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古代當軍閥

第1213章 暢所欲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白色孤島 本章︰第1213章 暢所欲言!

    張雲川這一次在聯席會議上關于稅務的改革,可以說是打破了舊的壇壇罐罐,完全是另起爐灶。

    鎮南大將軍府管轄區內,改變以人頭納稅的規定,實行按田畝多寡納稅的制度。

    取消苛捐雜稅、合並應征各類稅賦到田稅中,每年統一征收一次。

    允許田稅折合成銀兩交付,大將軍府所屬各處兵站、糧倉、糧鋪按時收購百姓的糧食。

    大力地鼓勵商貿,保護商賈,優化進一步增加商稅的征稅。

    現在生產力較為落後,他沒有辦法直接取消田稅。

    畢竟田稅是他們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這要是取消了,那他們就沒辦法養活軍隊,養活那麼多官員,無法保護百姓。

    可是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張雲川還是有計劃地準備增加商稅,以維持衙門的各項開支。

    面對這麼巨大的改變,實際上對于大熊、梁大虎等軍中將領而言,感受不深。

    他們對這一方面接觸的很少,覺得無所謂。

    可是對于黎子君、楊青這等文官而言,他們能夠敏銳地感受到,他們的稅務改革,影響不可估量。

    可以說是顛覆性的!

    “黎長史,這以後征稅的事兒,需要專人去辦理。”

    張雲川對長史黎子君說“要在你們政事閣下邊,成立一個單獨的稅務衙門。”

    “這以後田稅、商稅都將由這個單獨的稅務衙門征收!”

    “除此之外,任何衙門、任何軍隊、任何個人都沒有權力去百姓的手里征收錢糧。”

    以往百姓的負擔重,除了不同的衙門在征收不同名目的稅款外,很多官員一拍腦袋,也搞攤派。

    張雲川現在讓政事閣成立單獨的稅務衙門,專門負責此事。

    他就是為了杜絕其他人去給百姓增加負擔,避免苛捐雜稅變得法子攤派到百姓的頭上。

    “除了成立稅務衙門負責征稅外,你們政事閣還得成立一個錢糧收支的錢糧支度司。”

    “稅務衙門征收的錢糧,一律交給錢糧支度司,由錢糧支度司負責統一的保管和支出。”

    張雲川看了一眼眾人後說“以後不管是軍隊還是各衙門的所有錢糧支出,必須要寫正式的文書,向政事閣申請。”

    “政事閣則是給予核準,報內閣商討,內閣準允後,錢糧支度使依據準允的命令,就近調撥錢糧。”

    “下官遵命!”

    面對張雲川的這又一個創新,黎子君已經麻木了,只能苦笑著點頭答應。

    當初他以為自己這個長史和別處的長史一樣,是很輕松的活兒。

    可現在他才發現,這一攤子事兒太多了。

    不說別的,這僅僅管征稅和錢糧的支度,看似權重,可實際上那就是很麻煩的事兒。

    這要是出了岔子,他吃不了兜著走。

    東南節度府雖然設有支度使,執掌東南節度府的錢糧。

    可是東南節度府的錢糧並不是統收統支的,支度使僅僅只是名義上管著錢糧而已。

    很多地方衙門征收的錢糧多少,用度多少,實際上並不經過支度使的手。

    與此同時,很多地方還新加派一些名目繁多的稅務,支度使也不知情。

    因為征收混亂,支用的時候又沒有任何的規矩可言。

    所以整個東南節度府的財政是相當的混亂的。

    支度使甚至不清楚東南節度府到底有多少錢財,反正沒有了就想辦法攤派。

    財政的混亂也是導致東南節度府內部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張雲川現在則是要理清楚財政的問題。

    不僅僅要明確征收的名目和數額,而且要派遣專門的稅務衙門負責征收,不再經過其他衙門的手,以避免有的人陽奉陰違,多征的問題。

    與此同時,錢糧支度司專人負責保管錢糧,任何人要用銀子,要調撥糧食,必須得內閣和政事閣聯合行文才準允調撥錢糧。

    張雲川正是希望建立這樣的機構,以確保錢糧的收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專門的人干專業的事兒,這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他們內部機構的運轉效率。

    “錢糧征收以及保管的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黎長史回去後,盡快的落實此事。”

    張雲川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後,這才慢條斯理地環顧眾人。

    “我今日想說的就是這些了,你們有什麼想說的,暢所欲言,今日我們商議一番,盡可能地定下來。”

    張雲川的話音剛落,黎子君這位長史就迫不及待地開口了。

    “大將軍,我有話要說。”

    張雲川笑吟吟地道“黎長史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大將軍,我們政事閣現在管著的事兒太多了,我們人手極度缺乏。”

    黎子君叫苦說“這賑濟百姓,清丈田畝,清理苛捐雜稅,還有錢糧的收支等一大攤子事兒。”

    “政事閣如今除了我這個長史外,參政楊青、林賢、張武和趙立斌要麼在地方任職,要麼在養傷。”

    “這一大攤子事兒實際上就我一個人,我縱使有三頭六臂,那也忙不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我懇請大將軍給我們調撥一些人手。”

    黎子君道“除了給我們政事閣調撥人手外,我們地方上各衙門也需要大量的人手。”

    “諸如寧陽府府衙,這除了楊青這位知府外,也就幾個屬官隨從了。”

    “我們這麼一點人,要做這麼多事,的確是應付不過來。”

    張雲川他們的地盤擴充的太快了,這讓他們現在各類人才極度缺乏。

    諸如楊青這等才擔任了幾個月縣令的人,如今直接被提拔為知府了。

    可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沒有足夠的人可以使用。

    這沒有人,那很多事兒就只能暫時擱置。

    可偏偏賑濟百姓、清丈田畝分土地,整頓稅務等事情哪一樣都慢不得。

    這些都是關乎他們生死存亡的事兒。

    他們只有將這些事兒辦妥當了,才能收攏人心,才能真正地站穩腳跟。

    “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面對人才匱乏的問題,張雲川也腦袋疼。

    當初陳州、海州等地的地方官員缺乏,他們已經將海州書院、黑旗書院的學員提前畢業,分派出去了。

    這原本要學一兩年的學員,現在幾個月就被任命為地方官了。

    可現在又多了幾個府,這更是讓他們的人手捉襟見肘。

    “大將軍,我倒是有一個提議。”

    軍機閣軍務大總管王凌雲這個時候開口了。

    “你說。”

    王凌雲清了清嗓子道“這原本各府縣就有一些官吏,雖然因為戰事的緣故,他們逃了不少。”

    “可是據我所知,大多數的書吏都是當地人,所以他們這是躲避到鄉下去了。”

    “這些書吏對當地知根知底,又有辦差的經驗,不如啟用他們,給予他們一個機會。”

    張雲川想了想後說道“這些書吏用倒是可以用,只是我擔心他們和地方上盤根錯節,不利于我們這些好的政令的推行啊。”

    張雲川自然知道這些書吏的。

    很多都是當地的人。

    他們在當地的關系盤根錯節,要他們去辦差,很有可能大打折扣。

    “大將軍,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解決。”

    黎子君這個時候開口了“我們完全可以將他們進行調換。”

    “不如三河縣的書吏,將其調到泗水縣去使用,那他們在當地就沒有任何的依仗和跟腳了。”

    “凡是表現好的,可以直接授予官職,凡是表現不好的,革除出去!”

    “因為現在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好壞,我們只有通過他們的辦差,對他們進一步地甄別和使用。”

    喜歡混在古代當軍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混在古代當軍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混在古代當軍閥》,方便以後閱讀混在古代當軍閥第1213章 暢所欲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混在古代當軍閥第1213章 暢所欲言!並對混在古代當軍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