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第225章 大朝會(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錢富貴er 本章︰第225章 大朝會(下)

    “魏大夫說的是啊,往事不可追,重要的是以後,時候不早了,咱們還是趕緊入宮吧,魏大夫,請。”

    “郡王殿下請。”魏征微微躬身。

    他曾听聞過,李復向陛下推薦他的事,所以,魏征對李復,心中還是有幾分好感的。

    兩人走進宮中,一路到了太極宮,遠遠的,李復就看到尉遲恭和秦瓊兩人站在一塊。

    走近了之後,隱隱約約听到兩人在說什麼“門神”的事情。

    民間拿著他倆當門神的事情,也傳開了,正主本人也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看著兩人的表現,應該還是挺開心的。

    旁邊還站著李孝恭,程咬金等人。

    殿外的人,分成了兩撥,文臣聚在一塊,武將聚在一塊。

    等到一會兒進殿的時候,列隊也方便。

    而且,自古文臣武將,尿不到一個壺里去。

    如今這朝堂,除卻原先秦王府的那一批人之外,其他的,也是如此。

    “涇陽郡王。”

    見到李復到場,率先跟李復打招呼的便是尉遲恭。

    “尉遲將軍,您來的也夠早的。”

    “自然,大朝會,馬虎不得。”

    其余人也陸陸續續過來與李復打招呼,都是以前天策府的舊部。

    “方才見幾位將軍聊的熱鬧,不知道在聊什麼呢?”李復問道。

    “在聊突厥,去年跟突厥之間鬧成那個樣子,雖然打是打了,但是整體看來,也是小打小鬧,不過,這鳥氣咱們受了不少,自陛下登基以來,天下收骸骨,休生養息。

    但是咱們這邊沒動靜,不代表突厥那邊沒動靜,眼前的安穩,也不過是表象而已。”尉遲恭說道“早晚是要真正的,全面的打起來的,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我倒是覺得,最好就今年了,直接打回去!”程咬金豪爽的說道“不過,朝中的那些酸儒,肯定會出ど蛾子,這也不讓打,那也不讓打的。”

    “打仗不怕,怕的是連累百姓,連累國家,仗要打,但是在開戰之前,總要計劃周全,增加勝率才是。”李復說道“程將軍,大唐不怕打仗,也不是沒有仗要打,往後,要打的,還多著呢。”

    可不光是一個突厥啊。

    大唐周圍,東邊高句麗,倭國,西邊昭武九姓,還有窩在高原上的吐蕃,大唐周圍還蟄伏著這麼多猛獸呢。

    這些都是不會叫的狗,咬人可厲害著呢。

    尤其是高句麗,在楊廣這個“大聰明”的指揮下,硬生生的將一個富庶的大隋朝,拖入了泥潭。

    曾經楊廣沒當皇帝的時候,平定南陳,打仗還挺厲害的,當了皇帝之後,腦殼都瓦特掉了。

    “是啊,打仗的事情,並非說咱們想打了,就要打,重要的是,要師出有名,大唐與突厥,簽訂了盟約,以後,即便是大唐強盛了,在突厥沒有找麻煩的時候,咱們也沒有理由隨便出兵。”房玄齡走過來,參與進了這個話題“咱們跟突厥人是不一樣的,突厥人,言而無信,反復無常,若是大唐師出無名,揮師北上,撕毀盟約,納悶咱們與反復無常的突厥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師出有名,是非常重要的。

    不多時,太極殿內走出一名內侍,站在大殿門口,朗聲喊道“大朝會開始,各臣工覲見~~~”

    等候在殿外的朝臣,列好隊伍,朝著殿內走去。

    進了太極殿,文武分列,跪坐于殿中,大朝會五品以下的官員是沒有資格入殿的,即使這樣,太極殿中也有一絲人滿為患的既視感,因為長安城大多勛貴頭上總掛著那麼幾個散職,而這些散職勛貴雖說平日里不用上朝奏事,可是到了大朝會這種重要場合,是必須要出席的,整個太極殿。

    李復有官又有爵,散官是文官之列,因此,他是站在文臣當中的,且因為爵位,他站的位置,還是比較靠前的。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年。”

    一眾臣工叩首行禮。

    大唐不興跪拜,不會動不動就給皇帝下跪,但是在重大的節日之中,是會禮節性的朝賀皇帝,向皇帝跪拜行禮。

    而平日里見到皇帝,或者是上朝,臣子拜皇帝,只需躬身作揖。

    大朝會並非是要商議重要的事情,因為過年了,糟心的事情不能提,所以說,上奏的,全都是一片歌功頌德的奏章。

    去年收成好,哪里豐收了。

    哪里的河堤鞏固了。

    哪里出現了祥瑞。

    諸如此類。

    最後再拔高一下高度。

    這一切都是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大唐蒸蒸日上

    說白了,元日大朝會,就是大唐朝堂的慶功會。

    歌功頌德,而後就是皇帝請客吃飯,拉近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關系。

    這就跟公司搞團建一樣。

    非要在節假日搞,還不算加班,沒有加班費。

    但是有一點,宮中宴飲,皇帝舍得花錢。

    畢竟,這可是場面活動。

    而團建,領導是舍不得花錢搞場面的所以說,還不如大朝會呢。

    至少宴席上听說能看美女跳舞。

    不得不說,去年一整年,大唐不容易,權利更迭,多少人心中惶惶不安。

    李世民更不容易,年前戰戰兢兢,年中殺親兄弟,年尾跟武德老臣斗智斗勇。

    這一年發生的諸多事來看,太過充實了。

    從大清早一直到現在,從殿中燈火通明,到如今陽光照進大殿,外面太陽越升越高。

    朝臣們發表講話,講了一上午。

    此時已經接近正午時分了。

    開大會發表講話,長篇大論,拿腔拿調,這傳統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啊。

    一點都沒傳歪。

    百分之八十的內容,都是歌功頌德的廢話,不過讓李復感慨的是,這幫人,當真是文采斐然啊,歌功頌德拍馬屁,那言辭都不帶重樣的。

    也難怪乎李世民坐在上首,能听一上午呢。

    偷摸抬起頭來去看李世民,便見他一臉的老神在在。

    大半張臉都被流冕垂下來的珠簾給遮住了。

    “諸位愛卿,自大唐定鼎以來,一路風風雨雨,歷經坎坷,路走的不容易啊。”李世民感慨說道。

    不知是否也是在感慨自己的路走的也不容易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第225章 大朝會(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第225章 大朝會(下)並對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