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有什麼事,那老虔婆兩口子終是得了報應,我心里高興哩。”程素英笑著將事情講了一遍。
原來那族中果真是瞧上了兩口子養老的院子,先開始還忍著,不過是族內商議。
推選出繼承人之後也不吭聲,只等他倆身體越發不好,主動去族里談過繼的事兒。
沒想到另一落選之人心中不忿,偷偷去老兩口家中將族中決議告知,老兩口心中憤恨,卻又無計可施。
那人便哄他們說,若是二人百年之後願意將房子給了自己,便願意替他們養老,還可立下字據。
二人先還不信,找了相熟的族人打听,才知這人所說族內為他們選定過繼之人確是有了決議。
不告訴他們,也不過是為著他們年老,沒什麼價值,反正早晚死了,房子還是會借著過繼給了族長的兒子。
老兩口憤憤不平,便使那人指天發誓,立下字據後,將地契房契給了這人,滿心歡喜指望著有兒子養老。
不想那人只裝了半日的孝子賢孫,第二天便如何也叫不過來,說得急了,還拿了大掃把打人。
老兩口只欺善人,卻是打不過惡人,只得悻悻然回了家。
只是到了下午,便有那潑皮無賴上門收房,倒是那人欠了自家賭債,已是將房契地契都拿去還債了。
老兩口身單力薄,又因此事得罪了族里,一時間竟無人庇護,被趕出了住了幾輩子的老宅,落魄街頭。
原還打算著去賴著程素英,才到文月坊門口便被常伯拿著扁擔揮舞著趕得遠遠的,再不得近前。
趙奶奶專門使人過來將事情講了一遍,程素英得知前因後果,不由覺得大快人心。
直拍手笑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也。”
杜文秀也為她高興,更是驚詫于趙奶奶的效率和手段,以後自己要學的,還多著哩。
正說話間,外頭有人喚程素英,原來卻是本縣大戶姜財主家里主母難產,指名道姓叫來請程素英。
請了滿院子的穩婆皆無計可施,姜財主與妻子伉儷情深,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有那膽大的穩婆便推薦了程素英,穩婆們也七嘴八舌將她的過往事跡說了一遍。
里頭妻子聲息漸小,姜財主心下一橫,說什麼“便是身上再下幾刀子,也是認了”,喚小廝丫鬟過來請人。
去到文月坊沒見到人,經他人指點,忙忙來了杜文秀家宅,尋到程素英幾乎要跪下。
程素英忙攔了,使他們回文月坊取藥箱,自己則先去了姜家。
費得好大的力氣,終是將一只腳已踏入鬼門關的姜大奶奶救轉回來,一時之間名聲大振。
姜財主奉上豐厚的謝儀,將程素英的名聲好生傳揚。
自此後每每有大戶人家的婦人生產,皆都喜歡請上程素英在一旁盯著,竟成了一時潮流,倒是意外之喜。
程小妹跟著母親學醫,又跟著杜文秀和鄒師傅學菜,也是兩頭開花,頗受贊賞。
而如今那老兩口卻只得落魄街頭,等著有那善心人施舍一口飯吃罷了。
經過多方運作,文月坊的香菇雞肉醬終是順利進了宮,擺上了皇帝的餐桌,好評頗多。
不過卻是有貴人暗示,所以沒打起品牌,他人倒不知道是文月坊做的。
杜文秀也不以為意,雖說打響了名聲會對工坊更有利,但是福禍相依,關系到皇家的事情,謹慎點自是好的。
範承義帶了小廝進京趕考,順便將不願意留下的四個男僕送回範家老宅,順便使了銀子將願意留下的幾人身契拿來。
範太太每日里抱著慧姐兒與才將將“咿呀”學語的海生玩得不亦樂乎,小院兒里終日歡聲笑語一片。
二郎每日里不出門,在前院兒讀書寫字,杜文秀樂得又為他搜羅了許多書,還專門弄了個書房。
只是自這之後,許久再沒有陸方海的消息傳來,便是池令華走後,也沒了音訊。
好在月娘自先開始幾天害喜,過了些日子,倒是能吃能睡,也讓杜文秀放下幾分心來。
過了盛夏,文月樓那邊也裝修的差不多了,林掌櫃攜家帶口來上任,杜文秀才算是松快了一些。
開業那天杜文秀幾人斥巨資在門前搭了戲台,請了三位歷年的花魁娘子唱曲兒跳舞,吸引來許多人進來瞧個稀罕。
一時歌舞升平,聚起人山人海,好生熱鬧。
這一熱鬧,不就有了人氣了?
而且開業頭三天,半價。
又是一道王炸。
附近幾個酒樓的掌櫃站在不遠處,咬牙切齒,恨不得將那銀牙咬碎,囫圇吞到肚子里去
“他們開業搞半價,半價,哼哼,早點兒賠死算球。”
“哎,听說他們東家有權有勢有錢,惹不起哩。”
“惹不起?哼,逼急了我,敢把皇帝扯下馬,總要給人留條活路哩。”
“算了算了,好歹他們就三天半價,忍忍吧,以和為貴,以和為貴”
幾人垂頭喪氣地散去,而滿口以和為貴的吳掌櫃坐到自家店里,盯著斜對面的文月樓,眼楮幾乎要冒出火來。
其他幾位還能忍忍,可自己前些時日才被東家叫去訓斥了一頓啊,若是這個月經營慘淡,說不得這掌櫃的位置便要讓賢。
這,要怎麼使個法子,給對面新開的文月樓一點兒顏色看看呢?
且不說他在這邊絞盡腦汁,且說那邊杜文秀與月娘、杜文嬋等端坐在包廂中看著面前盛況,很是滿意。
“吃了咱們家的菜,定能拉住幾個回頭客。”杜文嬋興奮地壓低了聲音說道。
杜文秀也點點頭︰“莫看這幾日讓利面兒上咱們是虧的,若是能拉住些子回頭客,撐過前期不賺錢的時候,往後就好做了。”
月娘起身向外望去,手上抓了一把瓜子磕著︰“那幾位花魁娘子倒是請得值,下回家里要熱鬧一下,就請她們便好。”
“長得倒是一般,不過這嗓子卻是真的好,婉轉悠揚,確是好听哩。”杜文嬋也附和著,勾著頭向外看。
杜文秀也陪著她倆站過去,突然看見人群中一張熟面孔一閃,待要瞧得清楚,卻又不見。
跟兩人打了個招呼,杜文秀轉身下樓去到人群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