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

第452章 京州的現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巴迷 本章︰第452章 京州的現狀

    在市委食堂吃完早餐後,祁同偉站在辦公室的窗口前,遙遙看著幾公里外的光明峰,心中若有所思。

    從孫連城透露的信息來看,目前有四位常委是比較容易爭取的。

    紀委書記沈清平,政法委書記史向軍和第二副市長周信,和李達康之間存在工作矛盾,自己是一把手,稍微使把勁,他們應該就會倒過來。

    組織部長吳春林的立場,倒是值得推敲。

    在劇里,他是未來的省委組織部長,按理說應該是趙立春提拔起來的,而趙立春的舊部,不是都已經向鐘正國靠攏了嗎?

    即便吳春林現在的級別,還不能直接靠上鐘正國,也應該和李達康搞好關系啊。

    這里面暗藏著什麼玄機?

    如果以上四人全部爭取過來,自己便有了五票。

    差的那一票,反倒好辦了,秘書長孫玉亭身為市委大秘,應該知道怎麼做。

    萬一孫玉亭不識相,那就找個借口,順理成章的把他換了,然後再讓副市長兼公安局長孫海平頂上來。

    劇里,此人敢在常委會上當面表達對一把手李達康的不滿,說明他應該是比較過硬的。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爭取吳春林,他願意靠過來最好,否則的話,也得早日想好替代人選……

    念及于此,祁同偉拿起電話,想要打給吳春林,號碼撥到一半又放下了,而是走到辦公室門口。

    “建平,你到樓下組織部去一趟,把吳部長請到我這來。”

    建平全名劉建平,今年三十歲,是祁同偉的現任秘書,從省政府辦公廳調過來。

    另外,他還是劉和光的遠房親戚,完全可以信賴……

    吳春林很快便上來了。

    “祁書記,您找我?”

    “嗯,吳部長,請坐。”祁同偉拿出一份材料,擺在吳春林面前。

    “你也知道,我初來乍到,很多事情都要從頭再來,為了能盡快開展工作,希望調整一些崗位,調一批人到京州。”

    吳春林打開材料,很快就明白了。

    這批干部一共有十一人,他們的現有職務,不是在呂州,就是在漢南,很明顯都是祁同偉的嫡系舊部。

    “祁書記,您是市委書記,調整干部是您的權力,我沒有意見,只不過,人數會不會多了一點?”

    “怎麼,不好辦?”祁同偉反問道。

    “那倒不是,您點名要調的同志,肯定都是德才兼備的,能到京州來工作,我求之不得。

    只是涉及的人數太多,原有干部的崗位也要調整,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尤其是跨省調動,手續繁瑣,恐怕會耗費不少時間。”

    “可以理解。”祁同偉點了點頭。

    “吳部長,你是組織部長,程序應該怎麼走,相機而定吧,我就一個要求,希望他們盡快到位。”

    “好的,祁書記,我回去之後,立刻安排組織部的同志,展開相關工作,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按您的要求落實下去。”

    和吳春林的首次接觸,祁同偉並沒有明確表達拉攏的意思,只是想借干部調整,來試探一下對方。

    如今的他,對干部調動程序已經了如指掌。

    現在這個年代,一路綠燈的情況下,省內調動最快一周內便可以完成,跨省調動大概需要二十天到一個月左右。

    吳春林的辦事效率如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他的立場。

    ……

    京州市不僅是漢東的省會,而且是一座副省級城市,政治地位很高,下轄十區二縣,總人口約六百萬。

    其年代悠久,歷史氛圍濃厚,現今仍保留著大量的名勝古跡和文物建築。

    但在經濟方面,京州的地位卻並不突出,不僅遠遠落後于一線城市,在副省級城市里也只能排在中游。

    甚至還不如漢東省內的平州和呂州,排名全省第三。

    無論是gdp總量,還是財政收入,都是如此,若折算成人均,差距更大。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和各地的產業結構不同,有很大的關系。

    平州和呂州位于長三角核心地段,地理位置更佳,交通水運便利,且境內全是平原,有利于出口貿易和大規模發展制造業。

    而京州地處內陸,境內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積只有大約13,除去居民用地之外,可用于發展的土地並不多。

    以至于工業規模有限,而第三產業佔了經濟的大頭。

    客觀條件擺在這里,京州要想在經濟上有一番大的作為,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大力發展房地產業,並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效果立竿見影,短期內就可以出成績。

    但這種做法有些急功近利,老百姓能得到的實惠也不多。

    二是將產業結構多元化,大力招商引資,發展高端制造業,並依托轄區內強大的教育資源,發展高科技產業。

    這種做法不太可能立刻實現經濟跨越,卻是一條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

    如果是祁同偉,當然會重點采取第二種規劃,只把第一種規劃做為補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但李達康不是祁同偉,他選擇的是第一種規劃。

    其實這也正常,李達康畢竟是個gdp狂人嘛。

    對他而言,要是能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再造福一下老百姓,自然是最好的。

    可如果不能兩全其美,只能二選一的話,那他還是會選擇gdp的。

    一年前,李達康剛調到京州當市長,就制定了一份新的發展規劃,在全市範圍內,大力推動房地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尤其是主城四個區,必須抓緊時間,大干快上。

    他還把丁義珍從林城調了過來,擔任核心城區光明區的區長,瘋狂拆遷和賣地,並大面積開展市政工程招標。

    如今的京州市主城區範圍內,到處都在施工,塔吊林立,灰塵漫天,渣土車往來不絕,幾乎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

    祁同偉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把京州的主要街道都走了個遍,他坐在車里,隔著玻璃看見周邊的一切,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就是所謂的工作能力出色?

    李達康就是這麼搞政績的?

    如果換成別人也就罷了,可他是李達康,而且還是曾經和我共事過的李達康。

    當年李達康在呂州擔任市長期間,彼此還是合作伙伴。

    我明里暗里教了他那麼多東西,敢情到了現在,只記得怎麼用土地換錢是吧?

    其他的那些,全都忘的一干二淨了……

    祁同偉心里立刻冒出一個念頭,必須全盤推翻李達康的規劃,重新設計。

    但現在的他,已經十分穩重,知道凡事需要謀定而後動,開始行動之前,必須先揣摩一下李達康的想法。

    通過一番換位思考,祁同偉很快理解了李達康。

    他為了個人發展,曾經先後跟過趙立春與劉和光,現在又跟了鐘正國,說的難听點,就是個三姓家奴。

    鐘正國現在雖然器重他,但心里也一定對他有所防備,不會真正把他當做心腹看待。

    如此一來,他想繼續謀求仕途上的進步,便只有拿出實打實的政績,給鐘正國臉上爭光,並換取回報。

    只有在短期內把京州的gdp數據搞上去,才可能被扶正,成為京州市委書記,進入省委常委序列。

    至于數據大躍進帶來的後遺癥,他已經顧不上了,權當是相信後人的智慧吧……

    當然,理解歸理解,這並不能改變祁同偉決定全盤推翻現有規劃的想法。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準備工作做扎實,讓李達康和鐘正國都挑不出毛病來……

    喜歡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方便以後閱讀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第452章 京州的現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第452章 京州的現狀並對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