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

第364章 山里的特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巴迷 本章︰第364章 山里的特產

    上班時間,在辦公室里打麻將,實在太不像話,嚴重影響黨政機關在老百姓心里的形象。

    若是換成平時,祁同偉肯定會上前訓斥一番,然後再把這幾個人就地免職。

    但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還是強忍住火氣,盡量心平氣和的問道

    “請問,誰是楊林鄉黨委書記洪新華?”

    “我就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回道。

    他打量了祁同偉等人幾眼,又問“請問你們是哪個單位的,來楊林鄉有什麼事?”

    祁同偉揚了揚胸前的工作證,道

    “我是市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科副科長高帥,這位是市民政局社會救助科副科長賈林。

    我們按局里領導的要求,來你們鄉來實地走訪,了解一些情況。”

    洪新華听了後,趕緊起身走過來,笑容可掬的和祁同偉等人握手。

    “高科長、賈科長,歡迎歡迎,快請坐。”

    又對其他幾個打麻將的人道“市里的領導下來了,趕緊收拾一下,泡幾杯茶過來。”

    森林資源管理科,負責森林采伐和經營方案實施工作。

    社會救助科,負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的救助工作。

    對楊林鄉這種山里的窮鄉來說,都是現成的財神爺,洪新華自然不敢怠慢。

    祁同偉坐下後,故作漫不經心的道“洪書記,你們鄉的工作挺悠閑啊,上班時間還能打麻將、下棋。”

    洪新華有些不好意思,回道

    “高科長,我們楊林鄉位置偏僻,人口少,確實沒有太多工作,上面的領導也很少下來,沒事的時候,大家消磨一下時間,讓你們見笑了。”

    對于這個答復,祁同偉並不覺得意外。

    當年在紅山鄉,全鄉上上下下也基本是這個樣子,因為窮,也看不到希望,不知道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便干脆集體躺平混日子。

    估計像楊林鄉這樣的情況,整個梅關山區還有很多。

    “高科長、賈科長,不知道你們今天下來走訪,具體是關于那個方面的工作?”

    “市里搞了個山區發展規劃,要幫助山區人民脫貧致富。

    我們今天過來,是為了具體了解一下楊林鄉的人口結構和自然條件,然後匯報給市里,制定相應的具體發展計劃。”

    祁同偉本以為,洪新華听完之後,應該會非常高興,沒想到他卻只是漫不經心的“噢”了一聲。

    “是這樣啊,那我把民政辦和林管站的人叫過來,讓他們向你們匯報。”

    “洪書記,看你的樣子,似乎對市里制定發展規劃不感興趣?”祁同偉奇怪的問道。

    洪新華苦笑了一下,道“不是我不感興趣,關鍵是沒用。高科長,看你的年紀,也就三十不到,還年輕,很多事情不了解。

    最近十幾年,市里不止一次提起過類似的規劃,最後全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就拿我們楊林鄉來說吧,山里都是寶,只要能運出去,就能換回錢來,可是鄉里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是枉然。”

    “是嗎,那還是先把鄉里負責林業和民政的同志叫過來吧,讓我們了解一下情況,回去好交差。”

    根據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祁同偉對楊林鄉的情況有了比較細致的了解。

    全鄉常住人口余人,耕地面積九千余畝,山地面積近十三萬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一千八百元……

    “洪書記,雖然你們鄉山地資源很豐富,但你剛才說了,因為道路不暢,山林產生不了什麼效益。

    而且我看這里也沒有工廠,人均耕地還不到半畝,一千八的純收入是從哪里來的?”

    “高科長,你有所不知,我們楊林鄉有兩大特產,一是紅芽芋,二是河溪里的清水螺螄。

    楊林鄉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紅芽芋,和一般的芋頭相比,紅芽芋肉質細嫩,口感香糯松軟,賣價也更貴,而且供不應求。

    鄉里一共種植了三千多畝紅芽芋,收獲後全部運出鄉里,再銷往南濱、京海和東州等大城市,批發價在兩元左右。

    紅芽芋產量很高,每畝可達三千斤以上,三千多畝就是一千萬斤,每年可以創收兩千萬元,除去所有開支,純收入一千二百萬元左右。

    我們楊林鄉的河流和溪流水質極佳,因此水里的螺螄特別肥美,有一股鮮嫩味道和山野氣息,而且口感鮮甜,沒有泥腥味。

    同樣深受大城市里的居民喜愛,銷路非常好,有專門的商人跑來收購,平時可以賣到兩元一斤,行情好的時候,三四元也能賣的出去。

    有些勤快的村民,夏天晚上出去摸螺螄,如果運氣好,一晚上能撿十幾二十斤,那就是好幾十元。

    僅此兩項,就可以給全鄉人民帶來大約人均九百元的純收入,外加稻田等雜七雜八的收入,便達到了一千八百元。”

    “哦,原來如此。”祁同偉想了想,又問道

    “既然鄉里的紅芽芋和河螺如此賺錢,為什麼不加大產量呢?

    河螺因為自然條件原因,增產可能有難度,但紅芽芋可以全面種植啊,那可是每畝近四千元的純收入,比稻田強上很多倍。”

    “高科長,這你又有所不知了。”洪新華笑了笑,接著道

    “紅芽芋雖然賺錢,但也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能連種。

    否則的話,會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微量元素缺失,病蟲害嚴重。產量和品質也會大幅下滑,得不償失。

    因此我們鄉的近萬畝田,被分成三批,輪流種紅芽芋,三年一換,三千多畝已經是極限了。”

    “那如果兩年一換呢,提高到近五千畝,也能增加不少收入。”祁同偉問道。

    “也不行,三年一換是收購商要求的,他們懂行的很,如果兩年一換,就會壓低收購價,賣不到兩元一斤了。”

    “原來是這樣。”祁同偉點點頭。

    從剛才的談話中,他對洪新華這個人的看法,有了明顯的轉變。

    洪新華對鄉里的大小事務,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如數家珍,顯然是有豐富的實干經驗,並非不作為的昏官。

    之所以上班時間打麻將。

    大概是因為該干的事已經干完了,加上年齡偏大,又在這窮鄉僻壤工作,沒有上升空間,缺乏工作動力,索性得過且過,等著退休。

    應該就是這樣。

    畢竟有門路的官員,也不會被安排到這種地方來。

    豐雲縣沙田鎮的何杰,只是個例外,一個小學沒畢業的流氓地痞,他的縣長姐夫也不敢把他弄到縣里的好單位去。

    喜歡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方便以後閱讀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第364章 山里的特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第364章 山里的特產並對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