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霸天下

第123章 紅顏禍水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楊老三 本章︰第123章 紅顏禍水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之霸天下 !

    且說群臣散去之後,在路上議論紛紛,對今日王允的表現甚是費解。王允的夫人,百官之中有些人還是比較了解的,雖然平日確實有點蠻橫,但根本不像王允今日所說那樣,但眾人又猜不出王允這樣做的原因。

    而且,百官對王允提出的這個建議更是非常不滿,也難怪,在當時的時代,這個想法簡直是有悖于社會倫理,婦人拋頭露面,出入如此莊重的場合,確實令眾人難以接受,何況是要和董卓這個老色鬼一起,更有些大臣擔心自己的美麗夫人被董卓看中,早已想好如何化妝使得能夠不入董卓的法眼。

    第三天,散朝之後,董卓命眾人回府各領內室,一個時辰後齊聚太師府內。董卓平日多數居住在鄔,但也有些時候留宿在長安城內的太師府內。董卓的老母、少妻等家人均住在鄔,太師府多是董卓平日與百官談論事情的場所,只有一些婢女、下人住在這里。

    一個時辰後,眾官按照董卓的要求紛紛將各自夫人領到,頓時堂內約有百人,眾位夫人可謂千姿百媚,幾乎沒有一個丑陋者,卻也沒有一個姿色十分出眾者,但是即便如此,也令大堂之內春意盎然。

    此種情形,恐怕是大漢數百年來的頭一遭,堂中諸官均是相視苦笑,不解王允之意。唯獨董卓見此光景,甚是高興,不由哈哈大笑。

    待眾人到齊,董卓吩咐開桌,為了好分辨起見,董卓命令每家一桌,堂中便開了五十余桌,可謂是規模空前。待眾人就位,董卓示意眾人安靜,站起身來,高舉酒杯,高聲道︰“諸位,今日我等相會此地,實乃董卓之榮幸,為表心意,卓當一一敬諸人酒水一杯,以表謝意。”

    眾人齊聲道︰“不敢。”

    于是,在鄒氏的攙扶下,董卓手持酒杯一一為眾人敬酒,雖名為敬酒,其實是董卓借此機會一一細觀眾官內室之相貌。董卓向來殘暴,不將百官放在眼中,凡是得罪董卓的人,輕者罷官,重者被殺,百官見到董卓可謂心驚膽戰,如今董卓卻一一為百官敬酒,眾人皆不知董卓是何用意。

    雖然猜不透董卓敬酒的原因,卻也沒有一人敢有絲毫怠慢,皆是一一謹慎地端起自己身前的酒杯,一飲而盡。然而百官之中,唯有司徒王允心如雪亮,心中冷笑,呂布、董賊已然中計,董卓授首之日不遠了。

    董卓少妻鄒氏,年約二十二歲,生得卻是國色天香,秀麗端狀,肌如冰雪,貌可傾城,百官因為懾于董卓淫威,沒有人敢看第二眼。只有呂布,自鄒氏進得堂來,就一直目不轉楮的盯著她看,心中猶是暗嘆,天下間竟有如此美人,比自己的妻子嚴氏尤勝一籌,只是如此美女竟為董卓所得,實在是可惜之至,這樣的美女只有配像自己這樣的英雄才算是相得益彰,自此呂布心中便有想將鄒氏佔為己有的念頭。

    董卓敬酒將終,遍觀百官之夫人,雖然也有貌美的,但與鄒氏相比,猶如皓月與孤星一樣,都不入董卓的法眼。最後來到呂布面前,董卓只覺眼前一亮,看到了呂布之妻嚴氏,雖然論相貌,嚴氏要輸于鄒氏一籌,但嚴氏身上那種少婦的成熟美、那種嫵媚,在鄒氏身上卻是找不到的。

    董卓不愧是董卓,雖然被嚴氏的成熟與美貌深深吸引,卻也不忘場合,只是一霎那的沉迷之後,董卓便舉杯對呂布道︰“奉先雖是我的義子,卻也是同朝為官,百官既然均已敬過,奉先此杯也不能少。”呂布也是早早就收回了放在鄒氏身上的目光,恭恭敬敬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敬酒過後,董卓便吩咐百官暢飲。然而,董卓的心情再不復平靜,眼光時不時瞄向嚴氏,而呂布也是一樣,總是若有若無的看鄒氏一眼。兩位佳人卻渾然不覺自己已經被王允算計,成為另外一個男人勢必要得的獵物,董卓和呂布的目光更是在不知不覺中相遇了幾次,每次相遇,心懷鬼胎的兩人連忙若無其事的將眼楮移開,裝作無意。

    然而,這些微妙的細節卻沒能逃出王允這個有心人的暗中觀察,心中暗暗佩服楊奉遠在冀州竟能對長安城中的任何事情了如指掌,出此妙計,必會使董卓、呂布二人因此而反目相戈。

    宴後回到府中,王允便將此事書信一封,使人快馬送至信都,告訴楊奉第一步已經成功,馬上就要實施第二步。

    且說,上次的宴會之後,董卓、呂布二人各懷心事,從此再也心照不宣,李儒看在眼中,覺得奇怪,卻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便問于董卓。董卓心中有鬼,听到李儒問起,誤以為呂布已然發現此事,心中更加不安,原因卻是因呂布武藝太過高強。

    董卓便將此事告訴李儒,董卓對李儒還是相當信任的,一是因為李儒乃是自己的女婿,二來李儒此人頗有謀略,三是李儒跟隨自己時日已久,對自己非常忠心。李儒聞言,卻是大吃一驚,心想自己這個岳父還真是個老色鬼,竟然連義子呂布的媳婦都能生出霸佔之心,真是荒唐之至。

    李儒心中雖然這樣想,卻又不敢說出口,自己這個岳父是個心狠手辣之人,稍不順其意,都有可能沒命。況且,根據李儒跟隨其多年對他的了解,像嚴氏這樣的美人,恐怕董卓已經是勢在必得,誰也無法勸阻。

    只是呂布驍勇,城內守軍大都是他的部下,李催、郭汜、張濟、樊稠、牛輔等將均是駐軍在外,此事若是被呂布知曉,舉兵叛亂,何人可敵,到時後果不堪設想,恐怕自己也沒什麼好下場,想到此處,李儒不禁打了個冷戰,自此心中便生了異心。

    且說,楊奉在信都收到王允書信,心中大喜,看來長安城內要風雲變幻了,也是該再次動用他們的時候了。于是,楊奉馬上修書一封,讓人快馬送到漢中,親自交給閻圃,讓他以信中所說行事。

    卻說董卓心中已有除去呂布,納其妻室之心,便與心腹李儒商議,李儒雖然明知董卓這樣做乃是自折臂膀,自毀長城,便出言相勸董卓,並說到呂布的英勇和多次的戰功。另外,關東諸侯之所以不敢來犯長安,也有一方面是因為溫侯呂布的原因,倘若誅殺呂布,恐怕關東諸侯再次反叛之時,將會沒有大將可用了。

    听了李儒的話,董卓也想起了呂布的價值,覺得真的殺了呂布的話確實會讓自己連個可以上戰場拼殺的大將都沒有了,至于呂布以前的功勞,董卓倒是沒有放在心上。正在董卓心懷猶豫的時候,人報司徒王允來訪,董卓笑道︰“肯定是王子師心中不服,前來考我。”

    于是,董卓讓人請他進來。王允進來之後,先向董卓行禮完畢,便落座。董卓故意問道︰“子師此時前來可有要事?”王允故意看看李儒,裝作欲言又止的樣子,董卓明白,令李儒暫且退下。

    待李儒走後,王允忽然“撲通”一聲跪在董卓面前,道︰“王允死罪,請太師發落。”

    這一下把董卓嚇了一跳,更讓董卓頓時如墜迷霧,連忙將王允扶起道︰“子師這時為何,你把本太師弄糊涂了,且坐下慢慢說。”落座之後,王允這才將事先編好的一段話說與董卓听。

    王允嘆道︰“前次,王允建議太師聚眾官及其內室于太師府,本來是一片好意,卻不想百官之中竟然有人生出不利于太師之心,這是允事先萬萬沒有想到的,王允實在是愧對太師,還請太師責罰。”

    董卓一听,心中已是微有怒意,道︰“何人膽敢不利于本太師,此人是誰,子師只要說出其名,本太師定讓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王允心中暗喜,董卓果然中計,但是卻故作遲疑之狀,裝作猶豫道︰“這……”

    董卓見王允竟然遲疑不語,心中更是不快,怒聲道︰“子師為何吞吞吐吐,莫非想要包庇此人不成,還不速速講來。”

    王允這才故意裝作一副十分害怕並且大驚失色的樣子,結巴道︰“王允豈敢……豈敢對太師不敬,只是此人……此人乃是太師的義子呂將軍。”

    董卓聞言大驚,心中卻想,莫非自己的心事被呂布知道,但是自從上次群宴之後我覺得好像一直不曾向任何人提及過此事,只是方才才向李儒說起,呂布如何能知,想到此處,董卓心中不禁安然。

    王允暗中觀察董卓的臉色,已經大概猜想到董卓心中的想法,便更進一步,再言道︰“說起來太師可能不相信,呂布本是太師的義子,如何膽敢生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其實此事緣起于太師夫人。”

    董卓一听,覺得更加奇怪,此事又和夫人鄒氏有何關系,便問道︰“子師莫要再繞圈子,快把事情的緣由經過,從頭講來。”

    于是,王允便將經過自己煞費苦心添油加醋的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了董卓听。

    事情是這樣的,自從上次,董卓在太師府大宴群臣的時候,呂布初次見到太師夫人鄒氏,一見之下,立刻驚為天人,而且酒宴之中,呂布的眼楮就不曾離開鄒氏身上,酒宴之後,呂布更是對鄒氏一直念念不忘。

    後來,此事為呂布手下大將秦宜祿所得知,秦宜祿便為呂布出謀劃策,打算謀圖董卓的性命,然後將鄒氏佔為己有。董卓身死之後,只要呂布能夠好言安撫李郭等人,李郭等人必然能夠率眾投靠呂布,到時候,呂布更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加上呂布的神勇,諸侯之中誰人敢惹?

    董卓听後,心中勃然大怒,心想難怪感覺呂布這段時日有點不對,原來呂布這個逆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敢對其義母心生歹心,孰可忍孰不可忍。但是董卓卻全然忘記了自己方才也是打算殺掉呂布而霸佔呂布的妻子嚴氏,董卓怒道︰“呂布逆子竟敢如此,氣煞老夫了。”

    王允連忙火上澆油,假意勸道︰“太師不可動怒,此事僅是允道听途說而已,並無鐵證,不可全信。倘若沒有此事,一旦冤枉了溫侯,太師將會失去一條臂膀。”

    董卓頓時怒吼道︰“本太師豈能不動怒,那日在宴會之中,卓就覺得呂布逆子的眼神來回在內子身上掃來掃去,初時卓還不以為意,誰料到這個畜牲竟然生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念頭,豈非視我董卓如無物,這樣的逆子,本太師一定要殺了他。”

    盛怒之後,忽然,董卓又想到方才王允所提到的秦宜祿,問道︰“子師方才所提到的為那逆子出如此毒謀的秦宜祿又是何人?”

    王允听了董卓的口氣,頓時感到不妙,好像董卓不願意開罪呂布,只是想將為呂布出謀劃策的人殺掉,敲山震虎即可,忙道︰“這個人乃是溫侯的部將,只因他的妻子杜氏有傾國傾城之貌,並且與溫侯之妻嚴氏更是表姊妹,故而秦宜祿在溫侯手下頗為得寵。”

    董卓听王允說及秦宜祿的妻子有傾國傾城之貌,心中甚癢,不覺開口問道︰“傾國傾城之貌,和嚴氏相比如何?”

    王允心中暗自冷笑,口中道︰“和嚴氏相比更勝一籌,甚至……甚至……”

    董卓見王允說話又是婆婆媽媽,不耐煩道︰“甚至什麼,快說。”

    王允裝作好像很害怕,看著董卓的臉,試探道︰“若是允說錯了,還往太師不要怪罪。”

    董卓見王允又�N 簦 趾悶趾眯Γ 踴郵值潰骸八蕩 嗣還叵擔 耆羰竊僂掏掏巒攏 咎  梢 腫 恕!br />
    王允又裝出好象吃了顆定心丸,並鼓起很大勇氣的樣子,道︰“甚至和太師夫人相比,都要略勝一籌。”

    說起這個秦宜祿的妻子杜氏,史書上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曹操和劉備圍困呂布于下邳城的時候,呂布曾派秦宜祿去呂布的親家袁術那兒搬救兵。結果救兵沒能搬來,秦宜祿卻讓袁術留下了,害得呂布空等了數日。

    原來,袁術見到秦宜祿儀表堂堂,覺得他是個人才,便將秦宜祿留在身邊,並且為了拉攏他,袁術還將漢室宗室之女嫁給秦宜祿做老婆,而秦宜祿的原配夫人杜氏卻被留在了下邳城。

    當時,劉備手下大將關羽曾請求曹操,在城破之日,希望能得到秦宜祿棄在城內的妻子杜氏,曹操因為非常喜歡關羽,便隨口答應了此事。然而,臨到下邳城即將被攻破的時候,關羽再次乞求能夠得到杜氏,致使曹操覺得非常奇怪,這杜氏究竟有何姿色,使得像關羽這樣的人竟能如此念念不忘。

    真正到了城破的時候,曹操便命令手下先將杜氏接到他那里,結果曹操一見之下,立即驚為天人,本來就十分好色的曹操便將杜氏留在自己身邊。後來,關羽知道此事,心中怨恨曹操,才有在郊外涉獵的時候,關羽以曹操欺侮天子為由而想斬殺曹操,卻被劉備勸下。

    其實關羽當時也是妒火中燒,也不想想曹操身邊大將如雲,想要在曹操的地盤殺死曹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若非劉備將他勸下,不但關羽難逃一死,還會連累劉備、張飛被曹操殺掉,更不會出現後來的三國鼎立,也許歷史將會被改變,赤壁之戰中戰敗的肯定就是孫權了,三國的結束會被提前七十多年。

    其實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關羽向曹操乞要杜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戰勝者把被征服者的妻室姐妹女兒掠為己有,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例如,曹操在消滅袁紹之後,便毫不客氣地把袁紹的媳婦甄氏納為自己的兒媳。何進死後,他的兒媳婦賈氏也被曹操納在內室之中,只是在本書中賈氏被楊奉所得,孫權也曾把袁術的女兒佔為己有。

    還有,劉備得了益州之後不也把劉璋的兒媳吳氏,也就是蜀臣吳懿的妹妹拿來給自己做老婆,如此之事在三國時期可謂多之又多,並且在當時的人來看,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戰爭後,勝利的一方必然要接受輸掉的一方的長相漂亮的妻室姐妹女兒。

    所以,關羽的想法在當時社會的人看來是很正常的,雖然在現代人來看,有點不利于關羽聖人的名聲,但楊老三在這里提及此事並非為了評價關羽此人如何如何,而只是說明杜氏的容顏確是動人。

    果然,听了王允的這句話,董卓不但沒有責備王允,反倒是心中已有所動,本來已經被李儒勸下了,但這一刻董卓誅呂殺秦的心意已定,恐怕是任誰也不能再讓董卓改變主意了,有些時候有些歷史上的英雄確實是愛美人更甚于愛江山。

    王允走後,一直藏在屏風後的李儒走出來,滿腹心事,王允的到來使得董卓誅呂之心已定,恐怕長安城再不復是董卓的天下了。董卓打算圖謀呂布,倘若突然發難,尚能成功,然而,只要消息泄漏,董卓必然為呂布所害,而且這個王允也並非什麼善人,只怕此去便是呂布府上。

    既然已經發展到了這種情形之下,自己看來是要做出選擇了,是幫董卓還是助呂布?

    董卓雖然和自己是翁婿關系,並且也相當信任自己,然而在遇事上難分輕重緩急,不是成就大事的人,並且易于滿足現狀,沒有進取之心。而呂布此人雖然胸中無墨,卻是武藝高強,若是有象自己這樣的謀士在身邊為其出謀劃策,恐怕前途不可限量,必會稱霸一方,想到此處,于是李儒心中主意已定。

    果不出李儒所料,王允出門後確信後面無人跟蹤,便直奔呂布府上,將同樣的話重復了一遍,只是內容變成了董卓欲圖謀嚴氏和杜氏。果然,本來就對董卓的少妻鄒氏垂涎三尺的呂布在听到這個消息後,和董卓一樣,勃然大怒,更有除董之心,當然很大原因上也是和董卓一樣,為了女人。

    另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便是呂布對杜氏早就垂涎已久,只是礙于秦宜祿乃是自己手下愛將,並且夫人嚴氏和杜氏更是表姊妹,不便下手。否則的話,呂布早就殺了秦宜祿而將其妻杜氏霸佔了,這就是弱肉強食的封建社會。

    王允更是當著呂布的面大罵董卓進京之後的百般惡行,之後便毛遂自薦,願為呂布探听董卓的消息,呂布大喜,深謝王允。王允走後不久,李儒便來到呂布府中,剛開始的時候,呂布以為李儒前來試探,不想,李儒竟然將董卓的陰謀全部告訴了呂布,使得呂布將信將疑。

    也難怪,董卓手下眾將均知李儒是董卓身邊的頭號謀士,並且兩人還是翁婿關系,可以說董卓最信任的人就是李儒,在很多大事上,董卓都是听取李儒的建議。所以,李儒突如其來的投靠,不由得讓呂布懷疑。

    但是,很快呂布就打消了自己的疑慮,確認李儒是真心來投誠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第一,董卓如果派人來試探呂布的忠誠度,不會傻到派他最親信的李儒來的;第二、既然李儒能將董卓的陰謀和盤托出,證明李儒確實是想投靠呂布的。

    李儒還對呂布分析了董卓手下眾人之中,可以拉作同盟的人物,其中最令呂布感興趣的便是董卓手下四員大將之一的張濟,畢竟張濟是手握重兵的將軍。要說到張濟為何會有背離董卓之心,就要提到董卓的少妻鄒氏,鄒氏原本是張濟強行從雍州一戶人家強搶而來的,結果在回家的路上被董卓發現,一向好色如命的董卓豈能放棄鄒氏如此的絕色佳麗,結果便是張濟眼睜睜的看著鄒氏被董卓帶走。

    張濟雖然不敢吭聲,但是張濟的佷子張繡卻是咽不下這口氣,非要躍馬提槍將鄒氏奪過來不可,嚇得張濟慌忙將張繡攔住。事後,董卓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便將後宮之中的宮女送給了張濟兩人,以示補償,張濟雖然接收了宮女,但是心中卻對董卓產生了反叛之心。

    在三國歷史上,董卓死後,鄒氏便重新成為張濟的女人,直到後來,張濟死在宛城之下,張繡在賈詡的勸說下投降曹操,鄒氏才為曹操所得。當然,本書卻不是這樣的結果,鄒氏最終還是歸了楊奉所有。

    當李儒將張濟介紹給呂布的時候,呂布大喜,張濟手下可是有著四萬兵馬,對手下只有三千飛熊軍的呂布來說,這可是一支強大的力量。董卓一直對呂布都有防備之心,只讓呂布統兵三千,真正的西涼軍分別在董卓的嫡系李榷、郭汜、張濟、樊稠、牛輔、華雄(已歸順楊奉)手中,其中李榷、郭汜各自領兵六萬,張濟、樊稠、牛輔各自領兵四萬。能得到張濟的支持,事情就有了成功的可能,這個消息確實讓呂布感到興奮。

    並且,由于李儒投靠呂布,王允的離間計在呂布跟前已經失效了,在李儒的建議下,呂布開始將計就計,不斷提供一些假的信息給王允,再通過王允傳給董卓,而王允卻絲毫不知情,依然在董卓和呂布之間來回周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霸天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霸天下第123章 紅顏禍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霸天下第123章 紅顏禍水並對三國之霸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