萬次 本章︰第247章 除舊布新

    除了根基不穩的因素外,北宋的官僚系統本身,存在很大問題。

    官員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這個問題愈演愈烈,最終甚至拖垮了整個王朝。

    國家設置官府的本意,是優化管理,緩和上層和底層之間的矛盾。

    但是北宋的官僚系統極度膨脹,最終佔據了社會大部分的資源。

    國家貧弱,百姓困苦,處于中間層的官僚們,倒是吃得白白胖胖,幸福得像二哈一樣。

    本應用來優化管理的權力,被他們當成了提款機。

    越到後期,這個問題就越發突出。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國家內憂外患之際,官僚系統為了維持自身運轉,對外卑躬屈膝,用土地換和平,對內增加稅收,剝削百姓。

    中原地帶的起義,就是他們逼出來的。

    ……

    王小飛前往濟州府,與吳用商議此事。

    同時也給派駐在山東各地的頭領們發信,將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議。

    會上,吳用沉思良久,面色嚴峻“此事干系甚大,也確實難辦。”

    王小飛態度堅決“再難也得辦,這件事如果辦不下來,咱們的政令根本就出不了濟州府。地方官僚敷衍了事的行為,只會越來越猖狂。長此以往,後果難料。”

    “你準備如何做?”

    “必須要改革官制,淘汰冗員。先在濟州府試點,如果可行,立即推廣到所有府縣。要是地方上有阻力,那就殺掉一批不听話的官僚,強行推下去!”

    吳用听後,憂心忡忡。

    “小飛,這可是劑猛藥,你得想清楚了。”

    “此事遲早要辦,不管是為了眼下,還是為了將來,都得下這個決心!”

    ……

    北宋有“三冗”,冗官、冗兵、冗費。

    這三大頑疾,拖垮了整個王朝。

    其中的“冗官”問題,與北宋的地方治理思想,有著很大的干系。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各個藩鎮的軍事首腦,集財權、軍權、人事權于一身,根本不把中央放在眼里。

    北宋立國後,決定吸取這一歷史教訓,在全國幾百個州的基礎上,增設了“路”的行政區劃,

    這里的“路”,類似的後世的“省”。

    最初有十五個路,後來增加為二十四路。

    “路”與“省”最大的區別在于最高職務長官的權力劃分。

    省是有省長和省委書記的,這二位擁有相當的權力,可以處置轄區內的具體事宜。

    但是北宋的“路”,卻沒有“路長”或者“路委書記”。

    中央政府將“路”的財政權、人事權、司法監察權、物資轉運權分散開來,形成“帥漕憲倉”的體制,分別稱為安撫司、轉運司、提舉刑獄司、提舉常平司。

    這就相當于,一個省有四個省長,而且這四個省長一邊大,各管各的事,誰都不服誰。

    四權分立的結果,好處是互相制衡,根本無法造反,中央和皇帝的位置非常穩當。

    壞處是遇事推諉,誰都不想干活,尤其踫上外敵入侵、土匪起事,地方根本無力抵抗。

    ……

    四個省長,就意味著四套班子。

    北宋公務員那龐大的數量,就是這樣堆起來的。

    舉個通俗的例子,古代大法醫宋慈先生的官職——大宋提刑官,便是提舉刑獄司的司長,管理近乎一省之地的刑事訴訟。

    要是放在今天,我們得稱呼宋慈為“宋省長”,而不是“宋司長”或者“宋廳長”。

    ……

    梁山目前佔據了山東全境,是這里的話事人。

    誰不听話,咱就削誰。

    推行官制改革,精簡官僚數量,在別的地方推不下去,但在山東境內,還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王小飛與吳用二人苦思數日,決定廢除“師漕憲倉”,變四套班子為一套班子,強行壓縮公務員的數量。

    同時還要給地方政府放權,以提高行政效率。

    如此一來,花榮這樣的派駐地方的弟兄們,才能壓服那些不听話的官僚,進而達成梁山對于地方的管控。

    ……

    計劃的第一步,是對山東的行政區進行重新劃分。

    山東地界在宋代大致有十個州,分別是武定州、濟州、泰安州、東平州、曹州、兗州、沂州、青州、萊州、營州。

    王小飛和吳用經過商議,最終決定,裁撤東平州、武定州、泰安州,將這三州統一並入濟州。

    同時又將曹州和兗州合並,統稱兗州。

    再把萊州與營州合並,統稱營州。

    青州與沂州的區劃,暫且保持不變。

    如此一來,山東從十個州減少為五個州,分別是濟州、兗州、青州、沂州、營州。

    相比原來,要精簡不少。

    ……

    第二步,正式廢除“師漕憲倉”,重新設立地方政府的官職,並派得力弟兄擔任州府最高長官。

    吳用出任濟州知府,花榮為兗州知府,武松為沂州知府,無情為青州知府,孫立為營州知府。

    知府為本州區域內的最高長官,主要執掌軍權、人事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其他權限則交由下屬部門執行。

    各部門頭腦及本州轄區內的縣長,向知州匯報工作。

    五大知州,則向“國家首腦”王小飛匯報工作。

    ……

    第三步,對于各州政府的下屬部門,規定其人員員額,限制公務員數量。

    放在北宋的情境,便是限制“吏”的數量。

    這一點,也十分重要。

    畢竟“吏”的數量,要比官員多得多。

    而且北宋的“吏”,也掌握了不少權力。

    只有減少了“吏”的數量,才能真正給官僚系統瘦身。

    ……

    根據王小飛和吳用的測算,如果能順利完成上述三步,山東全境的官吏數量,可瞬間減少三分之二。

    這種簡化的組織形式,還能增加政令下達的速度,省去不少中間環節。

    辦法很好,但如何實現,需要技巧,更需要手段。

    畢竟是對整個官僚系統開刀,要非常慎重。

    北宋的讀書人,面對外敵,總是直不起腰來。

    但內斗的實力,非常厲害的。

    此事,宜徐徐圖之。

    必要的時候,可以亮出拳頭,給某些人講講道理。

    ……

    計劃制定後,王小飛將時遷叫來,對其面授機宜。

    很快,梁山偵查師的近萬虎賁,迅速分散到各個州府,對所有的官吏,展開清查。

    尤其是曹州、兗州、沂州、營州、萊州,這些新拿下地盤,屬于重點照顧對象。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北宋的官員,是經不起查的。

    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都被官員的權力滲透。

    宋江作為“微末小吏”,認識那麼多人,手里有那麼多錢,不是沒有原因的。

    既然查到了,那就一個個地辦。

    財產要充公,奴僕要遣散,兵器要入庫,古董要發賣。

    罪大惡極之輩,還要進行肉體毀滅。

    一套雷霆反腐掃黑的組合拳,直接把山東的官僚階級干懵了。

    以往對梁山草寇嗤之以鼻的士大夫,終于肯放下身段,與好漢進行心平氣和的交流。

    真是應了那句古話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那就朝他的鼻子干上一拳。

    古人總結道,以德服人。

    ……

    獲得山東官僚階層的“尊重”之後,梁山的體制改革,正式拉開帷幕。

    在官府勢力被時遷暗中削弱的情況下,改革還算順利。

    第一步裁撤的五個州,其府衙的官吏集體下崗。

    其中的優秀人員予以保留,充實到州政府的各下屬部門之中。

    而大部分的官員,尤其是吏,直接失去了工作崗位。

    他們心中充滿了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面對梁山的鐵拳,他們有反抗的心,沒有反抗的膽量。

    好在梁山還算仁義,給下崗的官吏們發放了優厚的遣散費用,表示歉意。

    即便是最底層的吏員,也到手了五千貫銅錢。

    掌握了鑄幣核心科技的梁山,其“鈔能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

    ……

    完成第一步之後,五位知府大人走馬上任。

    這五位“封疆大吏”,也算是各有特點。

    吳用自不必說,作為梁山勢力的大軍師,執掌面積最大的新濟州府,自然是無可厚非。如果說如今的梁山是一個王國的話,吳用就是丞相了。

    花榮是地方軍事武官出身,也是此次改革的發軔之始。如今他掌控的地盤比之前大了一倍,可管理難度卻直線下降。面對如此改變,花榮自然是樂得合不攏嘴。

    武松是江湖猛人出身,而且是最猛的那種。出身草莽的他,早就對官府深惡痛絕,死在他手上的官僚,那也有不少了。如今陰差陽錯,武松居然披上了官服,當上了太守,其官威直逼京州市公安局局長趙東來。各種大老虎踫到武松,少不得要吃點苦頭。

    無情原為四大名捕之首,本就是精明強干之人。追隨王小飛之後,無情在青州摸爬滾打數年,積累了豐富的執政經驗。他的上位,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孫立則屬于地方豪強的華麗轉身,他們一家全是猛人,曾經與梁山分道揚鑣,現在又合而為一。為了讓孫家的勢力安心,王小飛便將營州交予孫立,以示信任。

    ……

    五位如狼似虎的知府上任伊始,便開始用雷霆手段,強制推行官制改革的第三步。

    王小飛將後世的經驗活學活用,公安部、法院、教育部、民政局……,這些後世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部門,按照宋代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改良與設置。

    總之一點,務必做到專事專管,不能事權不明,互相重疊。

    以往的官府,既要負責審案子,又要負責抓犯人,還要負責百姓吃穿,事事都想管,結果啥都管不好,還容易滋生貪腐,誘發矛盾。

    在權責分明的基礎上,再去進行官制改革,就好辦多了。

    ……

    經過三步大改,山東官場從上到下,徹底變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中間自然是經歷了不少波折,很多人都在鬧。

    經過制裁之後,終于不鬧了。

    上上下下耳目一新,與之前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

    老百姓們驚喜地發現,官府的面貌大變。

    以後與官府打交道,得先知道去哪個部門。

    報案找公安,官司找法院,結婚民政局,離婚還是民政局。

    不像以前,啥事兒都得跑到縣衙里去,辦事效率低下不說,還得花冤枉錢。

    如今這一改,真是方便太多。

    ……

    看著自家地盤上發生的點點滴滴的變化,身為首腦的王小飛,內心充滿了成就感。

    他將改革的經驗總結起來,寫成信件,發給北邊的盧俊義,以及南方的神機軍師朱武。

    梁山的力量分散各地,北方的首腦是盧俊義,南邊的洞庭湖區,暫由朱武代管。

    王小飛在信中要求兩位大佬,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予以相應的借鑒。

    朱武回信道,寨主的改革辦法很有啟發性,他決定試一試。

    同時請示王小飛,南方的形勢一片大好,擴大地盤的時機已經成熟。

    經過慎重考慮,他們將于近期,對洞庭湖旁邊的岳州下手。

    王寨主大筆一揮,同意了朱武的請求。

    如果能拿下岳州,梁山在南方的力量,又將攀升一大截。

    而且岳州遠離中原,那邊發生的事情,宋庭鞭長莫及,管都管不了。

    以朱武的才干,可以預見的是,岳州府即將落入梁山的口袋。再發展一兩年,整個荊湖地區,都將是梁山的囊中之物。

    ……

    盧俊義的回信,給了王小飛當頭一棒。

    北方的形勢,終于到達了臨界點。

    女真部族在蟄伏一段時間之後,終于決定,要對南邊的宋朝下手了。

    上述變化,與金國高層的人事變動,不無關系。

    主張與宋朝談判的老皇帝,完顏阿骨打,因病去世。

    這位女真民族歷史上最為杰出的領袖之一,在班師回朝的途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他的兄弟完顏吳乞買,順利繼位,成為大金的第二任皇帝。

    對于虛弱的北宋來說,這真不是什麼好消息。

    吳乞買是金國鷹派的首腦人物,早就對宋朝的花花江山垂涎三尺。

    現在老皇帝死了,擋路的人沒了。

    大舉攻宋的方略,終于可以在朝堂內光明正大地提出,並付諸實踐。

    女真部落熱愛劫掠的天性,再次被激發出來。

    如果此役成功,他們將獲得超過往常幾倍的財富,締造一個更為強大的帝國!

    喜歡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方便以後閱讀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第247章 除舊布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第247章 除舊布新並對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