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

第119章 追收違規貸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巴迷 本章︰第119章 追收違規貸款

    不僅農民和鄉鎮企業可以到基金會貸款,就連一些城里的私營企業和個體戶,也能到基金會貸款,有人甚至拿著一份抵押物,同時到好幾家鄉鎮基金會貸款,完全背離了基金會成立的初衷。

    當然,真正壓倒基金會的還是公家。

    進入九十年代,先是鄉鎮企業開始衰落,需要大量的資金輸血,銀行和信用社貸不到款,只能找基金會。到了九四年分稅制改革實行後,縣鄉兩級政府出現財政危機,連干部和教師的工資都要到基金會貸款,才能發放。

    這兩筆數目巨大的開支,迅速壓縮了基金會的流動資金。

    截止到九六年初,紅山鄉基金會一共有未償還貸款三千五百余萬元,其中鄉政府和鄉辦企業的貸款高達兩千一百萬,私人、個體戶和私營企業的貸款大約有一千兩百萬,實際貸給農民用于農業生產的資金,卻只有區區兩百多萬,還不到總貸款的十分之一。

    考慮到鄉財政的實際情況,那兩千一百萬的貸款和每年將近三百萬元的利息,短期內是基本不可能償還的,因此基金會的壞賬呆賬比已經高的驚人。

    一旦後續存款跟不上,或者出現儲戶擠兌的現象,基金會立馬就可以關門倒閉了。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祁同偉立刻和鄭華軍匯報,並且把正在外地追三角債的孫連城也叫回來,三人一起開了個小會。

    鄭華軍的意思是,基金會這種情況不是紅山鄉只有,全縣都一樣,真正出了問題,也會有上級政府兜底,沒必要大驚小怪。

    孫連城也以為,既然基金會目前還能運轉,就順其自然,如果我們貿然行動,反而有可能造成群眾恐慌,導致危機提前爆發。

    祁同偉卻不敢苟同兩人的想法,做為一個穿越者,他非常清楚,一旦出現兌付違約,會引起怎樣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哪怕是一家萬億級公司,傾覆也就是眨眼的事情。

    “鄭書記、孫鄉長,問題已經出現了,光逃避是沒有用的,基金會這個泡沫擺在那里,我們自己去捅破,還有挽回的余地,萬一發生自然爆破,那就難以收拾了,甚至可能發生群體性事件和流血沖突。”

    “同偉,我們知道你是好心,但這事真的沒法辦,就是把我們鄉政府賣了,也還不起那兩千多萬啊。”

    “那些實在還不起的錢,放在一邊,先把還的起的錢要回來。”

    “哪些是要的回來的錢?”

    祁同偉翻開筆記本,說道

    “鄉政府和鄉辦企業的貸款肯定是還不起,農戶貸款數目小影響大,也萬萬不能動,能追的當然是那些私人、個體戶和私營企業的貸款。

    我仔細查了查,這些貸款共有1240萬,其中多達825萬,貸款手續是有明顯問題的,有的虛構抵押物,有的用公家的財產做抵押,甚至有縣里的幾家私營企業,把廠房設備抵押給了好幾個鄉的基金會。

    目前我們鄉基金會里還有一百八十多萬儲備現金,如果能把這些手續有問題的錢全部追回來,加起來就是一千萬。

    儲戶都是這樣的,既害怕取不出錢,又不舍得高額利息,只要前期能正常兌付,穩定住取款儲戶的情緒,後面的人就不會跟著起哄,甚至前面取了錢的人,還可能把錢再存回來。”

    “可問題在于,違規發放的貸款,要麼是干部,要麼是關系戶,這些錢最難追。”孫連城提醒道。

    “那沒辦法,再難追也得追。而且你們想想,鄉政府和鄉辦企業,是迫于無奈才貸的款,上級領導也會體諒。

    出了問題之後,他們追究什麼?只會追究那些違規行為,我們不去把錢追回來,到時候他們就要追究我們的責任。”

    “這倒是實話,關鍵在于我們怎麼追,同偉你是不是有主意了?”

    “我的意見很簡單。”祁同偉喝了口茶,繼續說道

    “凡是涉及公職人員和村干部的,必須馬上歸還,否則一律撤職查辦,鄉里能辦的鄉里辦,鄉里辦不動的,請縣委來辦。

    所謂的關系戶貸款,其中藏著很嚴重的腐敗,讓經手人親自去討要,要不回來的話,就順藤摸瓜往下查,追究所有人的法律責任。

    私營企業和個體戶,願意歸還貸款最好,如果不願意,也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尤其是那些拿著廠房設備四處抵押的,貸了那麼多款,無論如何也會有些家底,我們先下手為強,把錢要回來的機會更大。”

    三人經過一番商議,達成了共識,並進行了具體分工

    鄭華軍負責催收私人貸款。

    孫連城負責催收個體戶的貸款。

    祁同偉則承擔起了最重的任務,他要把私營企業的違規貸款追回來。

    金山縣有八家私營企業在紅山鄉基金會貸了款,而且全是違規貸款,其中六家涉及重復抵押,另外兩家虛構抵押物,總額共計六百二十萬。

    本著專打精銳的原則,祁同偉來到了違規貸款多達三百八十萬的永泰路橋公司,決定把這塊最硬的骨頭先啃下來。

    永泰公司的老板叫趙永泰,五十多歲,曾經是個社會大哥,因為打架坐過幾次牢,八十年代中期,他最後一次出獄後,突然開了竅。

    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從縣交通局借了三十萬,買了全縣第一台裝載機,俗稱鏟車。

    靠著這台鏟車,他活躍在縣里大大小小的工地上,很快就還清了欠款,並且賺了不少錢。

    然後,他成立永泰路橋公司,招攬了上百員工,其中大多數都是刑滿釋放人員和社會混混,采取非常手段,大肆承包金山和周邊縣市的土石方工程,三年前通車的金山至岩台柏油公路,他就是主要承建方之一。

    說白了,此人就是最早一批轉型成功的黑道大哥。

    之前祁同偉只听說過他的名字,得見真人之後,多少覺得有些意外。

    趙永泰既不同于華強那樣的傳統黑道大哥,滿臉橫肉,脖子掛著大金鏈,也不像啟強那樣的洗白大佬,文質彬彬,一副成功企業家的模樣。

    只見他身著唐裝,腳踩布鞋,左手把玩著兩個核桃,右手拿著龍頭拐杖,和舊社會的鄉紳倒有幾分相似。

    辦公室的擺設也頗具傳統風格,實木地板、紅木沙發,大樹樁制成的茶台,牆上掛著字畫,角落里放著瓷瓶,顯得異常奢華。

    喜歡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方便以後閱讀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第119章 追收違規貸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第119章 追收違規貸款並對我祁同偉,不事權貴,從村官干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