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第135章 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領導藝術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家奴 本章︰第135章 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領導藝術

    323、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領導藝術

    六年,少梁城建成。十三年,派子出擊圍攻繁、龐兩城,將城里的百姓遷出。十六年,討伐秦國,在臨晉元里修築城池。

    十七年,進攻中山國,派子出擊駐守,趙倉唐輔佐他。子出擊在朝歌遇見文侯的師傅田子方,下車行禮。田子方沒有還禮。子出擊于是問“富貴的人是否傲慢?貧賤的人是否傲慢?”田子方說“只有貧賤的人才會傲慢。諸侯如果傲慢就會失去他的國家,大夫如果傲慢就會失去他的家族。貧賤的人,如果行為不合適,言語不被采納,就可以離開到楚、越去,就像脫掉鞋子一樣輕松,為何要和那些人一樣呢!”子出擊不悅離去。西征秦國,到達鄭地後返回,修築雒陰、合陽兩城。

    二十二年,魏、趙、韓三國被列為諸侯國。

    二十四年,秦國攻打我國,到達陽狐。

    二十五年,子出擊生了個兒子(名字缺失)。

    文侯向子夏學習經典,禮遇段干木,經過他的閭門,沒有一次不下車行禮。秦國曾想攻打魏國,有人說“魏國的君主禮遇賢人,國內人民都稱贊他的仁愛,上下和睦,還不能謀取。”文侯因此得到其他諸侯的贊譽。

    任命西門豹為鄴地的守官,河內地區因此治理得很好。

    魏文侯對李克說“先生曾經教導我‘家庭貧窮就想要賢妻,國家混亂就想要良相。’現在選的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麼樣?”李克回答說“我听說,低賤的人不考慮高貴的事情,疏遠的人不考慮親近的事情。我在朝門外,不敢听從您的命令。”文侯說“先生在處理事情時不要推讓。”李克說“君主您沒有明白原因。在平時看他親近誰,富有時看他施與誰,得勢時看他提拔誰,窮困時看他不做哪些事,貧窮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這五點就足夠決定誰當相了,何必要等我來說呢!”文侯說“先生請回去吧,我的相已經決定了。”李克快步離開,經過翟璜的家。翟璜說“今天听說君主召見先生並卜問誰當相,到底定了誰?”李克說“魏成子當相了。”翟璜憤怒地變臉說“根據我所見所聞,我哪點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將是我推薦的。君主您擔憂鄴地,我推薦了西門豹。您計劃攻打中山國,我推薦了樂羊。中山國被攻克後,沒有人留守,我推薦了先生您。您的兒子沒有師傅,我推薦了屈侯鮒。我哪點比魏成子差?”李克說“而且您對我所說的,是想要和您的君主比較嗎?君主詢問誰當相,說‘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麼樣?’我回答說‘君主您沒有明白原因。在平時看他親近誰,富有時看他施與誰,得勢時看他提拔誰,窮困時看他不做哪些事,貧窮時看他不要哪些東西,這五點就足夠決定誰當相了,何必要等我來說呢!’因此我知道魏成子會當相。而且您怎麼能和魏成子比呢?魏成子拿千鐘的俸祿,十分之九用在國外,十分之一用在國內,因此東邊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三個人,君主都把他當作老師。您推薦的五個人,君主都把他當作臣子。您怎麼能和魏成子比呢?”翟璜謙卑地道歉說“我是個粗俗的人,回答錯了,願意終身做您的弟子。”

    《史記》中的《魏世家》描繪了魏國從建立到強大的歷程,以及其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關于領導藝術和人際關系的智慧。

    文章中提到的魏文侯是一個明智且善于用人的君主。他不僅在戰爭中表現出果斷和勇敢,還能夠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賢能之士的作用。他對待子夏、段干木等人的禮遇,以及對李克、翟璜等人的信任和重用,都顯示出他善于發掘和利用人才。同時,魏文侯還能夠接受批評和建議,勇于改正錯誤,這也是一個領導者應有的品質。

    文章中還提到了子出擊的故事,他在遇到田子方時表現出的謙卑和尊重,以及他對待貧賤和富貴的態度,都值得我們學習。他問田子方“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這個問題,反映出他對人性的深刻洞察。田子方的回答“亦貧賤者驕人耳。”更是揭示了一個道理真正有才華的人,不會因為自己的貧賤而自卑,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富貴而驕傲。這種品質在領導者中尤為重要。

    此外,文章中提到的西門豹、翟璜等人,他們的忠誠和才能也為魏國的繁榮做出了貢獻。他們之間的互動,以及他們對待工作和職責的態度,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通過講述魏國的歷史,向我們展示了一系列優秀的領導者和他們的智慧。他們身上的品質和才能,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追求的。同時,這篇文章也提醒我們,一個國家的繁榮和強大,離不開明智的領導和優秀的百姓。只有領導者善于用人,百姓樂于奉獻,國家才能夠昌盛一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324、古戰場的悲壯史詩從魏國的興衰看歷史的輪回

    二十六年,虢山崩塌,堵塞了黃河。

    三十二年,進攻鄭國。在酸棗築城。在注地打敗秦國。三十五年,齊國進攻並佔領我國的襄陵。三十六年,秦國侵犯我國的陰晉。

    三十八年,進攻秦國,在武下被打敗,俘虜了秦國的將領識。這一年,文侯去世,兒子擊繼位,成為武侯。

    魏武侯元年,趙敬侯剛剛即位,公子朔發動叛亂,未能成功,逃亡到魏國,和魏國一起襲擊邯鄲,但魏國戰敗後撤退。

    二年,在安邑、王垣築城。

    七年,進攻齊國,到達桑丘。九年,翟在澮地打敗我國。派吳起進攻齊國,到達靈丘。齊威王剛剛即位。

    十一年,和韓國、趙國一起瓜分晉國領土,消滅了晉國的後代。

    十三年,秦獻公把櫟陽設為縣。十五年,在北藺打敗趙國。

    十六年,進攻楚國,佔領魯陽。武侯去世,兒子繼位,成為惠王。

    惠王元年,起初,武侯去世後,兒子和公中緩爭奪太子的位置。公孫頎從宋國進入趙國,再從趙國進入韓國,對韓懿侯說“魏和公中緩爭奪太子的位置,您听說過嗎?現在魏得到了王錯的支持,掌握了上黨,實際上已經控制了半個國家。趁機消滅他,一定能打敗魏國,這是個好機會。”韓懿侯被說動,于是和趙成侯聯合軍隊進攻魏國,在濁澤展開戰斗,魏國大敗,魏惠王被圍困。趙國對韓國說“除掉魏惠王,立公中緩為太子,然後割地撤退,這對我們有利。”韓國說“不行。殺掉魏惠王,人們會說我們殘暴;割地撤退,人們會說我們貪婪。不如把魏國一分為二。魏國一分為二後,不會比宋國、衛國強大,這樣我們就可以永遠擺脫魏國的威脅。”趙國不听。韓國不高興,于是率領少數士兵夜間撤退。惠王之所以能保全性命,國家沒有被瓜分,是因為趙、韓兩國的計謀不一致。如果听從其中一國的計謀,魏國一定會被瓜分。所以說“君主如果沒有合適的繼承人,國家就會被破壞”。

    二年,魏國在馬陵打敗韓國,在懷地打敗趙國。三年,齊國在觀地打敗我國。五年,和韓國在宅陽舉行會議。在武堵築城。被秦國打敗。六年,進攻並佔領宋國的儀台。九年,在澮地打敗韓國。和秦國在少梁戰斗,俘虜我國的將領公孫痤,佔領龐地。秦獻公去世,兒子孝公繼位。

    十年,進攻並佔領趙國的皮牢。彗星出現。十二年,星星在白天墜落,發出響聲。

    十四年,和趙國在地舉行會議。十五年,魯、衛、宋、鄭四國的國君前來朝見。十六年,和秦孝公在杜平舉行會議。侵犯宋國的黃池,但宋國又重新奪回。

    十七年,和秦國在元里戰斗,秦國佔領我國少梁。圍困趙國邯鄲。十八年,攻佔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派田忌、孫臏救援趙國,在桂陵打敗魏國。

    讀完這段歷史,讓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古戰場的悲壯畫卷,充滿了刀光劍影,鐵血沙場的氣氛。每一個事件,都像是歷史的一塊拼圖,拼湊出魏國的興衰過程,讓人深感歷史的輪回無常。

    在這段歷史中,魏國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失敗的痛苦。魏國的君主們,有的英明神武,有的昏庸無能,他們的決策,直接影響了魏國的命運。而魏國的命運,又間接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

    這段歷史中,最讓我感慨的是魏惠王的故事。他在位期間,魏國遭受了巨大的壓力,但他始終堅持,最終保全了性命和國家。這讓我深刻認識到,一個國家的命運,往往取決于它的領導者。一個好的領導者,可以帶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而一個壞的領導者,則可能將國家帶入深淵。

    此外,這段歷史也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復雜。在利益面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友誼變得如此脆弱,即使是親人,也可能反目成仇。而戰爭,更是將人性的丑惡暴露無遺。這讓我們深感痛心,也讓我更加珍惜和平。

    總的來說,這段歷史像是一部悲壯的史詩,讓我看到了古戰場的殘酷,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歷史的輪回無常。我相信,只有深入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現在,預見未來。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方便以後閱讀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第135章 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領導藝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第135章 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領導藝術並對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