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歌,好久不見。”
他看著周歌緩緩開口。
“額,兄弟,你認識我?”周歌此時人都傻了,頭腦中不斷搜尋關于這家伙的記憶,結果啥也沒搜索出來!
他深深地看了眼周歌,最後緩緩搖了搖頭︰“是你,但不是你。”
周歌沉默了。
為什麼這些人都喜歡當謎語人,不願意把話講清楚?
難道這樣很有逼格嗎!
哦,好像是的,那沒事了。
這時,他再一次開口了︰“你可以叫我星神......這也是你給我取的名字。”
周歌︰......
“好的星神。”
不然哥們還能說什麼呢!
似乎是看出了周歌的情況,星神緩緩轉身看向了空中的倒金字塔,開口說道︰“有些話我曾經和你說過一遍,但也不妨礙我再說一遍。”
“在很久以前,我叫馬格努斯,當時我為了阻止黃金樹根系被亞空間吞噬,強行融合星神碎片與宵色眼眸,最終被兩種至高能量撕裂神智。在我獲得意識後,就發現自己的身軀已經重生為星神化軀體,我的意志也變得存在悖論,于是,我選擇了進入一方更安全的空間。”
說到這兒,星神轉過頭看向周歌︰“你把那個空間稱呼為,五維。”
在听到這兩個字的瞬間,周歌立馬就意識到了星神認識的周歌是誰了!
是那個“周歌”!
那個設計奪走先知身軀、企圖奪舍自己的“周歌”!
“那時候我和你說什麼了?”周歌試探性地問了一嘴。
星神看著周歌,一對異瞳之中閃爍著讓周歌不寒而栗的凶光︰“你和我說會幫助我回歸宇宙,然後就竊取了我的權柄,讓我成為了一個只能苟活在這個小世界的陰影!”
听到這話,周歌徹底麻了!
好家伙,這該死的家伙頂著我的名號到處招搖撞騙,然後惹下的麻煩要我給他擦屁股?
詩人握詩啊!
“那個,其實我不是那個‘周歌’,你明白不......”周歌弱弱地解釋了一句。
星神看著周歌很久,最後點了點頭︰“是的,我明白,你不是他。”
他轉過身,緩緩朝著倒金字塔飄去。
飄到半空,他扭過頭︰“還不跟上?”
“好 !來啦~”周歌連忙用出【月球引力】跟了上去!
活命嘛,不寒摻!
周歌跟隨著星神進入了倒金字塔,這里面的空間被無數黃金樹根系覆蓋,空中懸浮著一顆顆熒光球,將這里映照得一片熒光綠。
星神帶著周歌來到了一個看起來像是臥室的房間,接著開口說道︰“這里是我還是人類之前生活過的房間,空間不大,但每次回到這里我都會感受到自己存在過。”
听到星神的話,周歌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你現在的存在出了什麼問題嗎?”
星神坐在被黃金樹樹干覆蓋的床上,將權杖插在一邊,像是思想者一般說道︰“我之前說過,我的存在成為了悖論,這讓我處于一種需要被觀測的疊加態,但和普通疊加態不一樣,我是一被觀測就會消失,不被觀測才會出現。”
“額,那你現在是......”
星神解釋道︰“這種情況在五維不會出現,但你借走我在五維隨意行動的能力後,我就重新降維了。好在我的能力足夠維持我的存在,再加上在五維學到了不少東西,現在我已經可以通過自我觀測維持自己的存在了。”
听到這話,周歌默默思考了起來。
如果將“周歌”定義為未來的自己,那麼我的情況就是因為某種原因晉升至五維空間,然後在那個空間里自己根本無法隨意行動,這時正好遇到了這位星神,于是用花言巧語把他在五維隨意行動的能力騙了過來,接著他想盡辦法想要回到三維空間,卻發現位格缺失,于是想要回到過去,找過去的自己要位格!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找過去的自己會不會出現祖父悖論的情況呢?
過去的自己被搶走位格,那未來自己就不會出現!
又或者說,這其實是符合平行宇宙理論的,他只能回到其他時間線,找其他時間線的過去的自己的麻煩。
可他回去的意願如此強烈,又怎麼會同意進入別的時間線?
又或者是......
周歌瞳孔一縮,想到了一個他以前沒有想過的推論!
結合他之前收獲的信息來看,他愈發覺得這個推論就是合理的!
也就是說......
就在周歌思考的時候,星神打斷了他的思路︰“不過話說回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奪走我的權柄,確實讓我回到了自己的宇宙——以一種不太美妙的方式。所以我其實並不怪你,反而有些感謝你。”
“額......”
星神繼續說道︰“你知道嘛,很多時候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權柄並不是什麼好事,你容易被盯上。”
听到這話,周歌連忙問道︰“被誰盯上?”
“審查官。”星神看著周歌的雙眼,緩緩吐出了這三個字。
“審查官......”周歌重復了一遍,又是思緒萬千,“審查官是干什麼的?”
星神思索了一番,開口說道︰“或許是維護宇宙的和平的吧,保護宇宙能合理健康地存在下去。”
在听到這話的瞬間,周歌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如果說有審查官的存在,而他的存在是為了宇宙良好的發展,那麼他是不是就需要修補宇宙的漏洞呢?
而說到修補漏洞......
秩序之光不就是干這個的嘛!
既然如此,秩序之主就是......
等等!
不對!
秩序之主看過自己的腦洞,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這個宇宙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他肯定會為了宇宙的和平把我這個bug清除了才對啊!
可是為什麼他什麼都沒做呢?
一時間,周歌思緒萬千!
喜歡我就是這樣的玩家請大家收藏︰()我就是這樣的玩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