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諜影

第665章 軍情七科的去處(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影橫窗 本章︰第665章 軍情七科的去處(上)

    子時過半,祁陽城內各條主街喧鬧依舊。

    由于唐家軍初定祁陽城,為盡快安定人心,唐世勛決定在四月初一方才由祁陽縣衙實施新的征稅制度,且唐世勛決定以祁陽城為試點,試行不宵禁之舉措。

    即每晚亥時之後雖關閉城門但不實行宵禁,故而在四月初一之前的這數日,無疑是祁陽城內外各行各業商販的‘狂歡節’,由零陵縣、東安縣和衡州府常寧縣等地運來的商貨絡繹不絕,商人與小販們從早到晚幾乎不眠不休地進行著各類商貿活動。

    北大街中段,岳記典當行門口,二十個肅衛警備司的士兵圍繞著一輛寬大的馬車。

    當唐世勛、于青青、鄭罡、四娘、殷駿和雷東山從典當行內走出來時,警備司的士兵們皆眼神狂熱而恭敬地對唐世勛和于青青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只見這二十個士兵有一個相同的特點,他們皆只有一只手臂能夠自由活動,沒錯,他們都是在黃陽堡之役當中受傷的原後備營將士,且都因一只手臂被傷及筋骨而致殘。

    在黃陽堡之役結束之後,唐世勛便已給受傷的將士們、戰死的戰士之家眷發放了足額的撫恤金,且四肢健全的輕傷者已重新回到後備營,即如今的青龍營。

    但還有百余個手腳傷殘、以及三百余身受重傷後硬挺過來的將士們皆已無緣重回青龍營,而唐世勛並未放棄他們,他于黃陽堡之役後成立了一個新的武裝組織‘民兵聯盟’。

    該聯盟隸屬唐家軍的後勤部,其核心層便是原後備營的傷殘將領,不僅是黃陽堡之役的傷兵,之後的馬家溝之役、柳樹灣之役等等,各營的傷兵若因傷殘而無法再回歸者皆加入了民兵聯盟。

    雖說民兵聯盟的傷兵之薪俸只有各正兵營的三分之一,但他們每月皆享有唐家軍後勤部發放的撫恤金,因此他們的月俸只略低于正兵,養家糊口已是足夠。

    民兵聯盟的主要職責有三,其一是幫助青龍營和後備二營訓練報名等待入伍的難民青壯,即按照青龍營的訓練方法來進行前期訓練,一旦青龍營等營頭有缺額,民兵聯盟訓練的新兵便可優先入伍;

    其二是協助衙門穩定地方局勢,並協助刑房進行緝捕等事;其三則是負責駐守各處據點、市集、碼頭等地。

    不僅如此,唐世勛還給了民兵聯盟的各級將領一個上升通道,對于該聯盟中表現優異的高層將領,可獲得‘參謀部行走’之職,即參謀部的顧問。

    這參謀部行走之職不僅可以參與軍事會議,且有可能被參謀部派往各正兵營做隨軍參贊顧問,有這等可能重返前線的機會在,民兵聯盟的高層將領們自然是卯足了勁完成他們的本職工作。

    而民兵聯盟還有自己的產業,即鏢運,如負責唐家軍的後勤運輸、亦或是接受民間的押鏢生意等,而且民兵聯盟之內的將士可接受雇佣甚至脫離聯盟成為某個富商的家丁等等,當然,若是脫離了聯盟自然就不再由唐家軍發放薪俸。

    民兵聯盟的組織架構雖與各正兵營一樣,其核心層為正、副統領,以及前後左右中五個部,但各部的人數並無定額。

    如今民兵聯盟已有近千傷兵為骨干,勢力遍及祁陽縣境內各處,而他們為唐家軍訓練的等待入伍之新兵人數已超過五千人。

    此時站在岳記典當行之外馬車旁的二十個肅衛警備司的獨臂士兵,便是于青青授意褚四娘去民兵聯盟挑選而來,由于警備司的責任重大,因此褚四娘在嚴格篩選之後只暫時挑了五十個傷殘老兵加入警備司。

    莫要看這些人皆是獨臂,但他們可是經歷過血戰而活下來的老兵!而且,他們都是三神教的忠實信徒。

    當他們在加入肅衛警備司之時就知道了自己的職責,即保護唐世勛公子和于統領,並為唐家軍蕩平轄區內的一切奸細!

    因此他們全都在三神面前立下了與奸細不死不休的血誓,且他們皆身懷利器,如淬毒的臂弩袖箭和長刀短刃等,一旦唐世勛或于青青有危險之時,他們定會與敵死戰!

    甚至有一個狂熱的老兵還懷揣著一小管烈性火藥,這可是于青青好不容易弄來給他的,若是真遇著武功高強的刺客,這位老兵必然會與刺客玉石俱焚。

    唐世勛對二十個警備司的士兵點頭致意後快步坐進了馬車,于青青和鄭罡亦緊隨其後,而侍衛雷東山、四娘和殷駿及二十個警備司的士兵則圍在馬車的四周,一行人沿著人潮洶涌的北大街緩緩向南行去。

    這輛馬車原是吳敬祖他爹吳員外的座駕,由于吳家之前與薛正一同抵制唐世勛的‘祁陽攻略’且還追殺過韓夫人,雖然唐世勛在入城之後並未清算吳家的產業,但吳員外、吳杏林和吳家上上下下皆膽戰心驚,故而費盡心思地討好唐家軍的將領們。

    而軍情六科的蔡英俊也成為了吳家討好的對象,蔡英俊雖是收了吳家等各豪門望族的諸多好處,但他也時刻想著要如何孝敬肅衛統領于青青,畢竟肅衛對他們軍情司有監督權,他又如何不擔心于青青給他穿小鞋?于是他盯上了吳員外的座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輛馬車不僅工藝精良造價不菲,且車廂寬敞可容納六七人,蔡英俊知道唐世勛這幾日都是城里城外的各處走動和開會,若總是騎馬未免多了一些意外的可能不是?

    因此蔡英俊就向吳員外‘借’來了這輛馬車並將之送給了于青青,此舉自是得到了于青青的表揚,畢竟祁陽城初定,她的肅衛又負責唐世勛的安保工作,是以她也甚為擔心唐世勛的安全問題。

    馬車內,唐世勛和于青青坐在最舒適的主位之上,鄭罡則于一旁正襟危坐。

    熙熙攘攘的北大街燈火通明,些許燈光透過厚重的車簾照入車廂內,鄭罡隱約可見唐世勛已是靠在于青青的腿上,而于青青正輕柔地給唐世勛按摩著頭部,三人都暫時沉默不語。

    于青青默默地凝視著唐世勛那深陷的烏黑眼窩與日漸消瘦的堅毅臉龐,相比去年冬季在東安城當細作時的唐世勛,她深深地感到如今的唐世勛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而這變化委實讓她既費解又心疼不已。

    雖說于青青在三月初八就已抵達了黃陽堡,但直到三月十九她才見到唐世勛,那可是她時隔數月之後第一次見到讓她夢回縈繞的唐世勛,可那次只有不足半個時辰的見面就已讓她深感憂慮。

    在三月十九那一日,當時青龍營、陷陣營和山地營,以及龐大田和盤輝在四明山區東部的鳳凰岐等地所招募的山賊們,已是三面兵圍祁陽城。

    其中,青龍營的將士抵達祁陽城以西三里之外的山塘沖至落塘沖一線;

    陷陣營的龐大田與山地營的盤輝率二千余將士奪下了祁陽城以北的命門之地黃羆鎮;

    另有陷陣營的黃爺和山地營的農昆率一千六百余將士則繞過黃羆鎮,去往祁陽城之東邊官道節點下馬渡鎮一帶;

    而唐世勛的帥帳則設立在山塘沖與落塘沖之間的一處小山崗之上。

    由于那祁陽城的城牆委實太過堅固雄偉,即便唐世勛擁有最佳配比的火藥,但當時的烈性火藥數量太少,難以如黃陽堡那般去直接炸毀一座城門。

    況且祁陽城的牆基足足有兩丈余厚!且城外還有一圈護城河,那倪大虎又已知曉了唐家軍炸毀黃陽堡西門之事,因此祁陽城的城牆之下各處堆滿了篝火,再想派爆破手悄悄潛去炸毀某座城門已是幾無可能。

    再者說,誰知道倪大虎會否以巨石堵住了某幾座城門?一旦爆破手所炸的恰好是堵了巨石的城門,那豈非毫無意義?因此當時唐世勛與麾下的眾將領皆一籌莫展。

    而于青青是在三月十九的傍晚去拜見了唐世勛,她當時是帶著董振新近訓練的一只信鴿而來,以便于黃陽堡跟唐世勛之間的聯絡,同時她還有諸多要事向唐世勛稟報。

    誰曾想于青青在時隔數月之後再次看到的唐世勛,竟與當初在東安城內的他如同完全變了個人一般,他不僅面容消瘦眼眶發黑,且眉宇間滿是焦慮之色。

    出于對唐世勛的關心,于青青甚是貼心地安慰他,柳樹灣之戰才剛結束不久,如今又已三面圍城,公子莫要太憂心,祁陽城遲早是你的囊中之物雲雲。

    誰知唐世勛听了于青青的勸慰之後卻神色冷漠地說道‘你如今乃是肅衛的統領,該衛的職責極為重要,我把肅衛交給你可不是讓你沒事跑來這說些無意義的安慰話!有事說事,沒事就回黃陽堡去!’

    當時于青青的眸子里就蘊滿了霧氣,這混蛋怎對她如此冷漠?他還是當初她在東安城內所認識的那個智珠在握、性情堅毅穩重而又不乏趣味的唐世勛嗎?

    或許唐世勛當時也覺得自己的話說得太過嗆人,于是他起身去握住于青青的柔荑,拉著她坐在他的腿上。

    這番舉動無疑讓于青青既羞澀又心頭泛甜,然而她期待的下一步並未出現,只是听到唐世勛在不斷地重復呢喃‘青青,時不我待啊……’

    怎又是時不我待!于青青疑惑至極,她委實不明白唐世勛為何總會有這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畢竟,于青青又怎會知曉就在三月十九那日,遠在京城的崇禎帝已于煤山自縊,大明,完了!

    這時,唐世勛開口說話了,于青青的思緒亦被拉回了當下。

    只听唐世勛一臉疲憊地問道“鄭罡,當初你跟著鄧參將一路從郴州來到永州府時只剩百余人,你可清楚這百余郴州兵是哪里人?他們可都是郴州當地人?”

    鄭罡本就一直在等著唐世勛問話,于是恭敬地答道“回公子的話,俺自然不清楚那幫老弟兄們具體是哪里人,不過其中有七到八成是郴州人,其他的則有一些江西人,嗯,比方說鄧參將……”

    他如數家珍地說道,他們郴州兵皆知曉參將鄧謙乃是江西南安府大庾縣人士,家中世代經商,不過鄧謙並非家中嫡子,且十歲時父母俱亡。

    因主母虐待,十歲的鄧謙遂逃離大庾縣,一路輾轉西去進入了湖廣郴州的桂陽縣(今汝城),由于鄧謙當時年紀太小,于途中已被騙得身無分文淪為了小乞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在桂陽縣有個廣安所,這廣安所也如大明的其他衛所一樣缺額嚴重,該所的千戶大人為了應付上峰稽查,在桂陽縣城及周邊招兵,這無非是連哄帶騙誆外鄉人或乞丐去充數罷了,而鄧謙那時亦被拐入廣安所做了軍戶。

    好在鄧謙從小能寫會算,他在廣安所苦熬了十五年之後,因著千戶大人的賞識而成了其女婿並晉升為百戶,且鄧謙為了謀個更好的出身,在岳父的運作下加入了郴州營兵。

    鄧謙在郴州營又苦熬十幾年,由百總升為把總,把總升為千總,之後被外放為游擊將軍獨立成軍,且于去年年初時,四十多歲的鄧謙終于榮升郴州參將。

    結果鄧謙這個新任的郴州參將率部抵擋由衡州府耒陽縣南下入侵的獻賊,一仗就被打得潰不成軍,之後被獻賊黏在屁股後邊一路追殺。

    正因為鄧謙在對陣獻賊時每仗皆敗,因此他到了東安縣的黑土嶺投奔陳副總兵之後,被參將包耿等人戲稱為‘常敗將軍’。

    鄭罡說到這話鋒一轉,由于鄧謙乃是江西的南安府人,因此在他成為游擊將軍之時就曾招募了不少江西人,其中有個叫尹大忠的還是鄧謙的老表,就算如今鄧謙麾下的嫡系只剩百余人,但鄭罡印象中就有尹大忠等十來個是江西人。

    隨後鄭罡又說到他自己,他自然是土生土長的郴州人,家住郴州的興寧縣(今資興),但他母親乃是江西的南安府崇義縣人,若是南安府那邊沒有遭到獻賊的肆虐,想來他的三個親舅舅和那些表兄弟們應當還在崇義縣。

    說到這,鄭罡便住口靜待唐世勛接下去的問話。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心吶!唐世勛不禁暗自點頭,看來鄭罡只從他這第一問就已猜到了不少事。

    唐世勛輕輕地拍了拍于青青的柔荑示意她不必繼續按摩,隨即坐直了身子慢悠悠地問道“鄭罡,你可想去江西發展?”

    于青青聞言不禁詫異地看向唐世勛,雖說這車廂內光線昏暗,但她隱約可見唐世勛的臉色甚是嚴肅,這可不像是在開玩笑。

    但正因為如此,于青青更是感到費解,公子為何突然想把軍情五科派去江西?之前他不是已對江西的情報網做出安排了麼?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明諜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明諜影》,方便以後閱讀南明諜影第665章 軍情七科的去處(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明諜影第665章 軍情七科的去處(上)並對南明諜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