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爺的世界

第122章 天主教堂(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下第七的老人 本章︰第122章 天主教堂(二)

    後來米開朗基羅在71歲高齡時接替了這項工作,以“對上帝、對聖母、對聖彼得的愛”的名義,恢復了圓頂。

    圓頂廊檐上有十一個雕像,耶穌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間,廊檐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的是格林威治時間,左邊的是羅馬時間。

    整個殿堂的內部呈十字架的形狀,在十字架交叉點處是教堂的中心,中心點的地下是聖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壇,祭壇上方是金碧輝煌的華蓋,華蓋的上方是教堂頂部的圓穹,其直徑42米,離地面120米,圓穹的周圍及整個殿堂的頂部布滿美麗的圖案和浮雕。

    一束陽光從圓穹照進殿堂,給肅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種神秘的色彩,那圓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門。

    大殿內有很多巨大的雕像和浮雕,大殿的左右兩邊是一個接一個的小的殿堂,每個小殿內都裝飾著壁畫、浮雕和雕像,最著名的是米開朗基羅的聖母哀痛雕像和一座聖彼得的青銅塑像。

    剛走進大門處,有兩個小天使捧聖水缸的雕塑,從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歲的樣子,然而,雕像的實際高度有2.5米。

    眾多的統治者、勇士、殉難者的雕像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威嚴、冷峻和痛苦的記憶後,再看到這天真可愛的小天使時,一種安慰、一種美好的感覺油然而生。

    藝術家把小天使和聖水放在一起,是因為那時的人們視水為上帝賜予人的聖潔之物,水是生命之源。

    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風格具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古典主義形式,主要特征是羅馬式的圓頂穹窿和希臘式的石柱式及平的過梁相結合。

    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巴西利卡的結構,造型是非常傳統而神聖的,這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

    教堂內部金碧輝煌,光線幽暗,神秘莫測,用大理石砌築而成,里面的所有畫像都是用不同顏色大理石拼接成圖,工程十分浩大,不允許使用三腳架和閃光燈拍攝。

    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間是耶穌基督。

    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左邊是羅馬時間。

    大殿下面有5扇門,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門。

    如果遇上機會,教徒們就可從右邊的聖門進入大殿,不過這需25年才有一次。

    按規定,每時25年的聖誕之夜,聖門打開後由教皇領頭走入聖堂,意為走入天堂。

    其他三門分別是"聖事門"、"善惡門"和"死門"。通過中門進入能容納5萬人的聖伯多祿教堂內部,呈現在眼前的簡直是一座藝術寶庫。

    屋頂和四壁都飾有以《聖經》為題材的繪畫,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藝術杰作主要有三件:

    一是米開朗基羅24歲時雕塑作品《聖母哀痛》。

    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得淋灕盡致。這里所表現的聖母痛苦狀與米開朗基羅以後的作品迥然不同。

    二是貝爾尼尼的雕制的青銅華蓋。

    它由4根螺旋形銅柱支撐,足有5層樓房高那麼高。華蓋前面的半圓形欄桿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而下方則是宗座祭壇和聖伯多祿的墳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面對東升的旭日,當著朝聖者舉行彌撒;

    三是聖彼得寶座,也是貝爾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

    寶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

    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

    除此三件藝術杰作外,站在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窿頂下抬頭上望,你會感到大堂內的一切都顯得如此渺小。

    穹頂周長71米,為羅馬全城的最高點。當您進入聖伯多祿大教堂內部的時候,第一眼看上去實在無法領略其宏偉的規模。

    若用人直觀視覺去體測它的規模的話,很容易因教堂各個部分巧妙對稱的布局形成錯覺,需要借助一些實際資料才能說明它的實質︰教堂的長度,包括門廊,為230米,拱頂的高度是38米。

    正殿盡頭的彩色玻璃大窗上有一只聖靈信鴿,翼展達1.5米之長。這座教堂可容納6萬人。

    如果有時間,游客可乘電梯拾級而上,登頂俯瞰羅馬全城。(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七爺的世界》,方便以後閱讀七爺的世界第122章 天主教堂(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七爺的世界第122章 天主教堂(二)並對七爺的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