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

第263章 改革官制(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益無益 本章︰第263章 改革官制(一)

    在登基儀式結束後,接下來還有一大堆事等著張魯處理呢,首先就是官職爵位的問題。經過張魯、張富父子二人和蜀國眾文武的商討。終于決定,頒布了蜀國的官制——特在中央設立三公,三省,九部,十九將軍,最後加一個尚書台!

    與其說是商討,不如說是張富將官制列好,一一給眾人講解,從而得到了一致稱贊,並且無一人反對。整個過程听起來復雜,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畢竟張富有著先天性的優勢,他將封建兩千余年的官制結構優點相結合,並結合如今形勢,創造而成。

    首先,沿襲了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的官職制度,俸祿萬石。名義上的太尉是主管軍事,司徒主管民政,司空主管工程土木,三公各自行使所負責事項的監察權,可分別開府,置僚佐。

    不過,如今蜀國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更多是為榮譽官職,並無太多實權。比如蜀國第一任太尉就是張魯的弟弟,張富的二叔張衛。張衛作為張魯的親兄弟,又兢兢業業跟著張魯多年,如今已經建國,自然要讓張衛享享福了。

    張魯也曾私下對張衛說,讓他在成都待著,頤養天年算了,別再去領兵打仗了,畢竟刀劍無眼,傷到自己就不好了。張富也非常支持張魯此舉,畢竟張衛的能力有限,在如今的蜀國比他厲害的人比比皆是,但沒有一個人比他地位高,這就導致同在一軍里沒人制越了張衛,張富也擔心張衛因此吃虧。

    但張衛一腔正氣的拒絕了哥哥的建議,說自己身為武將,不能白白拿俸祿,哪怕戰死沙場,也死得其所。張魯無奈,只能任由他去了。

    司徒是龐羲,作為益州東洲派的領軍人物,是一個派系的話事人,在劉焉時期就備受重用。而且在張富起兵攻打成都之時,更是獻城投降,可以說是為劉璋部曲開了先河,才有了後續更多人的投降,也從而讓張富更快平定益州。不管論功論績,他都堪得此任!

    值得一提的是,司空楊彪是唯一一個沒有在場的三公!從感謝皇命、到接受封賞全部是楊彪之子楊修代為接受的。張魯這個安排也是挺講究的,楊彪作為漢廷支柱,弘農楊氏的領袖,其不管在廟堂之上的重要性,還是在世族之中的影響力都是非同小可的。

    張魯稱帝之後,直接冊封楊彪為三公之一的司空,楊彪雖然人在長安,但是楊修可是在成都,也參加了登基典禮,眾目睽睽之下,楊修不得不替父受封。張魯意思也很明確,我管你接受不接受,我先冊封了再說。

    這樣一來,楊彪不得不上了賊船。蜀國政權也可以對外宣稱,弘農楊彪是我朝司空,也更容易吸收其他世族的力量。就這樣,楊彪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身兼兩朝的三公,也不知道在長安的楊彪得知這個消息,會不會氣得吐血……

    在三公的名譽官職之後,中央實權官職分為三省九部三省分別為丞相、大將軍、御史。三公俸祿一年八千石。

    丞相為百官之首,掌佐天子,助理萬機,所有九部文書需丞相批復。可以說丞相不管在那個朝代都是至關重要的一位官職,在蜀國,現階段能當丞相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閻圃。

    誠然而論,閻圃比起其他全史一流人才來說不夠看,甚至在三國里他都排不上前列。但他可是陪著張魯一路走過來最重要的人之一,而且也是他最早開始支持張富,在張富初來到這個世界時,教會了張富許多東西,可以說是張富在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啟蒙老師!

    閻圃忠心耿耿,並且待人謙和有度,從來不會和其他同僚發生矛盾或者爭執。在朝中獨來獨往,不樹派系,簡直是最符合丞相位置之人!張魯力挺閻圃,張富支持閻圃,誰還能有意見呢?

    大將軍專掌軍事,地位和丞相相同,這個職位可不比張衛的太尉是個虛職,這可是真正掌握全國軍權的職務。除了張富還能有誰堪任?

    張富擔任大將軍,恐怕是蜀國上下唯一一個人人服氣、沒有怨言的任職。整個蜀國的江山都可以說是張富打下來的,而且他提拔的將軍各個能征善戰,立功無數。最重要的是,張富多次隨軍親征,所到之處,攻城略地,無一敗績!就連去年的宛城之敗也不能怪張富,畢竟他都給安排好了,有人不听也沒辦法呀。

    張富也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領全國軍隊的太子,朱元璋寵朱標,朱棣信任朱高熾,也只是是讓朱標和朱高熾監國治政,但都不敢給其全部軍權。縱使天策上將,打下了諸多地盤的李世民也只是在唐朝建國後被封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

    所以,張富此刻榮譽無兩,權利之大,無人出他其右!甚至可以說,他就是蜀國的第二個皇帝,他可以和張魯一起理政,張魯主內在朝堂上權御百官,維持政權安穩;張富主外,統率十萬兵甲征討天下,為蜀國開疆擴土!二人相互配合,父子齊心,不猜不疑,相得益彰!

    再下來是御史,御史相當于一個監察機構,負責監察百官,他可直接面見皇帝檢舉百官。

    在此剛開國之時,御史之位暫時空缺,因為張富心中有一個完美人選,但他如今資歷尚薄,如果給他強行提拔到三省之位,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張富就暫且將此職務擱置,由丞相閻圃代理御史,行御史職務。

    三省之後,還設了一個尚書台,尚書台是東漢的中樞機關。因位于宮中的中台,故以台名,並有中台、台閣、台省等別稱。

    東漢光武帝劉秀鑒于西漢末年大權旁落于貴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權力集中于君主,凡機密之事全部交給尚書,以此制約三公,因而加重了尚書的職權。尚書台才得以成為“出納王命,敷奏萬機”的國家權力中樞機構!

    喜歡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第263章 改革官制(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第263章 改革官制(一)並對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