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諜影

第736章 湖廣桂王與惠王(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影橫窗 本章︰第736章 湖廣桂王與惠王(上)

    韓伊人沉吟了會兒後蹙眉道“的確,桂王開出的這個價碼委實過高,但那份彈劾奏章對于楚軍卻很是重要……”

    她冷靜地分析道,姑且不論如今天子是否安在,她雖听唐世勛說天子已于煤山自縊,但如今還未收到確切消息,只能確定京城陷落而已。

    在韓伊人看來崇禎帝安否並非重點,有道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只要大明的朝廷還在,帝位必然會有人繼承。

    而無論天子是誰,除非唐世勛想做李闖或獻忠之流,否則他和楚軍必然要得到朝廷的承認,此即大義名分。

    韓伊人在上個月听唐世勛提過,如廣西陡軍副指揮使顏兆丁和都司同知呂老大人等一系的廣西軍政要員們,因著全州守御千戶所的千戶黃毅和州同知胡大人等分出足夠豐厚的利益,即向楚軍出售各類糧草物資之利,加之楚軍已進入衡州府,顏兆丁和呂大人等已決定要為楚軍‘搖旗吶喊’,即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招安楚軍。

    又有原廣東省韶南兵備道的兵憲徐大人也是個極有政治頭腦的人物,他因家父仙逝而回家鄉桂林府城臨桂丁憂,由于顏梓玉的父親顏兆丁乃是徐大人的妹夫,徐大人從外甥女顏梓玉那兒得知了唐世勛的許多消息。

    故而早在一個多月以前,徐大人就已托蒼梧水師千總顏俊克給唐世勛送去了一封密信,他在密信中建議唐世勛盡量擴大地盤,而他則會全力為唐世勛運作,發動廣東省的軍政要員乃至兩廣總督沈大人為招安楚軍之事上書朝廷。

    只可惜兩廣軍政要員們的奏折都還未寫好,卻得知京城已淪陷,他們如今皆在持觀望態度,即等待崇禎帝是否安在的確切消息。

    但若整個兩廣的軍政要員皆為楚軍發出同一種聲音,對于楚軍可並非好事,這會讓滿朝公卿乃至天子感到不安,畢竟楚軍的勢力只在湖廣,遠在陪都南京的軍政高官公卿們與楚軍之間並無交集,更談不上了解楚軍。

    因此,需要有一個群體發出反對楚軍的聲音,無論是指責楚軍擁兵自重也好、欺男霸女禍害鄉里也罷,甚或是譏諷楚軍主帥唐世勛好人婦等等,總之要搗鼓些似真似假的證據或傳聞來,以便讓滿朝公卿看到更‘真實’的唐世勛和楚軍。

    而由桂王朱常瀛等一眾湖廣藩王來唱楚軍的反調,不僅能達到‘不同聲’的效果,且還有一個好處,即讓朝廷看到楚軍與湖廣藩王們之間的矛盾,從長遠來看這一點尤為重要。

    雖然桂王開出的價碼委實太高,但他派去零陵城的心腹也並未把話說死,可見這當中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韓伊人說到這一聲輕嘆“世勛,奴家之所以一見你寫道桂王爺‘訛’你就趕了回來,這既是擔心你一時沖動拒絕他提出的所有條件,也擔心你會因不清楚他們的秉性而做出錯誤的談判決策,因為這些個藩王們可都不是善茬!”

    唐世勛微微頷首“這正是我要你速速回來的主因,自三日前收到秀荷的密信說桂王派心腹來談判之後,我便命秀荷暫時拖住他,待到我與你商議之後再做決定,畢竟楚軍上下沒有誰真正了解桂王等藩王們的內情,而桂王則是你的姑父,況且你去年還幫那些個藩王們追查王府江船被劫案不是?”

    韓伊人听到‘姑父’二字,那雙桃花眼中頓時劃過一抹復雜之色“奴家的姑姑不過是被桂王爺寵幸過幾次,說是姑父,但奴家總共也只見過他兩回而已……”

    只听她幽幽說道,她姑姑不過是桂王的諸多第三等的夫人之一而已,自然比不了桂王妃王氏和次妃馬氏。

    雖然韓伊人的姑姑韓氏曾為桂王爺誕下一子,可惜不足月便已夭折,當然,她姑姑雖只是桂王的夫人之一,不過桂王倒是頗為看重韓氏的背景。

    因為韓氏之兄長、即韓伊人的父親乃是湖廣錦衣衛的世襲千戶,且韓千戶牢牢掌控著湖廣的南部錦衣衛體系,而桂王就藩的衡州府城衡陽也在韓千戶的‘地盤’當中。

    再有,錦衣衛負有監視藩王之責,因此桂王府當中可不乏韓千戶的密探和眼線,桂王朱常瀛對此也心知肚明。

    桂王之所以納韓千戶的妹妹韓氏為王府夫人,這是因桂王與韓千戶之間有著極深的利益關系,韓氏不過是桂王與韓千戶之間的紐帶罷了。

    當然,在崇禎十五年的冬季以前,知道嫁入桂王府的韓氏乃是韓千戶的親妹妹之人屈指可數。

    在十二年前,韓伊人嫁給了裴公子,這樁婚事正是由桂王朱常瀛在中間牽的紅線,韓伊人的父親韓千戶和裴公子的父親裴千戶方才同意結為姻親。

    要知道在那以前韓千戶與裴千戶之間已是斗得不可開交,但桂王朱常瀛卻不樂見這等局面,這當中的原因也頗為復雜。

    韓千戶和裴千戶之所以同意這樁婚事,緣于桂王朱常瀛的地位太過尊崇,他乃是明神宗萬歷皇帝的第七子,而明神宗的嫡系共有五脈,即太子朱常洛、三皇子福王常洵、五皇子瑞王常浩、六皇子惠王常潤和七皇子桂王常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其中朱常洛即泰昌帝,其長子朱由校即天啟帝,五子朱由檢即崇禎帝。

    在天啟七年,即崇禎元年的前一年,桂王朱常瀛就藩衡州府城衡陽,他可是天啟帝和崇禎帝的親七叔!這地位自然足夠尊崇,而他的桂王府之所以規模宏大且奢華亦在情理之中。

    但桂王為何要為韓伊人和裴公子牽紅線?這緣于另一位藩王,明神宗萬歷皇帝的第六子惠王朱常潤。

    惠王乃是桂王的六哥,且他倆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兩人的生母乃是神宗的李貴妃。

    並且,惠王爺于天啟七年就藩于湖廣北部的荊州府,他們倆兄弟如何不想在湖廣境內的一南一北相互守望?

    就如桂王與韓千戶私下有利益來往一般,惠王與掌管湖廣北部錦衣衛體系的裴千戶也關系匪淺。

    若是在崇禎朝以前,遍布大明兩京十三省的錦衣衛可不敢跟各地藩王過從甚密,然而當崇禎帝上位以後清理魏忠賢及閹黨,廠衛本就是一家,錦衣衛也因之一蹶不振威風不再。

    加之各路農民起義軍興起,各地的錦衣衛亦分崩離析人心渙散,作為湖廣錦衣衛體系的兩大頭領,韓千戶與裴千戶亦是各自找尋出路,故而韓千戶傍上了湖廣南部的桂王朱常瀛,裴千戶則傍上了湖廣北部的惠王朱常潤。

    一開始桂王與惠王只是借著湖廣錦衣衛幫忙傳遞家書,且兩位藩王為了不惹那生性多疑的佷兒崇禎帝猜忌,他倆之間的家書從不密封以證清白,因此無論韓千戶還是裴千戶都能看得到信中內容。

    但韓千戶與裴千戶勸桂王、惠王莫要再如此,畢竟他倆又豈敢將兩王的家書轉呈聖上?于是桂王與惠王方才以密信往來,而韓千戶與裴千戶自然成了桂王和惠王的心腹,他倆皆清楚兩位藩王相互間所寫的密信內容。

    由于桂王與惠王之間的密信來往頻繁,而惠王所在的荊州府已是湖廣的北部,其上為湖廣的鄖陽府和襄陽府,鄖陽府毗鄰陝西省的西安府與漢中府,襄陽府則接壤河南省的南陽府。

    因此,惠王朱常潤對于愈演愈烈、剿之不盡的農民起義軍是了解甚多,他在給桂王的信中便時常提到他的擔憂。

    韓伊人說到這兒,那撩人的桃花眼中劃過一抹不屑“當然,惠王可不是憂心這大明的天下,而是擔心他自己的安危罷了,畢竟,他的封地距離陝西與河南太近了不是?”

    唐世勛用炭筆快速做著記錄,說實在的,他在前世可沒那等‘閑心’去了解大明的眾多藩王,他之所以對桂王朱常瀛有些印象,這還是因為朱常瀛有個兒子叫朱由榔。

    因此他也是听得一個頭兩個大,同時他也暗自慶幸有韓伊人在,只從她如數家珍般地講述桂王與惠王,可知她必然還了解許多有關這兩位藩王的秘事。

    而且唐世勛已經被韓伊人勾起了濃厚的好奇心,惠王朱常潤的封地在荊州府,而今該府乃是大順李自成的地盤,也不知這位惠王如今安在否?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明諜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明諜影》,方便以後閱讀南明諜影第736章 湖廣桂王與惠王(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明諜影第736章 湖廣桂王與惠王(上)並對南明諜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