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第86章 禮法與權力斗爭︰魯國歷史上的變革與悲劇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家奴 本章︰第86章 禮法與權力斗爭︰魯國歷史上的變革與悲劇

    229、禮法與權力斗爭魯國歷史上的變革與悲劇

    武公九年春天,武公與長子括、少子戲前往西周朝見周宣王。宣王喜歡戲,打算立他為魯國太子。周朝的樊仲山父勸諫宣王說“廢長立幼,不合乎禮;不合乎禮,必然違抗王命;違抗王命,就一定要受到懲罰所以發布命令不能不合乎禮。命令不能執行,政治就不能建立;命令雖然執行但不合乎禮,百姓就會拋棄上級。下面的事奉上面,年少的事奉年長,這是禮順之道。現在天子冊立諸侯,卻立年少的,這是教民違背禮義。如果魯國听從這樣做,其他諸侯紛紛效仿,王命就將受到阻塞;如果不听從而加以誅殺,這是自己誅殺王命。誅殺也會出錯,不誅殺也會出錯,大王要好好考慮。”但宣王不听,最終還是立戲為魯國太子。夏天,武公回國後去世,戲繼位,就是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的哥哥括的兒子伯御與魯國人合力攻打懿公,將他殺死,然後立伯御為君。伯御登位十一年,周宣王討伐魯國,殺死國君伯御,詢問魯國公子中誰能遵循禮法順從諸侯,準備立他為魯國後繼之君。樊穆仲推薦說“魯懿公的弟弟稱,他恭敬明神,尊敬長輩;辦理政事執行刑罰,一定先請教先王的遺訓,再咨詢穩重可靠的人;不干預不該問的事,不冒犯他人。”宣王說“好,他能夠教化治理百姓。”于是將在夷宮立稱為國君,就是孝公。從這時候起,諸侯多數背叛周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諸侯背叛周朝,犬戎殺死幽王。秦國開始列為諸侯。

    二十七年,孝公去世,兒子弗湟繼位,就是惠公。

    惠公三十年,晉國人殺死他們的國君昭侯。四十五年,晉國人又殺死他們的國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去世,長子息代理國事,行使國君權力,就是隱公。原先,惠公的正妻無子,他的一位賤妾聲子生下兒子息。息長大後,為他娶了宋國的女子。宋女來到魯國後非常受喜愛,惠公便奪為己有,與她生子允。後來冊立宋女為夫人,以允為太子。惠公去世後,因為允年紀還小,魯國人共同讓息代理國政,沒有提及即位之事。

    隱公五年,在棠地觀看捕魚。八年,與鄭國交換天子的太山封地和許田,君子譏諷此事。

    十一年冬天,公子揮討好地說“百姓都希望您登位,您就順理成章地繼位吧。我願意為您殺掉子允,讓您成為國君。”隱公說“有先君的遺命。我因為子允年幼,所以代他執政。現在子允已經長大了,我正打算修建菟裘之地以便養老,將政權交給他。”揮擔心子允得知此事後會反過來懲罰他,于是反過來向子允誣陷隱公說“隱公想獨攬大權,趕走您,您得多加小心。我願意為您殺死隱公。”子允答應了。十一月,隱公祭祀鐘巫,在社圃齋戒,住在氏家中。公子揮派人殺死隱公于氏家中,立子允為君,就是桓公。

    這篇文章講述了魯國從武公到桓公時期的歷史變遷。這段歷史見證了禮法的衰落、權力斗爭的殘酷以及諸侯國的背叛。故事以魯國歷代國君的更迭為線索,揭示了禮法在統治者心中地位的淪喪,以及由此導致的王朝衰敗和社會動蕩。

    武公時期,周宣王偏愛少子戲,欲立他為魯國太子。然而,樊仲山父深知廢長立幼不合禮法,勸諫宣王三思。遺憾的是,宣王並未听從勸告,最終導致魯國內亂。懿公九年,懿公被其兄括的兒子伯御與魯國人合力殺害,禮法再次受到踐踏。周宣王伐魯,殺死伯御,欲立遵循禮法的公子為君,卻未料諸侯多數背叛周王命,禮法愈發得不到尊重。

    隨著孝公、惠公、隱公、桓公等歷代國君的更迭,魯國內亂不斷,國家政治動蕩,百姓苦不堪言。在此過程中,秦國開始崛起,成為諸侯國中的一股強大勢力。而晉國則陷入殺君篡位的惡性循環,國家政治風氣日益敗壞。這些事件不僅揭示了封建社會禮法的崩潰,還反映了權力斗爭的殘酷現實。

    230、禮法與權力斗爭魯國歷史上的變革與悲劇

    桓公元年,鄭國用璧玉交換天子的許田。二年,將宋國的賄賂之鼎放入太廟,君子譏諷此事。

    三年,派遣揮到齊國迎接妻子為夫人。六年,夫人生下兒子,與桓公同一天生日,所以取名為同。同長大後,被立為太子。

    十六年,在曹國會盟,討伐鄭國,進入厲公。

    十八年春天,魯公準備出行,于是與夫人一起去齊國。申勸諫阻止,魯公不听,于是前往齊國。齊襄公與魯桓公夫人通奸。魯公憤怒,夫人將此事告訴齊侯。夏天四月丙子日,齊襄公設宴款待魯公,魯公醉酒,讓公子彭生抱住魯桓公,趁機命令彭生折斷他的肋骨,魯公在車上死亡。魯國人向齊國報告說“我國國君畏懼您的威嚴,不敢安居,前來修補禮儀。禮儀完成後卻不返回,無法歸咎于任何人,請允許我們殺了彭生以消除諸侯的丑聞。”齊國人殺死彭生以安撫魯國。立太子同,即為莊公。莊公的母親夫人留在齊國,不敢返回魯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莊公五年冬天,討伐衛國,衛國立惠公。

    八年,齊國公子糾前來投奔。九年,魯國打算讓公子糾回國繼位,但後來桓公發兵攻打魯國,魯國危急,殺死公子糾。召忽自殺。齊國告訴魯國交出管仲。魯國人施伯說“齊國想要得到管仲,不是要殺他,而是要任用他,任用他就會成為魯國的禍患。不如殺了他,把尸體交給齊國。”莊公不听,于是囚禁管仲並送往齊國。齊國任命管仲為相。

    十三年,魯莊公與曹𢹂在柯地與齊桓公會盟,曹𢹂威脅齊桓公,要求魯國歸還侵佔的土地,達成協議後釋放齊桓公。桓公想要違約,管仲勸諫,最終歸還了魯國的侵佔地。十五年,齊桓公開始稱霸。二十三年,莊公去齊國觀看社祭。

    三十二年,當初,莊公築台臨黨氏,見到孟女,喜歡並愛上她,答應立她為夫人,割臂以盟。孟女生下兒子斑。斑長大後,喜歡梁氏女,去觀看。圉人犖從牆外與梁氏女玩耍。斑生氣,鞭打犖。莊公听說此事,說“犖有力,竟然敢打他,這是不能鞭打而應該殺死的人。”但斑還沒有來得及殺犖。適逢莊公有病。莊公有三個弟弟,長曰慶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莊公娶齊國女子為夫人,稱哀姜。哀姜無子。哀姜的妹妹叔姜生下兒子開。莊公沒有合適的繼承人,喜愛孟女,想立她的兒子斑為君。莊公病重,詢問季友立誰為嗣。季友說“請讓我以死來立斑。”莊公說“以前叔牙想立慶父,怎麼辦?”季友按照莊公的命令,命叔牙在針巫氏家等待,然後派針季綁架叔牙,逼他喝下毒酒,說“喝了這酒,就有後代祭祀;不然,死無葬身之地。”叔牙于是喝下毒酒而死。魯國立他的兒子為叔孫氏。八月癸亥日,莊公去世,季友終于立斑為君,按照莊公的遺命。斑在黨氏家守喪。

    故事講述了魯國從桓公到莊公時期的歷史變遷。這段歷史見證了禮法的衰落、權力斗爭的殘酷以及諸侯國的背叛。故事以魯國歷代國君的更迭為線索,揭示了禮法在統治者心中地位的淪喪,以及由此導致的王朝衰敗和社會動蕩。

    魯桓公時期,鄭國用璧玉交換天子的許田,引起君子譏諷。隨後,魯國將宋國的賄賂之鼎放入太廟,再次引發道德淪喪的質疑。桓公三年,揮赴齊國迎娶夫人,夫人與桓公同日生下兒子同。同長大後,被立為太子。然而,在桓公十六年,魯國參與曹國會盟,討伐鄭國,進入厲公。

    公元前 714 年,魯莊公即位。在他的統治下,魯國歷經磨難,齊國公子糾投奔魯國,卻被魯國殺死。管仲被囚禁並送往齊國,最終成為齊國的相國。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開始稱霸諸侯。然而,魯國在這段歷史中飽受磨難,莊公年間,魯國內亂不斷,慶父、叔牙、季友等爭奪王位。最終,季友立斑為君,但斑在黨氏家守喪時,魯國再次陷入動蕩。

    讀完這段歷史,我們不禁為魯國的命運感慨萬分。在一個缺乏禮法約束的社會,權力斗爭將無休止地進行,國家政治動蕩,百姓疾苦。而當禮法不再被尊重,道德淪喪,社會風氣敗壞,即使擁有強大的國家力量,也難以維持長久的繁榮。相反,遵循禮法、尊重道德,選拔賢能之士治理國家,方能國泰民安。

    喜歡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方便以後閱讀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第86章 禮法與權力斗爭︰魯國歷史上的變革與悲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第86章 禮法與權力斗爭︰魯國歷史上的變革與悲劇並對智慧解碼︰史籍中的智慧故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