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第288章 韓信點兵︰智勇之間的抉擇與遺憾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家奴 本章︰第288章 韓信點兵︰智勇之間的抉擇與遺憾

    第570章、韓信點兵智勇之間的抉擇與遺憾

    韓信雖然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將領,但他也因為自己的才華而受到了漢王的猜忌。漢王常常稱病不朝,韓信因此感到不滿和失望。他覺得自己與絳、灌等人並列,有些屈辱。有一次,韓信拜訪樊噲,樊噲對他非常恭敬,稱他為大王。韓信出門後卻笑著說“我怎麼能和樊噲這樣的人為伍呢?”

    漢王曾經問韓信他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漢王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呢?”韓信說“臣多多益善耳。”漢王笑著說“多多益善,那你為什麼被我抓住了呢?”韓信回答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後來,陳被封為鉅鹿守,他向韓信辭別。韓信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的人,在庭院里散步,仰天嘆息說“你可以和我談談嗎?我有話要對你說。”陳說“請將軍指示。”韓信說“你所居住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是陛下信任的大臣。人們說你要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有人告發你,陛下就會懷疑你;三次有人告發你,陛下一定會大怒而親自率兵來攻打你。我為你暗中起兵,天下就可以圖謀了。”陳一向知道韓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話,說“我一定遵從您的指教!”

    漢十年,陳果然反叛。漢王親自率兵平叛,韓信因病沒有隨軍出征。他暗中派人到陳那里,說“你舉兵反叛,我從此幫助你。”韓信又與家臣商量,夜里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後和太子。部署完畢,等待陳的消息。他的一個家臣得罪了他,韓信將他囚禁起來,打算殺了他。這個家臣的弟弟上書告發韓信謀反的情況給呂後。呂後打算召見韓信,又擔心他不肯就範,就與蕭相國謀劃,派人假裝從皇上那里來,說陳已被殺死,列侯和群臣都要前來祝賀。蕭相國欺騙韓信說“即使您有病,也要強打精神進宮祝賀吧。”韓信進宮後,呂後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了他。韓信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至被兒女之輩所欺騙,這難道不是天意嗎?”于是,韓信三族被誅滅。

    高祖已經從陳的軍隊回來,一到,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他,問“韓信死的時候說了些什麼?”呂後說“韓信說他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高祖說“蒯通是個齊國的辯士。”就下令齊國逮捕蒯通。蒯通被押到長安後,高祖說“你教唆淮陰侯反叛嗎?”蒯通回答說“是的,我的確教過他。但是那小子不采納我的計策,所以才有今天的滅亡。假如那小子采納了我的計策,陛下您怎麼能殺得了他呢?”高祖很生氣,說“煮了他!”蒯通說“哎呀,煮死我多麼冤枉啊!”高祖說“你教唆韓信反叛,還有什麼冤枉的?”蒯通回答說“秦朝的政治綱紀敗落而法度松弛,山東六國紛亂,諸侯並起,英俊豪杰像烏鴉一樣聚集。秦朝失去了它的帝位,天下英雄爭奪它,結果才智高超、行動迅速的人先得到它。跖的狗對著堯狂叫,並不是堯不仁德,而是因為狗只對著它的主人吠叫。在那個時候,我只知道有韓信,不知道有陛下您啊。況且,天下銳志謀反、執持兵器想干陛下您所干的事業的人太多了,只不過他們的能力達不到罷了。難道可以把他們都煮死嗎?”高祖說“放了他吧。”于是蒯通就被釋放了。

    太史公說我到淮陰,淮陰人對我說,韓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時,他的心志就與眾不同。他母親死了,窮得無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安置得下萬家。我看了他母親的墳地,的確如此。假使韓信能夠謙恭退讓,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矜持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漢朝的功勛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等人相比,後世子孫就可以享祭不絕。可是,他沒能致力于這樣做,而天下已經安定,反而圖謀叛亂,誅滅宗族,不也是應該的嘛!

    君臣一體,自古以來就是難以處理的關系。然而,相國蕭何卻深深地推薦韓信,使他得以登台拜將。他沉著堅定,決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最終奪取了勝利。他與漢軍同甘共苦,分餐而食。他對漢朝的忠誠,即使回到楚國也依然不變。然而,韓信在三分天下之際,卻猶豫不決,最終選擇了謀反,這真是令人嘆息啊!

    韓王信是韓襄王的庶孫,身高八尺五寸。在項梁擁立楚懷王的後代為王的時候,燕國、齊國、趙國、魏國都早已自己立了王,只有韓國沒有後人,所以立韓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成為韓王,想以此來安撫平定韓國原來的領地。項梁在定陶戰敗而死,韓成歸屬了楚懷王。劉邦帶兵進攻陽城,派張良憑借韓國司徒的印信降服了韓國原來的領地,得到韓信,任命他做韓國的將軍,帶領他的軍隊隨劉邦進入武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劉邦被立為漢王,韓信隨從劉邦進入漢中,就勸說劉邦說“項羽把諸將封到好的地方去,而您卻遠居漢中,這是貶職啊。士兵們都是山東人,踮起腳尖,急切地盼望回到故鄉,他們歸心似箭,趁其銳氣向東進發,就可以爭奪天下了。”劉邦回軍平定三秦,就答應韓信做韓王。先任命韓信為韓太尉,帶領他的軍隊去攻取韓國故地。

    項羽分封各王都到自己的國中去,韓王成因沒跟隨項羽入關,沒有戰功,項羽不派他到自己的國中去,改封他為列侯。等到听說漢王派韓信攻取韓國故地,就命令自己游歷吳地時的吳縣縣令鄭昌做韓王來阻擋漢軍。漢二年,韓信攻下韓國十幾座城邑。漢王到達河南,韓信在陽城猛攻韓王鄭昌。鄭昌投降,漢王就立韓信為韓王,常帶領韓國的軍隊隨從漢王。漢王三年,漢王率兵從滎陽出來,韓王信、周苛等人守衛滎陽。等到楚軍攻破滎陽,韓信投降了楚軍,不久又逃走,歸回漢軍,漢王又立他做韓王,最後終于跟從漢王擊敗項羽,平定了天下。漢五年春天,就和韓信剖符為韓王,封地在潁川。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感韓信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和悲劇色彩。他身為出色的軍事將領,智勇雙全,但卻因才華橫溢而遭受猜忌,最終走向了謀反之路,令人扼腕嘆息。

    韓信的遭遇,讓我看到了古代君臣關系的復雜性和微妙性。盡管蕭何對他有知遇之恩,但漢王對韓信的猜忌和防範始終存在。這種不信任和矛盾,最終導致了韓信的背叛和悲慘結局。

    同時,韓信的智謀和勇氣也讓我深感敬佩。他在軍事上的才華和戰略眼光,使得他在戰場上屢建奇功。然而,他在政治上的稚嫩和猶豫不決,卻讓他陷入了絕境。這種智勇之間的失衡,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復雜性和脆弱性。

    此外,文章中的其他人物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樊噲的恭敬和忠誠,陳的背叛和野心,以及呂後的狠辣和權謀,都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殘酷和無情。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讓我對韓信的一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他的才華和遭遇讓我深感惋惜和悲痛,同時也讓我對古代歷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啟示。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更多人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關注和思考,讓我們從中汲取智慧和教訓,為未來的生活更多的借鑒和啟示。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方便以後閱讀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第288章 韓信點兵︰智勇之間的抉擇與遺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第288章 韓信點兵︰智勇之間的抉擇與遺憾並對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