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諜影

第474章 銀子還得靠他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石影橫窗 本章︰第474章 銀子還得靠他們

    酉時過半,天色漸暗。

    總算‘完成任務’的王秀荷陪著唐夫子,在仇大剛等親兵的護衛下乘著馬車向文星街而去。

    王秀荷的女兒小囡正乖巧地坐在老爺子身旁,另有從門灘回來的左氏亦是坐在馬車內。

    而今日在軍債事務所忙活的宋四管家、宋家姐妹和三個家僕,則在唐夫子新派遣去的侍衛的護送下先行趕去了文星街的千金馬骨湯館。

    這些新派遣去事務所的侍衛亦是二十人,但他們並非畫眉鋪營地的騎兵,而是押解俘虜來城內的白老三麾下的步兵。

    今日下午有很多人前去宋家祖宅拜見唐夫子,比方說知縣齊大堅、零陵商會的十三姑等等,但唐世勛除了接見齊大堅以外,其他人全都被婉拒于門外。

    這並非是唐世勛不待見其他人,而是他今日白天的主要工作是教王秀荷精確繪圖,以後他可沒這麼多時間來單獨教她,而軍債事務所以後會有許多需要繪圖的地方,他自然要趁著今日盡量讓王秀荷多學一些。

    原本今日下午王秀荷還要去零陵商會旁听和記錄新年的第一次會議,此事亦是交由宋小美代替她前去。

    當王秀荷將幾張圖紙繪制完後,唐世勛方才解釋了他明日為何要帶小囡去門灘的原因。

    首先是門灘那邊有白老三的數百步兵,還有葉副將麾下的近百騎兵,再加上唐夫子的好幾個親兵在那兒盯著縣衙工房搭建一萬間難民窩棚的工程,安全上自是比城內還穩當。

    其次,唐世勛意欲在門灘附近辦一所學校,取名為‘門灘公校’。

    該校將錄取年紀在五歲到十二歲之間的男孩和女孩,而王秀荷的女兒小囡如今六歲,正好可以入讀之。

    這所公立學校的第一期工程會由縣衙工房組織人手興建,下午齊大堅來拜見唐世勛時,他就對齊大堅提到了此事。

    且唐世勛承諾這間公立學校的籌建費用和一切開銷自有其他途徑,縣衙只需在興建時暫且先墊付銀子,後期他會給縣衙補上。

    公校的場地不必太寬,位置亦不必多優越,只要莫在鬧市即可,而公校初期錄取的學生只在五十人之內,且需要有一定的考核標準,一旦錄取需住校且包吃住。

    校內分兩個區域,即男生與女生分開授課,至于學業時間暫定為半年,具體情況則需在真正授課之後才決定。

    唐世勛在這個時候建立學校可不是要搞甚教育普及,畢竟如今連百姓的溫飽都是大難題,他自是不會本末倒置。

    而他此舉自是有長遠打算,如今零陵城周邊的難民如此之多,人,自然是不缺,但堪用的人才呢?他所要的可不是那些之乎者也的清高文士,而是要能寫會算且為他所用之人。

    只不過唐世勛也從未有開設教育機構的相關經驗,因此他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是以打算先找個小場地投建公立學校的一期工程,以後再慢慢擴展。

    他此舉還有一個深意,那就是想盡早地做一些人才儲備的前期工作,畢竟興辦學校的師資力量也得慢慢積累經驗,以及陸續擴充他所‘需要’的教師隊伍,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能早一步施行自然是好的。

    何況這所門灘的公立學校之興建,唐世勛可不會自掏腰包,他自然有法子讓別人心甘情願的為他買單。

    正因為他有這樣的自信,是以才會在此時提出建立公校,若是要花他自己的銀子,他定會將此事延後。

    莫要看唐世勛的軍債事務所還有二十萬兩銀子,且昨個夜里因著柳錫承做的蠢事,唐世勛從柳家‘訛’了十萬兩銀子,雖說柳家還未將這筆銀子送來,但他可不擔心柳家敢賴賬。

    如此一來唐世勛手中可用的銀子就有三十萬兩了,這看似很多,但他要花銀子的地方何其多也?

    就說縣衙墊資興建一萬間難民窩棚,工錢、伙食費和材料費等少說得五萬兩銀子出頭,這還是齊大堅精打細算後盡量壓縮開支的結果。

    而唐世勛承諾過一個月內將銀子撥付給縣衙,這筆銀子他自然不能賴賬。

    且今日齊大堅隱晦地提到,這縣衙墊付的銀子還是齊大堅自己出的,這倒是讓唐世勛在心里對齊大堅高看了一眼。

    還有縣衙壯班為唐世勛招募難民青壯之事,這每招募一個合格的青壯去門灘都要給壯班‘人頭錢’,若是招募五千人,那可就得一萬兩銀子了。

    且唐世勛還說過要多多益善,誰知縣衙最後能給他招來多少合格的難民青壯?

    雖說這些青壯過去以後自會被安排去做事,比方說修繕碼頭等等,但做事就得管飯,這還得花銀子不是?

    而唐世勛之所以承諾給壯班二兩銀子一個的‘人頭錢’,其實也是在花錢省事,這對于齊雙喜等壯班衙役們而言可是十足的動力。

    相比于跟著知縣老爺的‘皂班’和專司緝捕奸盜等事的‘快班’,‘壯班’的事務極其繁雜,治安聯防、管理市集、衛生消防等等,哪樣不得壯班來操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因此這壯班是三班衙役當中人數最多的機構,偏偏他們的月俸是三班衙役當中最少的。

    除去有微薄月俸的壯班衙役,壯班還有幾十上百個沒有俸祿的白役,為了討生活和撈銀子,他們的那對招子可是尖得很,這二兩銀子一個‘人頭’的難民青壯,他們自是極為心動且賣力的挑選。

    這不,就這幾日被壯班衙役帶去門灘的數百難民青壯,那可當真是讓唐世勛極為滿意。

    何況唐世勛本就決定要自掏腰包干這兩件事,他自然不會吝惜這兩筆銀子,且他發現這招募難民青壯和搭建萬間窩棚已是有了‘連鎖效應’。

    昨日他到門灘時就發現了這一點,不知凡幾的難民已是拖家帶口加入了搭建窩棚的工作,這些難民都是沒被縣衙壯班挑中的‘殘次品’,且各個都餓得面黃肌瘦,但只要能給上一些吃食,這些難民們干活可是極為賣力。

    而縣衙工房的幾個小吏也是極為精明,用這些‘殘次品’省銀子啊!何況這些小吏也有壓力,知縣齊大人要求縣衙工房一個月內就完工,且搭建窩棚的尺寸和排布都有要求,小吏們自然想到人多力量大,多招些難民來干活定能在期限內完工不是?

    故此,昨日唐世勛從門灘回零陵城時,就發現越來越多的難民拖家帶口地從四面八方向門灘匯集。

    這是好事啊!唐世勛當時就甚是開懷,他要的就是盡可能將城里城外的難民全都聚集起來,那些窩棚不就是為他們所準備的嗎?只要難民們有個安居之所,他就能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不過唐世勛對衙門里的那些個陋習很清楚,他當然知道用難民會比用當地人更劃算,因此他嚴厲的叮囑這些小吏,吃相莫要太難看!若是鬧出甚難民辛苦做工最後活活餓死的破事來,他可不會對小吏們手下留情。

    縣衙工房的小吏們連忙恭敬地答道,只要是參與搭建萬間窩棚的難民,無論男女,該給的工價和伙食自然不會‘太過’克扣。

    唐世勛自然清楚他難以杜絕小吏們私下里的小動作,這等事古今皆有之,他所能做的是派許南瀟和翟老八等親兵從旁多加監督,但究竟有多大的效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目前最愁的還是缺銀子啊!唐世勛暗自苦笑。

    要知道開春在即,而去年零陵城境內又慘遭戰火,如今就連種子都不夠,還得托零陵商會去跟兩廣的豪商們收購不是?

    但即便買回了種子,以商會那些人的精明豈會便宜出售?普通農戶如何買得起?遑論身無分文的難民更是望而興嘆乎?

    這少不得要唐世勛和府、縣兩衙一同跟零陵商會做交易,否則春耕難矣,而這必然得花銀子。

    最讓唐世勛頭疼的還是他的南部防線,那可是正兵加輔兵近八千將士!每人一口飯吃下去豈不都得花銀子?

    雖說打下西塘觀後繳獲了一批糧草,但那最多也就夠吃到元宵前後,而之後呢?這還得花銀子去購糧不是?

    畢竟唐世勛可是嚴厲要求葉副將和白家兄弟等人,一定不可去劫掠百姓,否則今年的春耕就完了!但要讓這些將士們嚴守軍紀,那就必須讓他們有飯吃還有軍餉拿才能穩得住。

    而除了南部防線,高關嶺的童英等騎兵、畫眉鋪營地的傷兵和遠在巋山腳下的重傷騎兵們,是了,還有埋伏在雷公大嶺的申不凡麾下的五百精銳!這他娘的加起來又是兩千人不止!

    雖說這兩千人暫時由柳將軍的東大營配給糧草,但柳將軍早就提醒過唐夫子,這筆糧草帳他以後會向老爺子討要的。

    想及此,唐世勛不禁暗自撓頭,柳大鈞好像還真提過這一茬。

    處處都得花銀子去填坑吶!唐世勛愁得是身心皆苦,這魂穿明末的大環境也太難了不是?天災人禍導致糧食減產甚至絕產、物價飛漲、百姓流落失所等等,在這等情況下他想要養一支不擾民的軍隊委實是個艱巨的任務!

    當然,無論再難唐世勛也必須堅持軍紀,否則若是任由那些個桀驁不馴的獻賊精銳們四處劫掠,無異于是飲鴆止渴的流寇行徑,若真如此他唐世勛就別想擁有一塊得民心的堅實地盤。

    為何唐世勛如此重視軍債事務所,他又為何要在今晚召集所有的軍債持有者們聚餐?銀子,還得靠他們啊!

    唐世勛的鷹目中閃過一抹精光,此次回零陵城,他可不就是為了想法子從那些富商們手中‘借’銀子嗎?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明諜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明諜影》,方便以後閱讀南明諜影第474章 銀子還得靠他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明諜影第474章 銀子還得靠他們並對南明諜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