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北出馬仙實錄

第134章 土地廟的作用

類別︰ 作者︰小韓老師 本章︰第134章 土地廟的作用

    從古至今就有這樣一句話,“無廟不成村,一方土地管一方人”,這樣一段話,這句話闡述的也就是事實。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不論村子的大小,還是貧窮富裕,每個村子的村頭都會建一座土地廟,廟里供奉著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或者是一個小小的牌位,上面寫著一村之主。還可以按照老人的話來說,土地爺那也算是一村之長了。土地爺土地奶奶,這兩位神仙,他們地位都不高,甚至還被親切的稱為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大多地方供奉的都為本地村民百姓,廟宇的規模都不是很大,因為他們的神位也比較低,所以廟宇也比較矮小,一般都是一間房的大小,或者是更小,所以就有了這樣一副對聯,上聯寫的是,廟小神仙大,下一聯寫的是山高日月明!橫批一般都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或者是福德正神,一村之主之類的話語。

    在我們東北這地方,老百姓逢年過節了,很多人都是要給土地里的土地爺,土地奶奶上香上供的。要是過年的時候,還要用紅紙這副對聯,貼在廟門上,對聯的大小,都是根據土地廟的實際情況來定的。土地廟也是分布最廣的一種建築物,遍布在我們東北農村,每個村里都有,只不過是大小之說。

    土地神,來源于遠古人們,對土地的向往崇拜。因為土地可以生五谷,萬物,在那個落後的時代里,土地可能就是他們的所有了。土地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所以那時候的人們都會祭祀土地。土地廟也是作為黎民百姓集中去祭拜土地神的地方,自然隨之香火旺盛。按照咱們中國的習俗習慣,在我們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有土地管理,這點有點像我們人類出生的醫院,需要到這里辦理類似于出生證明的東西,就好像我們每個人的籍貫上戶口一樣;在村里有人去世以後,子孫後代,想盡孝超度,或者舉行隆重的儀式,或做道場時都要獲得當地土地廟的同意。可想而知土地廟的重要性了吧。

    在我們東北農村,我是遼寧鐵嶺的,我們這當地農村的地方風俗,如果家里有人去世了,老人咽下最後的一口氣,兒子或孫子指明路,然後停好死者,然後就需要家人去土地廟報廟,據老人說,逝者的靈魂頭三天是需要暫時寄住在土地廟里的,然後孝男孝女,孫子孫女等直近親屬,每天的早中晚三次到土地廟送飯燒香燒紙,這叫報廟。按照當地要求來說,頭天晚上,需要去土地廟一次,去的時候子孫後代,需要拿著燒紙元寶之類的東西,這個去的路途中不許哭哭、更不能說話,到地方了,把燒紙點著後,需要兒孫後代們哭著回來。

    等到了第二天晚上,需要去村里的土地廟兩次,第一次去和頭天晚上的講究基本是一樣的,第二次去則需要背著撮錢、還要拿著倒頭車,這些兒女後代邊走嘴里邊念叨著“爹或者媽啊,您老挑著好道走啊”,等到土地廟後,燒了帶去的這些東西以後回來。

    除了報廟還需要給亡人送"盤纏",盤纏都是用面粉做成硬幣大小烙熟的白面小餑餑。餑餑烙多少,那就要以死者的年齡歲數而定,一歲一個,然後多烙兩個,天一個地一個。將這些烙好的小餑餑,也就是盤纏都要裝入紙馬的褡褳里,這些東西都是供亡者西行的路上食用。另外還需要多燒一些元寶燒紙之類的東西,越多越好,這是為死者送的"上路錢",以達到西行的路上有錢花,好行路。

    在我們當地農村,老人的子孫後代,以及所有帶孝布的人,每人手里需要拿著香,幾張燒紙,然後還需要做一個小燈籠,村里的老人,或者守村人,在前面引領,子孫後代在後面哭,長子需要倒退著走,兩人攙扶,手里撈著掃樹,掃樹上綁著歲頭紙。到了土地廟,繞廟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嘴里高呼某某某上西方瑤池大路。之後先生念路引之類的表文,停靈的時候,每天早中晚三次,都是需要去土地廟給送漿飯的,以防亡人挨餓。這回想必各位都了解土地廟的重要性了吧!這些都是簡單概述,還望各位友友們,有差別的地方多多擔待,感恩遇見,相遇即是緣,結緣?lb遼北出馬仙實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遼北出馬仙實錄》,方便以後閱讀遼北出馬仙實錄第134章 土地廟的作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遼北出馬仙實錄第134章 土地廟的作用並對遼北出馬仙實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