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

第449章 吳帝登基(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益無益 本章︰第449章 吳帝登基(二)

    公元199年春,漢帝劉協在揚州建鄴將皇位禪讓給吳王孫策!至此,由漢高祖劉邦建立的西漢、光武帝劉秀中興的東漢,徹底結束,化作歷史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兩漢共歷29帝,享國三百八十四年……

    孫策稱帝後,改國號為吳。並且封劉協為將樂公(將樂在建安郡,揚州最南邊),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劉協禪讓後的第二天,孫策怕夜長夢多,便派心腹之人送他前往封地,臨別之際,孫策給劉協說道“天下之珍,吾與將樂共之……”

    當時的建安郡,人煙稀少,格外荒涼,劉協知道,自己這一走,恐怕這輩子也難以再踏足中原,回到故土了。而當了十年皇帝的劉協,現在陪在他身邊的,只有一位在江東時孫策安排嫁給他的妃子,兩名丫鬟,一位太監。只有他們四個,是真心願意陪伴劉協的。

    劉協在前往將樂的路途中,回顧了自己這輩子的前十八年,真的是最為慘淡的十八年。今年他十八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張富十八歲就可以領兵掛帥,以弱擊強,拿下了成都;孫策十八歲,其父孫堅慘死江夏,這位雄心壯志的少年就已經開始忍辱負重的計劃,終掃平江東;更重要的是,這二位還年輕,他們的偉業還在繼續……

    反觀自己,十八歲就被‘流放’到偏遠貧苦之地,成為末代皇帝,自己的名字將隨著夏桀王、商紂王、周幽王、秦二世那般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遠被人唾棄!

    劉協也想過死亡,無數次,但他又怕死,害怕自己死後到九泉之下,無顏面對大漢朝的列祖列宗。他還年輕,他確實不想死,特別是享受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之後,他真的不想死。

    劉協想過反抗,也幻想過誅國賊,但現在的孫策不是歷史上的曹操,這個世界也不是東漢末年。短短兩年間,天下已經有四人稱帝建國,在這個大時代的影響下,孫策對劉協早已沒有任何敬意了,反而嫌他是一個累贅,礙事!若是沒有劉協孫策可能早可以稱帝了,而不是這麼麻煩再上幾場大戲。

    從他到達江東這些年里,他明面上錦衣玉食,居住在繁華的宮殿里,是萬人之上、備受敬仰的皇帝。但實際上除了幾個丫鬟、幾個太監連一個人都見不到。就連現在願意陪在他身邊隨他前往將樂的皇後,都是孫策安排的。劉協是空有一個想法,身邊連配合他的忠臣都沒有,一個都沒有!

    說句更諷刺的,劉協來江東三年,只有這天要離開之時,才第一次走出皇宮!在這之前,他連這個宮殿都出不去!他就像一只被關在純金打造的籠子里的一只鳥,永遠也飛不出去,永遠被別人拿捏!

    劉協也幻想過未來,皇叔劉備能輔佐自己掃清天下,自己還正值盛年,若再勵精圖治,選賢舉能,重興大漢。自己也會是一個千年明君;他劉協的名字也要和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齊名;甚至以後千秋萬代的中華大地上將會永遠只有一個漢朝,皇帝可以改姓,朝代亙古不變……

    皇叔,對了,他還有個皇叔!若說誰是劉協這幾年生活里的白月光,肯定非劉備莫屬。那年建鄴一見,叔佷二人跪地抱頭痛哭,劉協就像是見到一個長輩,痛哭流涕,暢所欲言,差點將自己小半輩子的辛酸都哭出來;劉備也是在哭,一邊哭一邊發誓要‘肅清逆賊,迎回聖駕’。

    這麼多年來,他除了見到過自己的皇叔劉備之外,再沒有一個人會來看他,更沒有一個人會關心他,所有人都只在乎他身上的政治身份。而那次孫策還讓自己將劉備留在宮里,留在江東。好在劉協有一點腦子,將孫策的計劃告訴劉備,讓劉備趕緊逃出了江東。

    劉協永遠也忘不了劉備走之前最後告訴他的那句話“陛下,受苦了。臣一定會興兵討逆,擊破孫策,攻破建業,迎回皇駕。後輔助陛下掃清六合,興復漢室,還于舊都。陛下,請等著我……”劉協還是太年幼,劉備這番話他深深記在了腦海里,並且一直在盼望著,盼望著。

    這一等就是好多年,直到今日,他已經坐上前往將樂的馬車上,他腦海里還浮現出了這句話。想到這句話,劉協又無言攥緊了拳頭,暗暗心想我一定要好好活著,說不定,真能等到三造大漢的那一天……

    孫策在篡漢稱帝之後,一直以來的夢想終于實現了。其實,在那年十八路諸侯伐董的時候,他隨父親孫堅為先鋒,先進入洛陽皇宮里,在他找到代表九五之尊是很費的玉璽的那一刻,他年輕的心里就萌生了一種偉大的目標。

    就和劉邦初次見到,坐在裝飾精美華麗車上的秦始皇出巡,感嘆出“大丈夫應當如此!”一樣。孫策也發出了感嘆“我孫家遲早有一天也會踏上九五之尊之位!”這句話,孫策並沒有說出來,而是藏在了心底。直到今天,他真正坐在了這個位置上之後,他才終于可以肆無忌憚的說出來!

    孫策建國吳,定國都為建鄴,大喬為皇後,人稱喬皇後。同時大赦天下,開倉放糧,算是將一切場面工作都做的很好。然後封賞百官封張昭為丞相,統領百官;張肱為尚書令,由江東二張,一同擔任文官之首,處理政務。封老將軍程普為太尉;親信周瑜為大將軍,總領江東兵馬,其余文武皆一一封賞……

    新國剛立,百廢待興,孫策也知道他“得國不正”全天下的輿論壓力都在他這邊,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孫策一邊下令讓張昭負責在江東諸多郡縣興修水利,擴大農田,一邊又下令讓東吳年輕一輩的將領如徐盛、潘璋等人帶兵討伐山越。

    總之,孫策不是平庸之輩,江東諸文臣也是名臣,君臣協力,力爭將劉協禪讓、孫策篡漢之事的負面影響壓到最小。

    喜歡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第449章 吳帝登基(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第449章 吳帝登基(二)並對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