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諜影

第632章 前線馬家溝之戰(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影橫窗 本章︰第632章 前線馬家溝之戰(上)

    岳老財自然看到于青青眸子里的詫異之色,他遂詳細地講述了三月初六的這場慘烈戰事。

    在三月初五的上午,山地營千總雷盛手下的狼兵和後備營斥候司的斥候傳來急報,魚腮口的獻賊已集結了一千五百余步兵和五百騎兵。

    且那‘寇’字旗迎風飄舞的,唐家軍這邊自然曉得是祁陽城獻賊的頭號猛將寇寧國到了。

    當日的軍事會議上,唐世勛讓陷陣營副統領黃爺講一講這寇寧國的生平,畢竟除了黃爺以外,其他人只知寇寧國的名頭,此人打仗的本事如何卻都不甚了解。

    雖說黃爺與寇寧國在獻賊當中時也不相統屬,好在黃爺以前也听說過一些。

    這寇寧國乃是河南滎陽人,原是另一支義軍羅汝才的部下。

    崇禎八年時,十三家義軍被大明官兵圍困于河南,各家首領于滎陽舉行了一次會議,也正是在那時,寇寧國不知何故脫離了羅汝才的隊伍,轉而加入了張獻忠麾下郭將軍的隊伍。

    之後寇寧國就一直跟著倪夫人的丈夫郭將軍轉戰各地,寇寧國每戰皆身先士卒,為郭將軍攻城拔寨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且被郭將軍認為義子。

    實際上寇寧國在郭將軍的陣中可比倪大虎的威望更甚,只不過倪大虎乃是郭將軍的小舅子,而寇寧國則是郭將軍的義子,嗯,單從輩分上看寇寧國確實比倪大虎要矮一輩。

    作為郭將軍的左膀右臂,寇寧國和倪大虎倆人一直以來就極不對眼,特別是在兩年前郭將軍被官兵圍剿斬殺以後,郭將軍麾下的將領們對于由誰來接掌郭家軍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他們分成了兩派分別支持倪大虎和寇寧國,而當時支持寇寧國的人更多。

    後來郭將軍的發妻倪夫人親自召見寇寧國,兩人足足商議了一宿,無人知曉這一宿具體發生了何事,但寇寧國在那日之後就公開支持倪大虎接掌郭家軍,一場內斗就這樣被倪夫人給化解。

    無論倪夫人用了怎樣的手段,但寇寧國在那之後便帶著他的五百騎兵跟隨在倪夫人左右,且自封為倪夫人的侍衛頭領,除非倪夫人發話,否則寇寧國絕不會听倪大虎的命令。

    正是基于這一點,黃爺認為寇寧國親自率五百騎兵抵達魚腮口應當是倪夫人授意的。

    而且黃爺還指出,倪大虎手底下有五個嫡系將領,分別是他的護衛頭領強爺、高溪市北碼頭的杜爺、黃陽堡的段四爺、牛角壩鎮的江爺和蘆洪市的程三爺。

    其中程三爺和段四爺已被俘虜,杜爺和江爺窩在高溪市的北碼頭,強爺則在廟山遭遇後備營和山地營的伏擊而死。

    因此除非倪大虎親征,否則除了寇寧國以外他還真沒其他更好的人選。

    至于說寇寧國打仗的本事如何,黃爺表示不太清楚,因他從未跟寇寧國並肩作戰過。

    在三月初五的軍事會議上,作戰經驗豐富的洪山海也提出了重要意見,他認為寇寧國親赴魚腮口對于唐家軍而言有利有弊。

    有利的是,既然寇寧國麾下最強的乃是五百騎兵,那麼他幾乎不可能讓戰船運輸騎兵與戰馬越過馬家溝擇地登陸,畢竟他的騎兵都是旱鴨子,且誰能保證戰船不被水鬼鑿沉?若真被鑿了船,他的五百騎兵不得全沉入湘江?

    故此,洪山海認為寇寧國要反撲黃陽堡必然要走陸路,而關鍵地就是魚腮口與黃陽堡之間的馬家溝,此處便是雙方爭奪廝殺的主戰場!

    而洪山海所指的對我軍有弊之處便是馬家溝的防務,那馬家溝除了有主官道經過以外,其左右還各有一條山道,若寇寧國兵分三路進擊馬家溝,這防守可就很吃力了。

    當日唐世勛在听取了眾將領的意見之後決定,先跟寇寧國在馬家溝打一場!看看這廝究竟有何能耐,同時繼續加固馬家溝三條路的防御工事。

    在三月初五的傍晚,許南瀟領餃的零陵縣各界精英抵達黃陽堡,其中有唐家軍參謀部派來的趙吉晟和兩位參贊。

    當晚唐世勛便召集眾將領宣布成立參謀部作戰司的黃陽堡分司,由趙吉晟任分司長,後備營統領汪慶達、陷陣營副統領黃爺、山地營副統領農昆和隸屬後備二營的前部千總洪山海為分司副長,各營把總以上之將領皆掛有顧問之職。

    值得一提的是,府學宮派來的兩位年輕士子當中的歐陽公子亦掛有顧問之職,他家乃是零陵縣郵亭圩的望族,且他也跟秦九一樣曾是南京國子監的貢生。

    去年歐陽公子因家父去世而回鄉丁憂,又逢獻賊攻破零陵城,他則一直待在郵亭圩的老家,直到府學宮新體系建立之後,他接受景文公子趙豐的邀請去往零陵城內,而後被推舉為府學宮的十位訓導之一。

    由于歐陽公子從小就喜讀兵書,且在南京城時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好友,那說起兵事來頭頭是道,因此他被譽為零陵城士人當中的紙上談兵第一人。

    當零陵城的軍債事務所成立以後,這歐陽公子對于唐家軍的數次公開戰略皆判斷得甚為精準,他無疑成了許多軍債炒作者的‘風向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但由于他在二月初十公開支持‘祁陽攻略’,又大言不慚地評價‘道州攻略’既困難且雞肋,結果遭到許多文人士子的攻訐,雖說還沒到被人口誅筆伐的程度,但他的聲望是急轉直下,不過他依舊堅持己見。

    因此王秀荷曾親自找到他,既然歐陽公子如此看好祁陽攻略,是否願意去黃陽堡發展?而他自然是果斷地答應了,他是真想看看唐家軍的二號人物子詡公子能否真如他所料想的那般拿下祁陽城。

    說回趙吉晟這邊,他雖接下了分司長的職務,但他很是謙虛地對唐世勛提出,畢竟他是初來乍到,對于前線戰事完全不了解,而那寇寧國已經抵達魚腮口,誰也不知何時就會有第一場交戰。

    何況唐公子決定先跟寇寧國打一場,因此趙吉晟提出還是讓汪慶達、黃爺、農昆和洪山海加緊擬定這第一戰的全盤攻略,而趙吉晟則先在這兩日熟悉各方軍務與前線情報等。

    汪慶達等人對于趙吉晟如此謙虛而務實的態度極為贊賞,于是汪慶達等人在當晚就擬定了跟寇寧國的第一仗之攻略。

    三月初六的清早,前線傳來急報,魚腮口的獻賊一早就埋鍋造飯,恐怕今日就會進攻馬家溝。

    于是後備營、山地營和陷陣營也按著擬定的攻略迅速行動起來,其中山地營的副統領農昆率麾下三百余狼兵帶著干糧即刻趕往馬家溝,與駐守在馬家溝的千總雷盛部的三百余狼兵會合。

    後備營的左部和後部共計一千八百余將士在飽食一頓之後,在統領汪慶達的率領下邁著整齊的步伐北去馬家溝。

    陷陣營副統領黃爺則帶著二百嫡系精銳,洪山海帶著一百八十余靖州老兵,與唐世勛、趙吉晟、歐陽公子還有岳老財等人第三批出發。

    至于後備營的副統領馮丁亥則坐鎮黃陽堡,他的右部嫡系只有三百余沒受傷的將士,另有後備營前部第二司的四百余將士則駐守東碼頭,以保護洪山海麾下的四十余個在炮台內的炮兵。

    而後備營前部斥候司的近半數斥候則在湘江沿岸警戒,以防魚腮口的獻賊戰船有可能進行的運兵登陸作戰。

    當日中午,唐世勛和趙吉晟等人抵達馬家溝,而賊將寇寧國則率一千獻賊步兵和五百騎兵分三路抵達了馬家溝之外。

    其中,獻賊步兵分出兩股三百人的隊伍去往兩邊的小路,四百步兵和五百騎兵則大咧咧地走主官道。

    而唐家軍這邊,原本駐守在馬家溝的有雷盛的三百余狼兵和岳老財招進陷陣營的七百余山賊新兵,加上當日前來馬家溝的三批各營將士,這人數可是超過寇寧國的獻賊二倍有余!且唐家軍處于守勢,此戰豈非勝券在握?

    並且,農昆和雷盛的兩部六百余狼兵在上午時就已離開了馬家溝,他們按著戰前擬定的攻略進行大迂回繞去了魚腮口一帶,再由農昆和雷盛自行決定是突襲魚腮口亦或截斷寇寧國的後路。

    再說馬家溝的正面戰場之地形,進入馬家溝之後的主官道為東西向,且由東向西逐漸變窄,至西口處最為險要,兩側皆為峭壁,而獻賊是由東口而入。

    陷陣營黃爺的老兵加新兵有近千人,黃爺有意鍛煉其中的七百余新兵,因此他將二百嫡系精銳一分為二,各帶三百余新兵去封堵馬家溝的兩條小路,這兩路獻賊皆只各有三百人而已,黃爺自然有信心打崩對方。

    洪山海的一百八十余靖州老兵則守在馬家溝主官道最為險要的西口峭壁之上,若戰事不利,靖州老兵們只需把早就由七百余陷陣營新兵們準備好的滾木巨石等物推下峭壁,主官道便會被封堵。

    當然,這是不到萬不得已才為之的最後一手。

    這西口峭壁上的視野極佳,唐世勛、趙吉晟、歐陽公子和岳老財等人皆在此觀戰,且趙吉晟的手中還拿著一支陳舊的單筒望遠鏡,這可是唐家軍參謀部的參謀長童英花費重金拜托全州黃員外倒騰來的西洋寶貝。

    當趙吉晟在跟童英辭行之時將這單筒鏡硬搶過來轉身就跑,氣得童英是跳腳大罵,當然童英也知道趙吉晟更為需要,他對著趙吉晟的背影大吼道,若你趙吉晟不能幫公子拿下祁陽城,以後也不用再回參謀部了!

    而拄著拐杖的汪慶達則率後備營左部和後部的一千八百余將士守在馬家溝官道的中段腹地,他的意圖很明確,放棄馬家溝的東口,與那寇寧國的九百獻賊在中段來一場硬踫硬的交戰。

    東口一帶地形開闊並無險要,若是汪慶達要硬守東口,則寇寧國的騎兵沖鋒之優勢太過明顯,恐怕後備營的兩部將士會被蹂躪得很慘。

    中段腹地雖也無險要,但地形偏窄,官道兩側皆是低矮的丘陵和樹林,騎兵最多也就並排數騎,這難以發揮騎兵沖鋒的威力,但後備營的將士則可在封堵官道的同時,再由兩側的低矮丘陵和樹林內以扇形進攻,而獻賊若要打則只能以步兵迎擊。

    當汪慶達在西口峭壁上與唐世勛告辭之時,趙吉晟作為汪慶達的把兄弟,善意地向汪慶達提了個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趙吉晟說,唐家軍騎兵左營和騎兵右營的兩位統領曾向參謀部提交了一份詳盡的騎兵作戰經驗報告,其中就有專門提到獻賊騎兵的作戰方式。

    在獻賊當中,真正意義上的純粹騎兵極少,大多數所謂的騎兵實際上是會騎馬的步兵精銳,亦即是說,大多數獻賊騎兵下馬之後的戰斗力恐怕比在馬上更強。

    因此趙吉晟提醒汪慶達,切莫認為敵方騎兵下馬作戰而輕敵之。

    而那歐陽公子聞言立刻搖頭晃腦地侃侃而談,他說他在南京城時結識了兩位南京兵部的官員,據說那關外的建奴韃子也有許多騎馬步兵,有的在打仗時下馬作戰,有的還擅使穿甲重箭,那威力可是驚人得很。

    而後歐陽公子還指著馬家溝官道提出了他的建議,汪統領你何須在中段與獻賊硬戰而徒耗兵力?只要那賊將寇寧國的眼楮沒瞎就不會貿然來攻西口,至多在拿下中段腹地便會駐足對峙,進而結寨防御再徐徐圖之,又或是從另外兩條小路尋找機會。

    若賊人意欲結寨,我軍則可在夜里襲擾火攻,如是三番耗敵銳氣,再加固兩條小路之防御,我方便已立于不敗之地,若是耗個月余,賊人恐怕會比我方更焦心。

    畢竟黃陽堡已易主,湘江也被截斷,獻賊豈不擔心孤懸于外的高溪市北碼頭之安危?

    最後歐陽公子又對唐世勛提出建議,他認為唐家軍只需死守馬家溝的西口險要一線,將多數主力隊伍調去盡快奪下高溪市北碼頭,進而再對祁陽城徐徐圖之更為妥當。

    當歐陽公子說罷以後,趙吉晟、洪山海、參謀部派來的兩位參贊等人皆點頭表示認可。

    就連‘門外漢’岳老財也听懂了個大概,在他看來這就好比兩股山賊在火並,對方有一大一小兩座山寨,而我方已經把對方兩個山寨之間的交通給截斷,那不得先捏了軟柿子再說?

    但詭異的是,擅于察言觀色的岳老財敏銳的發現,世勛公子和汪慶達卻毫不為之所動,他倆並未采納歐陽公子的意見,而是依舊堅持在馬家溝的中段腹地與獻賊一戰。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明諜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明諜影》,方便以後閱讀南明諜影第632章 前線馬家溝之戰(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明諜影第632章 前線馬家溝之戰(上)並對南明諜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