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第677章 親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錢富貴er 本章︰第677章 親疏

    “宮中尚食局啊,這兩天也準備了粽子,跟以往一樣,中規中矩。”李淵說道“不過,宮中就算是想要弄些什麼新的吃食,也不是那麼容易就端到朕的面前的。

    宮中人做事,講究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些年過去了,宮中貴人們的飲食習慣,他們早就了如指掌了,只要中規中矩的做飯,送到這邊來就足夠了,不會弄什麼新鮮玩意兒,這一個弄不好,就成了過失了。”

    “小佷懂得。”李復笑了笑。

    這不就是活脫脫的體制內嗎?

    大唐宮廷公務員。

    “莊子上有什麼新鮮東西,小佷保證,您這大安宮,永遠是除卻莊子上之外第一個能享受到的。”李復笑道“小佷在莊子上都給您試明白了。”

    “嗯嗯,好好,哈哈哈哈哈。”李淵爽朗地笑著。

    吃完了一個粽子,李淵招呼了宮女過來,拿了干淨的濕帕子擦了擦嘴角,順帶著擦了擦手。

    “前兩天啊。”李淵說道“裴寂把他在涇陽縣的莊子的地契文書給送過來了。”

    “啊?”李復愣了一下。

    “你那邊,不是在蓋什麼書院嗎?承乾給我看過圖紙,繼續往裴家莊子那邊擴建的話,的確是最好的選擇,避開老百姓的耕地,挺好的。”李淵說道“于是我就問裴寂,他那莊子上的那片荒地,朕出錢,能不能給買下來。”

    “這怎麼能讓您出錢呢?”李復笑道“小佷不缺這點。”

    李淵笑著搖了搖頭。

    “這跟錢不錢的沒關系,我跟裴寂,年少的情誼,借著買地的事兒啊,我其實也是想補償他一點,自從我退位之後,他在朝中的日子,可不好過啊,只是說起來,他日子不好過,也是他自找的。”

    李復听到李淵這般說,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裴寂做的那點事兒,看來太上皇是知道了。

    不然也不會是這個態度。

    至于說要補償裴寂,一來是那片地,能讓自己拿得心安理得,太上皇拿到手了,轉贈給自己,無非就是叔叔給佷子點東西,合情合理。

    其次就是,自己在莊子上倒騰這麼大的動靜,太上皇也是表明態度,既然送地,那便是支持。

    武德老臣們不是總喜歡打著太上皇的幌子說點什麼話膈應人嗎?

    那現在太上皇的態度很明顯了,支持他這個涇陽王,那麼,老臣們,該閉嘴的就閉嘴吧。

    “叔,那莊子上的事兒,小佷自己能承擔的了,就算是用地,小佷也能想到辦法”李復情緒有些起伏。

    太上皇在這大安宮中,還這般為自己計謀,為自己著想

    “您也說了,跟裴相少年相識,小佷不想因為自己的事情,讓您跟裴相之間有了嫌隙,說起來,倆人之間,這麼多年的友情,也不容易了。”李復說道。

    他跟裴寂之間有仇,但是李淵對他這麼好,看在李淵的面子上,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跟裴寂之間翻臉,或者是怎麼樣。

    最多是抓著點裴寂的錯誤,讓裴寂日子不好過。

    但是李復從來沒有想過在李淵活著的時候,讓裴寂有什麼性命之憂,甭管是裴寂最後的結局是發配到偏遠的地方做官也好,又或者是擼了他一切的官職爵位也好,只要活著,李淵就不會太過于傷心。

    人到了老了,有個作伴的親密的朋友,也著實是不容易了。

    裴寂這一大家子,就這麼一個位高權重的,剩下的能夠令人在意一點的,就是臨安公主了。

    往後,裴律師即便是子承父業,在朝堂上也不會有像裴寂今日這般位置了。

    長安城的能人輩出,要麼是散官,要麼是小官。

    想要往上走,那就只能外放。

    李淵擺了擺手。

    “有個知心的朋友的確是不容易,可是如今與以往不同,而且,朋友與自家人,也是不一樣的。”李淵笑道“ 你是皇室中人,是朕最親近的宗室之人,那必然是比外人要重要的。”

    “不僅僅是朕這般想,當初跟二郎他們,也是這般說的,後來,承乾經常來這邊,我教導承乾,也是如此,自家人,除卻那些品性實在是不怎麼樣的,總是比外人要靠得住的。”

    “自家人要考慮自家人能得的好處,外人呢?是想著怎麼從你手里拿到好處。”

    “此番裴寂便是個例子啊。”李淵笑道“若非為了他那兒子,他也未必會這般大方。”

    “裴律師的事情,一拖,就拖到了端陽節之後,說是想要兒子兒媳,在長安車里過了端陽節,一家人也好團聚著過個節,于情于理,朝廷都不會駁回他的請求。”李淵說道“他送來了這地契文書之後,朕也猶豫著,要不要收,收下了,朕還擔心,欠他這樣一個人情,他在裴律師的事情上開口。

    而朕,不會駁了二郎的意思,畢竟,此番是他們裴家理虧在前,二郎要懲治裴家,那是理所應當。”

    “所以朕才說,裴家有今日,完全是他們自己的原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時至今日,李淵也不會對裴家心慈手軟了。

    就算是念舊情,也要看時候啊。

    裴家趁著蝗災做的那些事,李淵也生氣。

    但是不能明說。

    裴寂都不好意思再他面前說裴律師為什麼被發配到靜州去了。

    宮中連臨安公主的面子都不看了,想想就知道,裴家這回是必定要承受二郎的怒火了。

    做錯了事,就要付出代價,承受後果,理所應當。

    “裴寂的話說的好听啊,就算是念著兩人之間的感情,只要朕開口,他無有不從的,提起了年少時候的感情,那時候朕與裴寂之間,不管是誰有什麼好東西,只要對方開口,就一定慷慨相送,到現在,也是一樣的。”

    “當場拒絕了他一次之後,第二次,直接派人將文書送過來了。”李淵笑道“既然他送,朕就先留下了。”

    “他不說別的話,朕也就當做什麼都沒發生過,算是給他一個機會。”

    李復恍然大悟。

    此番,也是太上皇對裴寂最後的試探了,也是裴寂最後的機會。

    若是他借著這件事再次開口,哪怕不明說,只要有個苗頭,那麼,太上皇對裴家的情誼,也就完全消散了。

    “端陽節之後,裴律師就要去靜州,不過听說最近朝堂上有不少人替裴律師說話的。”李淵笑了笑“朕這邊這條路走不通,他裴寂,還有別的路可以走。”

    “裴相在朝堂上經營多年,總歸還是有些好友的。”李復說道。

    “好友?”李淵哈哈一笑“朝堂上哪兒會有什麼好友,你啊,太單純。”

    李淵臉上帶著笑意。

    隨後吩咐人去將涇陽縣的那莊子的文書拿來。

    交給了李復。

    “有這地契文書在,到時候你就拿著這個,到隔壁莊子上接手他那莊子就是了,至于莊子上的人,朕會提前派人把他們都安置好,讓他們離開莊子,不過,在此之前,朕也會在那莊子上查清楚,當年是誰打的你。”

    查到人之後,直接杖斃。

    之所以拖到現在才做,李淵也是在著人暗中查前幾年的事情,自從在茶樓里听過李復說的那些事情之後,李淵的心里就有這麼個疙瘩。

    把凶手找出來弄死,這個疙瘩才能消。

    那莊子上有不少人,要查也是需要一些時間。

    加上畢竟之前那莊子是裴家的,自己的女兒還是裴家的兒媳

    莊子實際上是臨海公主在管著的,李淵有心想要做點什麼,但是顧忌的事情也不少。

    現在地契文書到了大安宮,那就能放手去做了,直接讓人到莊子上問詢就是了。

    李淵不做皇帝之後,再看朝堂事,感覺腦子比做皇帝的時候都清醒。

    回想武德年間的事情,朝政方面,的確是錯漏百出。

    貞觀年間,朝廷不斷的修補完善朝政,也做的很好。

    的確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朝堂也該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只是,誰會願意那般輕易的放棄到手的權勢呢?

    那倆造反的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叔,這”李復有些扭捏。

    著實是,不太好意思啊。

    “讓你收著你就收著,朕知道你在莊子上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大唐的,你盡管放開手腳去施為,我和二郎還有承乾,都站在你身後。”李淵豪邁的說道。

    “那如此,小佷就收下了,叔,等書院蓋好了,小佷給您一個驚喜。”李復笑道。

    “驚喜?你又開始給朕畫餅了。”李淵調笑著。

    “小佷哪次畫的餅沒給您烙出來?”李復也跟著笑。

    “哈哈哈哈,好好好,那朕就等著看了,不過,莫要將驚喜變成驚嚇才好。”

    “那不能,小佷是那樣的人嗎?”

    “哦?不是嗎?”李淵笑著反問。

    “這嗑嘮不下去了嗷。”

    殿中回蕩著叔佷兩人的笑聲,好不快活。

    原先李復只想著,能夠暫且先拿下裴家莊子上的荒地已經算是不錯了,沒想到,太上皇給了他這樣大的一個驚喜,整個莊子都給他弄過來了。

    而且,太上皇還沒打算管裴律師的事情。

    甚至,都這樣了,還是太上皇在給裴家機會。

    當皇帝的人,真是有不止兩把刷子啊。

    手上心里,全是刷子。

    收了你的東西,你還要感恩戴德。

    就這一手,夠李復學好久了。

    自己這點腦子,對付個裴寂,都有點不夠看的,不然也不會等到貞觀二年,才等到裴寂自己露出破綻,裴家被搞這麼一下子。

    離開大安宮往太極殿去的路上,李復嘆息一聲。

    設身處地的跟朝堂上的這些人打交道,才知道有多難。

    並非是有了超乎時代的知識就足夠了,遠遠不夠。

    腦子是個好東西,各人跟各人的不一樣。

    從開始到現在,選擇什麼都不管,苟在莊子上,真是無比正確的。

    沒有這層身份,十個李復都玩不過一個朝堂官員。

    李復在大安宮陪著李淵吃了個粽子,到了太極殿落了座之後,也不怎麼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他旁邊坐的是李孝恭李道宗等人。

    都是宗室中人。

    現在太極殿舉行宮宴,身為太子的李承乾也要來參加了,而且在台階之下就是他的位置,離著皇帝最近。

    宮宴開始之後,李世民最先落座,目光看向了李復這邊。

    宴會期間,氣氛也是熱鬧。

    程咬金也看了一眼李復。

    主要是,饞酒了。

    可惜的是,宮宴上的酒水,就是普通的酒水,並非是武德酒。

    酒過三巡之後,眾人之間也熱絡的聊起天來。

    老程便問起了酒水的事。

    “如今糧食寶貴,便是宮中,也是節儉,哪兒有那麼些武德酒。”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

    老程自討了個沒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也沒提莊子上的事。

    現在涇陽縣莊子上這麼大的動靜,至少稍微讓人一打听,就知道那邊是個什麼情況。

    李復給人家發工錢,一部分是發的糧食,目的就是要補貼遭災的百姓。

    這能說什麼?

    連御史台的人都說不出二話來,涇陽王這事兒辦的漂亮,涇陽王仁義,為朝廷也減輕了一小部分負擔。

    連魏征都來與李復攀談。

    “殿下在莊子上雖然是大興土木,但是給工匠發放糧食,發放工錢,當真是仁義之舉啊。”魏征贊嘆說道。

    “畢竟是我生長的地方,後來成了我的封地範圍,窮日子的時候沒那個條件善待他們,現在日子過的好了,就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吧,為了自己,為了莊戶們,往大了說,也是為了大唐。”

    “殿下此言,當引一白。”魏征舉起手中酒杯,敬李復。

    “不敢,魏大夫請。”李復應下。

    兩人喝了一杯酒。

    此時,李世民也笑言道“魏大夫,當初涇陽王還在朕面前舉薦你呢,對你多有贊揚。”

    “哦?”魏征笑道“這還是臣頭回听說,不過臣記得,那時候臣好像未曾認識涇陽王殿下。”

    “我卻是久聞魏先生大名啊。”李復笑道“听說過,也感慨魏先生未逢明主。”

    最後一句話,李復卻是小聲附在魏征身前說的。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第677章 親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第677章 親疏並對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