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古代當軍閥

第844章 知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白色孤島 本章︰第844章 知州

    節度府營田使方平親自走了一趟海州,可以說是冒著極大的風險。

    一旦張雲川要是想要割據海州自立,那他說不定就會遭遇不測。

    可要是沒有一個有分量的人充當這個聯絡人的話,那節度府始終摸不清楚張雲川的態度。

    方平先前去陳州接張雲川到江州述職,雙方算是老熟人了。

    面對節度使江萬城的命令,這一次方平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張雲川並沒有表現出反意,可江萬城尤且不放心。

    他這一次派方平親自到海州,為的就是進一步的試探張雲川,看他對節度府的態度。

    方平在經過了一番試探後,滿意而歸。

    不僅僅看張雲川對節度府依然尊重,而且也願意從每月賣鹽的收入中上繳一部分給節度府。

    這就足以說明,張大郎此人對節度府並沒有敵意。

    在他看來,如今張大郎已經拋棄了自己原來九峰山山賊的身份。

    只要節度府不揭穿他,不追究。

    並且委以重任的話,那張大郎還是可信,可用的。

    現在節度府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示好,拉攏,以讓張大郎成為節度府一員得力干將。

    張雲川自然不知道方平和節度府的想法。

    在他看來,如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爭取時間,消化地盤,壯大實力而已。

    現在還不是和節度府撕破臉的時候。

    張雲川在送走了方平的第二日,就將左騎軍參軍王凌雲、參將林賢召集到了都督府的會客廳內。

    他將與方平談話的內容,簡單地給王凌雲、林賢兩人說了說。

    王凌雲和林賢听了後,對張雲川的這個做法表示了肯定和擁護。

    他們先前因為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不敢明目張膽的發展自己的實力。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塊屬于自己的地盤,自然是要先穩固好,而後再圖其他。

    對于這種穩扎穩打的策略,王凌雲和林賢是贊同的。

    現在要是貿然的和節度府撕破臉,他們雖然不懼節度府,可也會影響他們消化地盤。

    “今日叫你們過來,除了給你們說一說和節度府談的事兒外,還有一件事兒。”

    張雲川說著,掏出了兩份敕碟告身。

    張雲川笑著介紹說“這是咱們的節度使大人蓋了大印的告身。”

    “如今我們的軍隊已經可以完全的控制海州了,可是地方上的許多事務還是一團糟。”

    張雲川目光轉向了王凌雲道“老王,我準備任命你擔任海州知州,由你將這一攤子事兒管起來。”

    張雲川的手底下能沖鋒陷陣的猛將不少,可是卻缺乏治理地方的文官。

    原來海州的那一群官員已經爛透了。

    雖然左騎軍打回來後,很多人又從各處鑽了出來。

    可張雲川並沒有準備使用他們。

    這些人尸位素餐,只知道撈銀子,絲毫不顧百姓的死活,用這樣的人就是自掘墳墓。

    “都督大人,我我這沒干過知州啊,要不,您另擇賢能吧?”

    面對張雲川的委任,王凌雲面露難色。

    他在投入張雲川麾下後,一直擔任的都是幕僚參軍的角色。

    幫忙出出主意,順便處理一些軍中事務而已。

    現在驟然將他推到海州知州的位子上去,這讓他的心里實在是沒底。

    畢竟他在擔任張雲川的參軍前,也就是三河縣王家的一個少爺而已,從沒有治理地方的任何經驗。

    “你以前也沒干過參軍,這不干得挺好的嘛。”

    張雲川將告身不由分說地塞到了王凌雲的手里,笑著說“我相信你。”

    面對張雲川的強行委任,王凌雲也苦笑不已。

    可是他想了想,似乎除了自己外,能暫時將這個差事接下來的,還真沒幾個人。

    自己雖然不懂得如何治理地方,至少是忠心的。

    可要是讓一個外人來治理海州,都督大人肯定不放心。

    “都督大人,我可說好了。”

    王凌雲接過告身道“回頭要是有了合適的人,我還回你身邊當參軍。”

    “行啊。”

    張雲川笑著說“那你就給我多栽培一些適合的人。”

    “他們到時候要是能堪當大任了,我就讓你回來。”

    王凌雲滿臉苦瓜色“都督大人你這也太強人所難了。”

    看著王凌雲那一幅老大不情願的樣子,張雲川也知道的確是有點為難他了。

    可是誰讓自己身邊的確是缺少人才呢。

    趙立斌倒是可用,可是他如今在陳州那邊當縣令,這才沒幾天了,也還在適應成長階段。

    他還指望著趙立斌以後將陳州的那一攤子事兒接過來呢。

    “其實啊,你也別怕。”

    張雲川對王凌雲道“你當這個海州知州,就抓幾件事兒就行。”

    王凌雲聞言,當即豎起了耳朵。

    “第一,你給我籌建一座海州書院,招攬少年和青年,暫定五百人,一年內,要他們能夠粗通文墨就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同時,在魚城、福安縣、臨漳縣、海州城建立四座縣學堂。”

    “這四座縣學堂各自招募五歲到十五歲的孩童,對他們進行培養。”

    面對張雲川的這個大手筆,王凌雲頓時覺得亞歷山大。

    很顯然,都督大人這是想仿效當初在臥牛山建立的黑旗學堂和軍武學堂一樣,自己培養一批人才出來。

    現在軍中的許多書吏都是臥牛山那邊黑旗學堂出來的。

    一些中高級軍官,也都是從軍武學堂深造過的,提升的效果很不錯。

    如今臥牛山那邊的黑旗學堂已經逐步轉移到了陳州,軍武學堂也還沒招第二批人。

    張雲川這一次決定擴大規模,多建立幾個新的學堂,培養人才。

    張雲川繼續道“你第二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修路、修房子、開荒和清查田畝。”

    “如今大量的流民涌入海州,你要將這些人用起來。”

    “在明年開春前,要確保各縣的道路得到整飭和擴寬,保證四輛馬車並行的標準。”

    要想富先修路,張雲川可是記得這句話的。

    道路的通暢不僅僅方便物資的運輸,也能方便各縣的交流往來。

    現在海州通往外界的道路又破又爛,很多地方甚至無法通行馬車。

    福安縣和臨漳縣兩地,竟然只有一條僅僅能通行行人的小道,騎馬都困難。

    道路問題嚴重制約了海州的發展。

    這就導致運輸效率低下不說,兵馬調動更是麻煩。

    以後要是遇到打仗了,糧秣運輸也是極大的問題。

    所以張雲川的想法就是,要確保各縣的道路是暢通的,兵馬商隊都能通行。

    “除了修築道路外,那些荒野之地,都開墾出來,種糧食!”

    “流民現在還居住在帳篷和簡陋的窩棚內,長期下去可不行。”

    張雲川對王凌雲說“要在海州城外規劃一座新城,按照我給的樣式,修築新的房屋。”

    “流民可以靠勞動換取新房,那些左騎軍軍士以後也可以用銀子購買。”

    “有了房子,那就有了家,那些流民就能在海州真正的扎下根來!”

    “我們左騎軍的弟兄有了家,那他們就能成為我們在地方上最堅定的支持力量。”

    王凌雲覺得自家都督大人說的很對,他認真的點頭。

    “這個清查田畝也是很重要的活兒。”

    “我們必須搞清楚海州到底有多少土地,有多少旱地,有多少水田,都在誰的手里。”

    “只有摸清楚家底了,那我們才能針對性的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張雲川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潤利潤自己的喉嚨。

    “第三,大周朝廷的律法還是很久很久之前制定的了。”

    “我們海州的情況很特殊,所以你要派人參照大周的律法,制定一部適合我們海州的律法。”

    “第四”

    張雲川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個時辰,王凌雲從最開始的認真,到最後面色變成了苦瓜色。

    “都督大人,我覺得老林挺適合當這個知州的。”

    喜歡混在古代當軍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混在古代當軍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混在古代當軍閥》,方便以後閱讀混在古代當軍閥第844章 知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混在古代當軍閥第844章 知州並對混在古代當軍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