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爺的世界

第197章 香山公園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下第七的老人 本章︰第197章 香山公園

    香山公園設計輸出評審和頤和園改造方案評審,是在第二天上午九點開始的。

    會議在暮雲大學建築設計院多媒體會議室舉行。

    參加會議的有王道明帶領的京城團隊,包括香山公園管理處、文物所、國博以及聘請的國內知名專家。

    尹玲帶領的項目團隊,姑父帶領的建設團隊代表,暮雲大學建築設計院教授和一些學生代表。

    還有就是子慕了。

    會議由尹玲主持,項目負責人陳述,介紹設計情況。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大家上午好!

    匯報,請批評指正。

    一、......”

    香山公園改造工程確實十分龐大,項目負責人從整體規劃,到三通設計,一直到每處景點、建築群的設計說明,整整地說了一上午,還沒有說完。

    中午,大家吃的是盒飯。

    吃過後,稍事休息,接著又說了兩個小時才完成。

    子慕都感覺身體有點兒吃不消,何況那些老幫菜,項目負責人就更別說了。

    不過,听下來,子慕還是比較滿意的,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做的,雖然好多地方沒有達到高度,但是已經很不容易了。

    按子慕的理解整個設計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是整體布局,首先是盤山公路、山前廣場和地下停車場設施構思和設計,當然包括給排水和電力通信系統設計。

    第二個就是區域功能劃分,外垣、內垣、別垣的劃分,以及功能結構設計。

    第三個就是具體的建築風格設計。

    至于綠化及附屬設施的設計,那是另一回事了。

    路由一條盤山公路組成,汽車可以行駛到各個建築群門口。

    山前廣場和每個建築群門口都有深有地下停車場。

    給排水和電力通信系統都走地下。

    別垣建設在山底,由五個建築群組成基督教教堂、天主教教堂、藏傳佛教、蒙古喇嘛廟和伊斯蘭清真寺組成。

    內垣建設在山的中段,第一層由一座佛寺、一座道觀、一座孔子學院組成,代表著釋道儒。第二層由黨史學院、歷史學院組成。

    第三層就是原靜宜園的景點和建築薈萃之地了,各種類型的建築物如宮殿、梵剎、廳堂、軒榭、園林庭院等依山就勢,成為天然風景的點綴。

    外垣則是在香山的自然景點中嵌入代表中國民族特色的十大民居特色,與靜宜園一起構成香山景區的旅游住宿區。

    這個還設計很大膽,他不僅在將原來香山景區進行了改制,而且也充實了子慕構想,比如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的建築放到了別垣,而且增加了蒙古喇嘛廟的內容,並且更大膽地植入了更多的功能設計。

    子慕听了以後,首先想的是香山一下子放入這麼多建築,是不是有吊耳擁擠,破壞其自然景色。

    但是,項目負責人立即放出的香山公園情景圖,就將子慕給征服了,讓他立即想到了一首古詩“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香山美麗的風景確實不是幾座建築可以掩蓋的。

    不錯,香山的坑坑窪窪中,是可以容納下人類的這點小心思的。

    其他人可不這樣認為,這個工程本身就大,難度又高,恢復起來已經夠吃力,現在,又讓項目組人為地拔高這麼多,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得了。

    于是,各種質疑聲來了,費用、技術、工期、影響都成為了攻擊的理由,讓項目負責人站在那兒,汗流浹背,不停地解釋著,訴說著。但是,大家還是不依不饒地質問著。

    包括王道明都有點兒不淡定了,不過他知道子慕的能力,子慕不說話,他也不說話。

    好長時間後,看著項目負責人實在招架不住了,子慕才開口說道。

    “各位,這個方案已經通過了,這次評審的目的主要是在技術方面把關,至于方案合理不合理,可想不可行就不用再糾結了,你們如果在技術上有什麼疑問,可以提,如果沒有讓我說幾句。”

    子慕一說話,大家就不吭聲了,都拿眼楮看著他,等他發言。

    子慕等了一會兒,見大家沒有人發言了,才說道。

    “第一,大家沒有問題了,說明技術就沒有問題,輸出就算通過了。

    第二,就是進入技術準備和施工階段了。

    我建議今年十一月一日開始至明年四月三十日,香山公園閉園,作為施工階段,請香山公園管理處做好安排。

    另外,請王老向有關

    方面征求意見和協調相關事宜,尤其是在香山高原的相關設施全部撤離。

    第三姑父負責香山公園的總體施工和材料準備,于今年十一月一日開始至明年四月三十日期間確保項目完工。

    大家有什麼意見沒有?如果沒有休會,明天進行頤和園恢復工程方案評審。”

    子慕將事情有點武斷地定了,大家好像也沒什麼意見,都該干啥干啥去了。

    王道明和姑父則不淡定地站在子慕旁邊不走,子慕只好將他倆帶了劉文萍的辦公室,坐了下來。

    王道明首先急著問到,“小慕,你到底能不能行?”

    “什麼能行不行,肯定能行,您老就放心吧,保準超出您的想象。”

    “好,那我就不多說了。”

    王道明也知道在這時候說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已經到了這個份上,就讓子慕折騰吧,但願他不是湖來的就行。

    說完,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姑父則對子慕抱有太大希望,因此他是見過子慕創造過太多的奇跡的。

    “小慕,我們干啥?”

    “姑父,到時候你把香山公園的範圍全部圍起來,不讓人隨意進入就可以了,其它的交給我來做。”

    “好的,我知道了。”

    第二天的頤和園修復方案評審會,項目負責人的陳述,與會專家就沒有提出更多的疑問了。

    如果香山公園的公園的修復工程能完成,那啥都不用說了,如果香山公園的修復工程完不成,那說啥也沒有用了。

    因此,大家都沒有發言,方案很快就通過了。

    不過,子慕倒是對項目組提出的方案好好地思考了一番,頤和園的結構大家都知道,北有萬壽山,南有昆明湖,中間有長廊連接。

    北京西北郊原有甕山,為燕山余脈,山下有湖,稱七里澧、大泊湖、甕山泊、西湖。

    元朝定都北京後,為接濟漕運用水需要,水利學家郭守敬開闢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勢增大,成為保障宮廷用水和接濟漕運的蓄水庫。

    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澱一帶的園林增多,大量的園林用水使得耗水量與日俱增。

    當時園林用水除了流量較小的萬泉河水系外,多來自玉泉山發源、流入西湖之水,而這也是明代以來通惠河的水源。

    乾隆十五年,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為借口下令拓挖西湖,攔截西山、玉泉山、壽安山來水,並在西湖西邊開挖高水湖和養水湖,以此三湖作為蓄水庫,保證宮廷園林用水,並為周圍農田提供灌溉用水,並將西湖更名為昆

    明湖,將挖湖土方堆築於湖北的甕山,名為萬壽山。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取名為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

    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

    這三個島在湖面上呈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

    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甦堤和“甦堤六橋”。

    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里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

    十七孔橋坐落在昆明湖上,位于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

    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

    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只。(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七爺的世界》,方便以後閱讀七爺的世界第197章 香山公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七爺的世界第197章 香山公園並對七爺的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