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

第443章 多年布局終見成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巴迷 本章︰第443章 多年布局終見成效

    此時的石書記,發現自己小瞧了面前這位年輕人。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祁同偉工作能力突出,經濟建設能力強,口碑也不錯,是個好苗子。

    只要能撇清和華起科技的關系,便可以嘗試著招攬過來。

    先踏踏實實的培養、鍛煉幾年,等時機成熟了,就讓他像李維民、劉和光一樣,坐鎮某經濟發達省份,應該可保十年無憂。

    但現在看來,祁同偉志存高遠,大局觀也非常驚人,若僅限于一省一地,恐怕是屈才了。

    如此優秀的人才,必須牢牢抓住,為我所用。

    “小祁,你的想法很好,但我國在科技領域,起步比西方晚了兩百年,即便是現在,也還有幾十年的差距,要想抹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實事求是地講,差距確實很大,這條路走起來絕不會容易,但再不容易,也必須要走,因為我們沒有其他選擇。”

    “你這麼說的理由是什麼?”

    “理由很簡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已經保持了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但這建立在廉價勞動力和犧牲環境資源的基礎上。

    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和出生率的下降,人口紅利遲早會消失。

    如果繼續以粗放型的低端制造業為主,我們將失去國際貿易市場的競爭優勢,不可避免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提前準備轉型,將現有產業升級,往利潤更高的高科技領域發展。

    目前,西方國家在高科技領域,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他們的科技產品,至少能賣出幾倍的利潤,而我們的低端制造業,卻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

    有個非常過份的例子,我們出口一雙旅游鞋,只能賺取不到五元錢的利潤,而他們什麼都不用干,只要在鞋子上打個品牌,再賣回來,便可以賺到幾百甚至上千元,這公平嗎?

    我們很多私企工人,沒有雙休,加班加點,累死累活的干上一個月,只有千把元,甚至幾百元工資。而他們的工人,不僅工作輕松,還享受著各種休假、不用加班,每月卻有上萬元的收入,這合理嗎?

    現在已經不是舊社會了,我們也都是堂堂正正的人,憑什麼任由他們剝削。

    要想打破這種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就必須打破西方國家的科技霸權地位,去高科技領域和他們搶飯吃。

    事實上,科技發展並不只是為了經濟收入,還能在軍事領域做出極大的貢獻。”

    听到軍事,石書記的興趣更濃了,歪著身子道“小祁,軍事方面說的再具體點。”

    “好的,石書記。”

    祁同偉說的有些口干了,喝了一口茶,繼續道

    “偉人說過,槍桿子里出政權。

    無數歷史經驗也表明,軍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哪怕擁有再多的財富,到頭來也是枉然。

    以宋朝為例,擁有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文化和科技,經濟更是遙遙領先,偏偏他們錯誤的采取了重文輕武的國策,以至于軍事廢弛,戰斗力低下。

    終其一朝,都是外族眼里的肥肉,被遼國、金國和蒙元輪番蹂躪,更留下了靖康之難這樣的奇恥大辱……

    還有晚清,雖然他們在科技上已經落後,但財力依然雄厚,王公貴族們卻奢靡無度,而不致力于加強國防力量。

    結果可想而知,他們一次次被侵略者征服,簽下無數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淪落為半殖民地國家,還耽誤了華夏民族數百年的發展……

    反觀我黨,以軍事立國,通過浴血奮戰,不僅成功實現國家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還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甚至對手的尊重。

    如果沒有建國後那一仗,我們就不會有五十多年的和平,更不會有改革開放的環境,以及現在的發展空間……

    就目前而言,我們的國際環境並不是很樂觀,周圍群狼環伺。

    尤其是統一大業還需努力,完成者必將名垂青史,千古流傳。

    可惜我們現有的軍事實力,明顯還不夠,非常有必要加大軍事建設的投入,打造出一支裝備精良,理念先進的國防力量。

    方能震懾虎視眈眈的外部勢力,成功保住國家人民的財產和尊嚴,讓八國聯軍的歷史不再重演。

    而要想做到這一切,又離不開科技的進步……”

    石書記暗叫一聲,說的好。

    他本就是個強硬派,主張強軍強國,祁同偉的這番話,算是徹底說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小祁,沒想到你不但能搞經濟建設,打擊貪腐和犯罪,在歷史上也造詣頗深。

    正所謂,以史為鑒,可察知往來,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你很不簡單。”

    “石書記,您過譽了,其實我對歷史只有一些淺薄的認識,談不上造詣,這些知識,都是跟我的大學老師學的。”

    “大學老師?”石書記有些詫異。

    “據我所知,你是漢東大學政法系畢業的,你的大學老師怎麼會通曉歷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雖然是政法系教授,但酷愛研究歷史,在這方面的造詣頗深,對了,他已經離開大學多年,現在擔任著漢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名叫高育良。”

    “高育良,我記下了,有機會找他討教一二。”

    石書記笑了笑,又道“小祁,既然你如此看重科技發展,想必心中也有一些具體的計劃吧,如果有的話,不妨說說看。”

    祁同偉等的就是這句話,趕緊說道

    “我個人認為,要想快速發展科技,最關鍵的是人才。

    米國的強大,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他們招攬了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就利用自身的和平環境,吸引大量科學家前去避難。二戰結束時,又擄走很多日耳曼頂級科學家,一舉奠定了自己在科技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時至今日,他們依然在源源不斷的引入優秀人才,其中還有很多華人精英。

    事實上,我們黃種人的智商非常高,絕對不低于白人,很多米籍華人和華裔,都是著名的科學家。

    我們國內最頂級大學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也有很大一部分移民到了米國,從事科研活動。

    如果我們能在國內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優厚的待遇,把這些人才全部留下來,那對于科技領域的發展和突破,是有極大好處的。

    以華起科技為例,他們之所以能打敗米國平果公司,就是因為花大價錢挖來了幾位米國高水平專家,並從各大頂級院校,高薪招募了數千名頂級計算機專業學子,才能獲得今日的成功。

    目前在國內,還有一家華有科技,運作方式和華起科技是一樣的,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只靠他們,還遠遠不夠。

    如果可能的話,國家應該在政策和資金上大力支持,培養出十幾家、幾十家,甚至上百家這樣的公司,那我們的民族復興,就真的有望成功了……”

    石書記听完之後,起身走了幾步,靜靜的看著窗外的大好河山。

    許久,他轉過頭。

    “須知少年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科技強國、軍事強國,還有民族復興。

    你的想法很好,做的也很好,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後生可畏。”

    說到這里,他主動和祁同偉握了握手。

    “小祁,我馬上有一個公務接待,今天就談到這吧。

    你回去之後,盡可能抽出一點時間,把自己對科技發展的想法和具體意見,整理成一份書面材料,交給鄧秘書。

    另外,他還會告知我的聯系方式,以後有什麼事,你可以直接和我通話。”

    喜歡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方便以後閱讀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第443章 多年布局終見成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第443章 多年布局終見成效並對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