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霸天下

第113章 劉備之敗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楊老三 本章︰第113章 劉備之敗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之霸天下 !

    且說,趙雲一軍救援渤海郡,正遇到公孫瓚強行攻城數日,渤海城雖有大將張、高覽率軍死守,奈何北平軍勢眾,加上連日強攻不停,渤海城中防守設備不足,守兵數字急劇下降,由原來的四萬人銳減到兩萬五千人,而且幾乎人人帶傷,眼看渤海城破就在三五日之間。

    雖然北平軍傷亡數字比渤海城高了近一倍,達到兩萬多人,然而對于公孫瓚的十二萬大軍而言,主力尚存。這日,公孫瓚正在率領劉關張三人指揮大軍攻城,忽有探馬來報,冀州援兵已經到達城外十里處。

    公孫瓚聞言大驚,心下尋思,難道袁本初已經兵敗,可是冀州並無此等能人,于是令探馬再探對方領軍將領何人。

    劉備見公孫瓚低頭沉思,上前道︰“兄長不必憂慮,冀州除了張、高覽和鞠義之外,別無大將,今張高二人被困于此,數日內便可擒獲,鞠義更是早已投靠了袁紹,豈能再幫韓馥。何況,即使冀州援兵來救,又有何懼,備雖不才,願請兵三萬前往拒敵,為兄長分憂。”

    公孫瓚原就有心讓劉備分兵前往拒敵,如今見劉備主動請纓,不由心下大喜道︰“有賢弟親自前去,瓚無憂矣。”于是一面令劉關張帶軍三萬前往迎敵,一面親自督陣命令士兵拼死攻城。

    由于公孫瓚親自在陣前指揮,北平軍更是不畏犧牲,後面的士兵踏著前面士兵的尸體,奮勇上前,可見北平軍平時訓練有素。好幾次都有士兵登上南皮城牆,卻都被張、高覽率軍殺死,形勢堪堪可危。

    張剛殺死一個登上城牆的士兵後,粗粗喘了一口氣,望著城下不斷涌上來的幽州兵,心中憂心重重,若是再沒有援軍,南皮城就難保了,四萬大軍必然全部葬送在此,渤海郡也就會落到公孫瓚手中。

    張又想起自己曾經的雄心壯志,以後的封王拜相,好像覺得這些又是那麼遙遠了,沒想到韓馥此人竟然如此無能,當時自己要是能和子龍一樣認楊奉為主公就好了,可惜什麼都晚了。正在這時,忽然看到遠方有軍馬的移動,好像是援兵,張大喜,在城頭大喊︰“弟兄們,援兵已到,南皮有救了。”張的這一句話一下子就使南皮守軍軍心大振,士兵們紛紛奮起余威,將堪堪登上城頭的又一批北平士兵殺將下去。

    且說,趙雲一軍正在行路間,前方探馬來報,公孫瓚分兵三萬擋住我軍去路,趙雲聞言,不由皺了皺眉,對郭嘉道︰“前方敵軍攔路,不可輕進,不如就地安營,軍師意下如何?”

    郭嘉點了點頭道︰“當需如此。”于是趙雲傳令就地安營扎寨。

    扎營之後,趙雲便召集眾將商議。

    趙雲首先道︰“方才探馬再報,前方領軍大將乃是劉關張三人,主公曾經說過,關羽、張飛二人均有萬夫不當之勇,我等不可輕敵。”

    韓烈點頭道︰“子龍言之有理,來時主公曾有交待,此番我軍兵寡,不可與公孫瓚硬拼,當以妙計取勝,令其退兵即可。”

    龐德也道︰“公孫瓚圍攻渤海已有數日,德只恐張將軍難以支撐,倘若南皮有失,渤海也就到了公孫瓚手中,到時候公孫瓚的大軍便可長驅直入冀州境內,不說冀州難取,我青州軍也會腹背受敵,退兵也難,是以此戰極為關鍵。”

    郭嘉一邊听眾將分析,一邊心有感嘆,主公眼光真是高遠,須知戰場殺敵的勇將容易尋找,但是統兵打仗、隨機應變的智將卻是難求,然而主公手下趙雲、韓烈、龐德、太史慈、臧霸、華雄、黃忠、成廉等人皆可稱為智將,而且听主公說過,遠在漢中、武都郡的徐榮、張任、嚴顏、高順也都是智勇雙全的大將。如此陣容,主公他日必然可以洗掃十三州,所向無敵。

    趙雲見郭嘉沉思不語,以為他已經有了破敵之策,于是向郭嘉請計道︰“軍師是否已經有了破敵的良策?”

    听到趙雲的話,郭嘉猛然驚醒,同時心念飛轉,不一會兒功夫便已有良策在胸,微微一笑,緩緩道︰“嘉並無良策,只是主公在我等臨來之時已經將破敵良策相告,諸位將軍難道已經忘記了?”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如同掉進迷霧之中,摸不著一點頭緒,唯有韓烈略一思索,眉頭盡展,而其他眾人仍在迷茫中,許褚聞言嚷道︰“褚記得來時一直和軍師一起,怎麼沒听到主公說了什麼良策?”

    眾人一听,都覺得對呀,當時大家都在一起,主公何時說了什麼良策之事。郭嘉看到眾將均是一臉迷惑,只有韓烈已經明白,心中暗想,這個黃巾副帥果然名不虛傳,在青州的眾多將軍之中,韓烈絕對可以排在首位。于是郭嘉道︰“子虛已經明白,還是子虛來說吧。”

    韓烈見郭嘉點了自己的名字,也不推辭,輕聲道︰“主公曾經說過,劉備此人雖然頗有野心,然而卻是無勇無謀之輩,手下兩員大將關羽性情孤傲,張飛容易沖動。”說到此處時,趙雲、龐德二人眉頭頓時舒展開來,韓烈看在眼中,知道二人已經明白了,便不再繼續說了。

    唯有許褚听了一半,見沒了下文,急道︰“子虛為何只說一半?”

    韓烈接著說道︰“以烈之意是只要我軍白日叫陣廝殺,夜晚裝作不防,敵軍必然會來劫營,我等應當以逸待勞,將計就計,大破敵軍,這樣不但可以大敗劉備,南皮之圍更是迎刃而解。”

    郭嘉大笑道︰“子虛所言甚是,以劉關張三人之性格,必然會采用劫營的計策,如此一來,我軍三日之內便可大破敵軍。”

    劉備大營之中,劉備高坐案上,兩旁站立關張二人。

    听得斥侯匯報之後,劉備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對方乃是青州牧楊奉手下的頭號大將趙雲和頭號軍師郭嘉領軍。要知道對方是青州兵馬,說什麼劉備也不會向公孫瓚討這個差事,原以為冀州除了張、高覽之外再無可領軍的大將,以自己的謀略加上關張之勇,破敵還不是輕而易舉。

    萬萬沒想到的是,韓馥和楊奉結成了同盟,冀州的援軍竟是青州軍馬,不但人數多出己方一萬,而且領軍的趙雲和郭嘉更是讓劉備備感頭疼的人物,尤其是南面還有一個更加可怕的楊奉。可是此刻說什麼都已經晚了,既然是向公孫瓚主動請的纓,劉備也只能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上了,不求能夠將青州軍打敗,只要能夠擋住個三五日,待公孫瓚攻破渤海城,自己也就可以“凱旋而回”了。

    想到這里,劉備心中稍微舒緩了一些,眉頭也舒展開來。

    此次楊奉之所以讓趙雲領軍也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公孫瓚和趙雲之間畢竟有殺兄之仇,此次趙雲領軍便是和公孫瓚去作戰,俗話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但是,作為領軍大將,趙雲卻不能意氣用事,所以這次趙雲第一次領軍也是對他的一個嚴峻考驗,是楊奉刻意安排的。

    臨行之時,楊奉也已經私下安排了郭嘉,一旦趙雲不顧眾人反對,意氣用事,便立即將自己的親筆書信拿出來,將趙雲撤掉,讓韓烈繼續領軍。但是,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趙雲雖然心中有著殺兄之仇的陰影,卻還是能夠冷靜地听取眾人的意見的,郭嘉也就放下心來。

    其實,趙雲也不是傻人,楊奉的用意豈能看不出來,這次楊奉之所以這樣安排,一是想鍛煉自己的能力,讓自己適應單獨領軍作戰,二是自己若是能夠在這種情況下能夠保持情形的頭腦,日後必得楊奉的重用。

    第二日,趙雲率軍在劉備營前叫陣,不一會,劉備和關張率軍迎戰。

    待劉備列好隊形,趙雲上前抱拳對劉備道︰“劉將軍,公孫賊子伙同袁紹無上詔而私討冀州,實在是未將天子放在眼里,如此叛逆之舉,劉將軍既然是漢室後裔,豈能甘心助惡?而且我家主公得冀州韓大人求救而馳援冀州,決戰公孫、袁紹,此乃義之所在;我家主公千里救援乃是防止冀州落入公孫、袁紹兩賊的手中,保我大漢疆土,此乃忠之在。對于這樣的忠義之師,劉將軍卻要擋住我軍去路,卻是為何原因?”

    趙雲雖然只是寥寥數語,卻是狠狠將了劉備一軍,劉備既然號稱中山靖王之後,必然不願背負幫助叛賊的罪名,但若是就此讓路,劉備日後又如何能在公孫瓚面前抬起頭,畢竟他現在勢單力孤,不得不暫時依附在公孫瓚處,若是和公孫瓚鬧僵,可真是天下之大沒有劉備的容身之處了。劉備心中左右矛盾,拿不定主意,心下甚是著急。

    旁邊張飛見主公良久不語,便按捺不住,縱馬出陣,大聲喝道︰“我家主公乃是中山靖王之後,豈容你等在此誣蔑,看矛。”說罷,張飛便回矛直取趙雲。

    趙雲這邊也惹惱了一人,正是虎痴許褚,只見他縱馬持刀出陣,大喝一聲︰“兀那黑臉賊,休得放肆,看你家譙縣許爺爺前來會你。”話音剛落,兩人的兵器便已經踫在了一起,兩人都是感到手臂微微一麻,心中均是暗驚,此人好大力氣,于是兩人都不敢輕視對方,全力戰在一處。

    兩人武力相當,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關羽見了,把馬一拍,舞動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許褚。其實關羽的本意並非如此,這種兩個打一個的卑鄙手法關羽還是不屑的,他的用意其實就是向對方叫陣,讓對方再派一人出來,只是關羽素來高傲,不願在陣前叫喝,所以才會采取這種辦法,而且這個辦法也是屢試屢靈。

    果然,看到關羽出陣,趙雲轉首對身旁的龐德道︰“令明將此人接下,須要小心,此人武藝不凡,曾戰敗過華俊杰。”

    龐德沉聲道︰“得令。”

    于是龐德手舞大刀,策馬向前,口中大聲喝道︰“兩個打一個,好不要臉,待你家龐爺爺會會你。”

    四將實力相當,分作兩團,捉對廝殺。

    又戰了五十回合,許褚和張飛依然勝負難分,關羽和龐德也是實力相當,短時間內恐怕也不會出結果。劉備在陣前看得真是又嫉妒又害怕,嫉妒的是楊奉本身武藝就已經天下少有敵手,手下卻還有如此多的重量級的大將,害怕的是自己這邊關張二人盡出,也戰不倒對方兩將,再看對方陣容,尚有趙雲、韓烈兩員大將未出,形勢對自己不利。

    于是,劉備“果斷”地命令士兵鳴金,關張二人听到鳴金,皆是虛晃一招,退回本陣。趙雲一見,馬上命令全軍出擊,青州軍本來就彪捍,加上受到己方大將的鼓舞,個個大喊著向前沖鋒,結果劉備軍抵擋不住,向後大敗,足足退了十里方站穩陣腳。

    頭一天就折兵三千,使得劉備惱羞不已,在營中踱來踱去,讓關張二人看得眼花。方才張飛私下對關羽說的話更是讓劉備感到臉紅,張飛是這樣說的︰“雲長,若不是主公鳴金收兵,我軍也不一定會有此敗。”

    沒有一個謀士的痛苦糾纏了劉備多年,如今的情勢也是這樣,身旁雖有兩員勇冠三軍的猛將,但是卻沒有一個能夠給自己出謀劃策的謀臣,這也是劉備至今還必須依靠在公孫瓚的庇護下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劉備不禁長長嘆了一口氣,想起了前一段時間听說的一個名士簡雍,自己派去請他的人已經去了半個月了,說起來也該回來了。

    在一旁站立的關羽忽然心中一動,心生一計,忙對劉備道︰“主公莫要急躁,羽有一計,可使我軍轉敗為勝。”

    劉備知道手下這個大將關羽平時沒事就讀《春秋》,《春秋》早被他讀了十數遍了,也算是頗有謀略,于是劉備大喜,忙道︰“雲長既有妙計,可速速講來。”

    關羽道︰“今日我軍新敗,敵軍以為我軍不堪敵對,晚上必然不會防備,我軍可趁夜偷襲敵營,這樣則可一戰而勝。”

    劫營,劉備心中默念,確是好計,只是不知對方是否有準備。

    此次青州軍的謀士是郭嘉,素聞此人長于謀略,楊奉能夠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輕取青州,可以說全部都是此人的功勞。像這樣的人怎麼會不做任何防備呢,看來這個關羽雖然熟讀《春秋》,大腦還是有點問題。

    關羽說出劫營的計策之後,目光便一直鎖定在劉備的臉上,見劉備開始的時候是臉色一喜,隨後便是雙眉緊縮,到最後的時候整個臉都已經陰沉下來了,關羽的心也是一點一點向下降,看來自己的這個計策主公不會采納了。

    就在關羽已經認定這個計策不會被劉備采納的時候,忽然又見到劉備的雙眉猛一高挑。原來,劉備想著想著,突然靈光一閃,對,可先令雲長率領少量騎兵劫營,自己和翼德率領大軍在營外接應。

    若是對方早有準備,則會全力包圍雲長,自己趁機領軍殺出,內外夾攻,必會大破敵軍;若是對方毫無準備,一旦雲長得手,自己領軍殺出更可大破敵軍。劉備想到此處,頓時得意洋洋,于是將自己“煞費苦心”想到的“毫無瑕疵”的妙計告訴關張二人,張飛乃是一員猛將,于謀略絲毫不懂,只要是能夠上陣殺敵就會十分高興,而關羽听了劉備完善後的劫營之計,頓時拜服,對劉備佩服得五體投地。

    是夜,關羽依照劉備之計,率領五千騎兵徑去劫營,劉備、張飛率大軍兩萬余人在外接應。本來張飛很想率軍前去劫營,並且向劉備請令,但是劉備擔心張飛為人不如關羽心細,導致大軍誤中埋伏,沒有同意張飛的請令。

    關羽率領五千騎兵殺入青州軍營中,命令士兵到處縱火,只見很多青州士兵發現有人劫營,甚是匆忙慌亂,很多士兵幾乎沒有來得及反抗便被就地斬殺。關羽仔細看了一圈,感覺對方並未設有埋伏,于是命令士兵發出暗號,告知劉備。

    得到信號的劉備大喜,率領大軍隨後殺入營中,正在這時,只听一聲炮響,趙雲率軍從東面殺來,許褚從西面殺來,韓烈從南面殺來,龐德從北面殺來,將劉備軍團團圍困。劉備大驚,知道已經中計,連忙命令撤軍,可在四面包圍之中,軍隊士氣全無,要想撤軍談何容易。

    最後,劉備在關張二人拼死保護下,殺出重圍,向公孫瓚大軍處逃去。此次劉備所率的三萬大軍除首戰折兵三千外,此戰又被殺五千,投降兩萬余人,劉關張僅率領三百殘兵敗逃至渤海。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霸天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霸天下第113章 劉備之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霸天下第113章 劉備之敗並對三國之霸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