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古代當軍閥

第1278章 吃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白色孤島 本章︰第1278章 吃驚!

    寧陽府,三河縣。

    一艘大船正在河面上緩緩行駛,兩岸是一片片長勢正好的莊稼地。

    東南節度府特使江永才雙手扶著船舷,打量著沿岸的景色。

    他們這一脈先前主動地交出了手里的大權,他也沒有步入官場,而是棄官從商。

    這一條路他走了無數回,可是這一次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他放眼望去,只見沿岸的莊稼地里,百姓們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除草施肥澆水。

    與以往那些三三兩兩百姓在自家田地里忙碌不同。

    自從進入寧陽府地界後,他看到的大多數都是幾十上百人在一起勞作。

    這些人勞作時候的歡聲笑語時不時地傳入耳畔,這讓他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百姓承受著沉重的稅賦,他們每年的收成,大部分都要上繳。

    對于他們而言,種植莊稼僅僅是維持溫飽的一個生計而已。

    他們為了生活勞碌奔波苦不堪言。

    哪里還笑得出來呢?

    可自己所見到的這些寧陽府境內的百姓與自己先前所見,簡直是天壤之別。

    他們在繁重的勞作之余,竟然還能互相的談笑。

    這著實是讓人奇怪。

    “停船靠岸。”

    “我們上岸趕路。”

    江永才決定上岸去查探一番,搞清楚此番緣由。

    隨從面露憂色地說“公子,這上岸走官道的話,沿途說不定有盜匪,為了穩妥起見,我看還是在三河縣的時候再靠岸吧。”

    相對于走岸上的官道而言,走水路更快更安全一些。

    一旦遇到了山賊流寇,他們想要登船的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但是一旦上了岸,要是遇到盜匪流寇,那就不容易脫身了。

    “不用擔心。”

    江永才對隨從道“我們這一路過來,一個盜匪都沒見到,反倒是見到了不少左騎軍的哨卡和巡邏隊。”

    “那些盜匪又不是傻子,他們沒有必要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在這里攔路打劫。”

    江永才他們雖然一路乘船,可是自從進入寧陽府地界後,就見到了沿岸不少左騎軍的兵馬在巡邏站崗。

    看到那些披堅執銳的左騎軍軍士,這給了他很大的安全感。

    在江永才的堅持下,船只緩緩地靠岸。

    江永才這位去寧陽城參加婚禮的特使,也帶著隨從護衛登上了岸。

    “你們攜帶著禮物去三河縣等我,我們在三河縣匯合。”

    “是!”

    江永才將滿載著禮物的船只打發走了後,這才邁步踏上了官道。

    他們先前走了不到一里地,就看到了莊稼地里,有數十名百姓在忙碌著。

    有一名百姓甚至在勞作的時候,大聲地唱起了民謠。

    听到那歡快的語調,江永才也大受感染,心情也好了不少。

    他在江州的時候要處理繁雜的公務,面對千頭萬緒的事兒,忙得焦頭爛額。

    特別是這一次被迫地交卸了巡察使和江州知州的差事,更是讓他的心里郁悶不已。

    此番面對風光秀麗的田園風光,面對樸實勤勞的百姓,他的心情也逐漸地轉好。

    “你們在此處候著,我去與他們攀談一番。”

    江永才撇下了眾人,僅僅帶著幾名護衛,離開了官道,走向了勞作的百姓。

    “這位公子,你有什麼事兒嗎?”

    見到江永才後,百姓並沒有露怯,一名中年主動地停下手里的活兒,向江永才打招呼。

    “這位大哥,我只是路過的。”

    江永才指著數十人一起勞作的百姓,好奇地問“我只是好奇,你們怎麼這麼多人一起在勞作?”

    中年打量了幾眼江永才,又看了看停在不遠處官道上的一眾人,心里保持著幾分警惕。

    中年人解釋說“公子有所不知,我們的村里的青壯因為這一兩年的戰事,死傷了不少。”

    “現在村里的勞力不足,耕牛和農具也不足。”

    “倘若是每一戶自己耕種的話,累死累活也干不完自家地里的活兒。”

    “但是現在村子里的人都一起干活兒,今天幫這家耕種,明天幫另外一家。”

    “大家伙互相幫忙耕種,這活兒干起來又快又輕松。”

    江永才听到這個模式後,微微點頭。

    他覺得這個法子不錯。

    大家伙集中起來干活兒,人多力量大,一塊地很快就能耕種完。

    這對于那些家里缺少耕牛、缺少人手的家庭而言,的確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那有耕牛的人願意將自家的牛天天拉出來犁地嗎?”

    “那有的家里人多,勞力多,有的家里勞力少,那這麼干,豈不是有的人家里干得多,有的干得少?”

    “長此以往,怕是有人不願意吧?”

    面對江永才的詢問,中年也放下了鋤頭,在田埂旁坐了下來。

    “公子有所不知。”

    “我就是村里的甲長!”

    “這一切自有我來分配。”

    “每一次每一家出了多少人頭,我都記著呢。”

    中年解釋道“到時候出力少的,會給出力多的一些補償,比如以後人家家里有事兒的時候,多去一次就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江永才思索了一番,覺得這麼做雖然不能確保絕對的公平公正。

    但是至少相對的較為公平。

    況且大家伙都是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也不會太過于斤斤計較。

    誰家還沒一個有事兒的時候?

    只要形成了一個互幫互助的風氣,互相扶持著,那麼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大哥,你這甲長是做什麼的?”

    “是官兒嗎?”

    “我以前怎麼沒有听說過?”

    中年人打量了江永才幾眼道“公子是從外鄉來的吧?”

    “正是。”

    中年人笑著說“那公子不知道很正常。”

    “現在啊,我們各個村鎮都按照衙門的吩咐,編了保甲。”

    “每一家設立一名戶長,三十戶設立一名甲長,三甲編為一保,設保長。”

    “我是甲長,手底下就管著三十戶人。”

    “這三十戶有什麼事兒都可以告訴我,我負責協調解決。”

    “比如缺少種子、誰家生病,誰家又吵架了,誰家沒糧食吃了等等,這都是我管。”

    “我要是處理不了的,則是上報給保長,由保長出面解決。”

    “以此類推,可以層層上報,最終解決百姓遇到的一些難處”

    相對于東南節度府松散的地方組織,江永才听到這個保甲制度後,眼前一亮。

    他們東南節度府只能將權力延伸到縣一級。

    再往下,就是地方上的宗族力量把持了。

    征稅征糧,他們都得依靠地方的大家族。

    這也是為何,這一次許多官員要辭官,節度使大人忌憚的原因。

    一旦這些人回到家鄉,讓他們的家族不配合衙門,那足以架官府的。

    官府征不上糧,征不到稅,後果很嚴重。

    說到底,還是官府在最基層沒有屬于自己的力量,他們無法直接和百姓接觸。

    可有了這個保甲制度則是大大不同。

    相當于官府將百姓組織了起來,直接繞過了地方的宗族。

    “那你們這種保甲長都是官府任命的嗎?”

    “可有俸祿?”

    “我們是百姓選出來的。”

    中年笑吟吟地說“但是必須由官府發給正式的文書,才算數。”

    “我們現在是俸祿的,每月額外給我們二十斤糧食。”

    “因為我家就在村里,所以管一些事兒,得到二十斤糧食,還是很劃算的。”

    “而且要是干得好了,以後就能選為保長,一個月就能額外得到五十斤糧食。”

    “要是再干得好,那就能去衙門擔任干事、參事或者書吏了,那除了糧食外,每月還有至少一兩銀子可拿”

    “我家大將軍說了,以後所有的官吏,都得從甲長、保長干起。”

    “你別看我現在帶著百姓在地里忙活,說不定過個十年後,我就能當縣令了呢。”

    中年人說得眉飛色舞,江永才卻是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張大郎搞的這一套,不僅僅將權力延伸到了村鎮,更是打通了這些人的上升渠道。

    意味著,以後當官兒不僅僅是讀書人的特權。

    只要在地方上做出一定成績,得到百姓認可的,也可以扶搖直上。

    他現在終于明白,為何一個管著三十戶百姓的甲長,為何還要親自下地干活兒了。

    因為他要贏得百姓的尊重和支持,要想往上爬,必須要和百姓打成一片,真正的融入百姓。

    可以說,張雲川的這個重視基層,重視實干的制度,打破了江永才的認知。

    這讓他意識到,他們東南節度府現在的官吏層都是大小家族讀書人出身。

    他們沒有深入地接觸百姓,不了解百姓的疾苦。

    所以他們做的很多決定,都是拍拍腦袋做出來的。

    非但不會對百姓有好處,還有可能加重百姓的負擔。

    要是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那他們東南節度府想贏得百姓的支持,贏得民心,是不容易的。

    喜歡混在古代當軍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混在古代當軍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混在古代當軍閥》,方便以後閱讀混在古代當軍閥第1278章 吃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混在古代當軍閥第1278章 吃驚!並對混在古代當軍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