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第574章 艱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錢富貴er 本章︰第574章 艱難

    知道了這個結果之後,孩子們的情緒都有些低落,一整個下午,他們安安靜靜的跟在李復身邊,將莊子上各樣地形都走遍。

    “承乾,恪兒,青雀。”李復看向三個男孩子“今天回去之後,你們就將下午所見所想,都歸納整理出來,還有之前王叔給你們提的問題,經過這一下午的走動探查,你們心里應該也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寫下來。”

    “是,王叔。”三個孩子連忙拱手應聲。

    “好了,天色不早了,咱們要趕緊回去了,回去收拾收拾換過衣裳後,先休息一會兒,再去書房。”李復對四個孩子說道“走吧,上馬車。”

    馬車晃晃悠悠朝朝著宅子往回走。

    回到宅子里,孩子們被帶去換衣裳洗漱,李復自己拾掇干淨之後,也來到了書房,坐在椅子上,靜靜思考。

    現在石頭應該已經將消息送到李世民那里了吧。

    石頭進宮,是直接面見李世民的。

    李復抬眼瞥見了自己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寫出來的“關于涇陽縣學堂課程改革試行規劃”。

    如今寫出來成型的,也只是規劃,等到讓陸德明和蕭看過之後沒問題,就是正式下發通知了。

    李復身為莊子上的主家,好處就是,他說了算。

    不管是掏不掏錢,他都說了算。

    學堂的課程制度,他說想要改,那就能改。

    且不說主家的身份,他可是掏了錢的。

    誰掏錢,誰也說了算。

    等明天讓人給送過去,讓陸德明和蕭倆人先商量著琢磨琢磨去吧。

    反正寫了這麼多,不管是計劃也好,原因也罷,都白紙黑字的寫著呢。

    長安城皇宮里,兩儀殿偏殿。

    石頭和長孫無忌他們跪坐在一塊,圍成了一個圈,李世民也坐在他們當中。

    在他們的面前,是內侍擺著的木制托盤,托盤里放著的,正是石頭從涇陽縣帶過來的土壤。

    李復親手挖的。

    坐在這里的人,都在看著托盤里的土壤,他們也自然看到了里面的蝗蟲卵。

    幾人都是愁眉不展。

    石頭將莊子上那邊的情況一說,再加上擺在面前的現實,讓人無法反駁,也無法心存僥幸。

    李世民眉頭緊皺。

    長孫無忌默不作聲。

    房玄齡唉聲嘆氣。

    杜如晦一言不發。

    石頭低著頭,偶爾偷偷抬起頭來看看他們。

    沉默,還是沉默。

    良久,李世民這才開口說話。

    “按照欽天監的測算,今年春天,雨水的確是不足。”

    “唉,真要是這樣下去,干旱,是必然的,眼見著春耕了,最是用水多的時候,長安周圍的河流,水量減少,怕是連春耕都難以支撐。”長孫無忌說道“當下,需要先多派人手,看一看關中各大河流的情況,包括,地里的這些蝗蟲卵,情況如何,現在咱們看到的,畢竟也只是從涇陽縣莊子上取回來的土壤,萬一其他地方,情況沒有那麼糟糕”

    如今,即便是長孫無忌,也得有幾分將希望寄托于僥幸上面。

    因為“蝗災”這兩個字,太嚴重了。

    尤其是陛下登基才第二年

    貞觀元年秋季關中發大水,貞觀二年,關中再來一場干旱蝗災,想想都是很可怕的事。

    李世民微微點頭。

    “是要派人出去,多走動幾個地方,然後去地里看看,是否跟涇陽縣莊子上這般,如果沒有,皆大歡喜,可是如果有”李世民的話說到這里。

    如果有的話,那李復讓石頭傳達的,成了真的,就是災難了。

    “另外,還需要讓欽天監重新仔細測算。”房玄齡說道“這等大事,需慎之又慎。”

    “是啊,如果能下雨,情況將會好很多。”杜如晦也附和著。

    李世民的心中惴惴不安,但是他卻不能表現出來。

    干旱影響百姓種莊稼,若是不嚴重,地里多少還能有點產出,可若是起了蝗災,蝗蟲所過之處,顆粒無收。

    而且,伴隨著蝗災而來的,肯定還有很多不好的言論,這些都需要他去應對。

    李世民面無表情,垂眸思索。

    即便是心有些許不安,但是他依舊穩如泰山的坐在那里,認真的與眾人談論這件事。

    現在比較好一點的是,不管是不下雨導致的干旱,又或者是可能發生蝗災,消息他們提前知道了,這就意味著,還有時間讓他們去做些什麼。

    但是幾人坐在這里,思來想去,針對蝗災,不知道提前做什麼,才能讓蝗災不再到來。

    畢竟,以往並沒有官員這般提前知道消息,去想出什麼相應的應對之法來。

    蕭說的官府治理蝗災也都是真的,那就是不管,等著蝗蟲自己消退了。

    正是因為以前沒人管,現在有心要管了,連個可以借鑒的都沒有。

    如果要做,只能是他們來開這個先河,給以後留下治理經驗。

    目前幾人能夠想到的就是假如蝗災真的來了,田間莊稼顆粒無收,朝廷要提前準備糧食,以供百姓安然度過,不會出現糧食絕收而餓死的事。

    至于滅蝗?這個想法暫且是不能提的。

    石頭環視他們,雖說坐在這里的,都是朝廷的智囊,都是國之棟梁,但是就像是郎君說的那樣,根本上,他們也是讀聖賢書長大的,一時半會兒之間讓他們推翻以往的想法,不太可能。

    讀書人,將天和看的還是比較重要的。

    殺生太多,有傷天和,便是這八個字,就能約束住他們的一部分想法。

    剩下的還有來自于朝堂其他人的看法和壓力。

    所以,朝堂上的這些相公們,想要跳出以往的圈子去做事,也是挺難的,得頂得住各方的壓力才行。

    莫要說朝堂上的相公們了,便是老百姓,想法也是同樣的,他們也不敢捕殺蝗蟲。

    早前,石頭跟周圍的人一樣,也是有這種想法,但是後來跟在李復身邊時間長了,耳濡目染之下,膽子也大了,明白的也多了。

    他成了莊子上的明白人了,所以說,對于滅蝗蟲這樣的行為,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第574章 艱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第574章 艱難並對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