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造紙廠率實現先工業化之後,以往那種依賴大量人力來完成造紙作坊,被蒸汽動力所代替,人力耗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以前最耗費人工的就是制漿,造紙需要大量原材料,而原木本來是北方最稀缺的資源,樹木被胡虜焚燒,為了防止北方漢人躲入樹林,胡虜就開始大面積縱火焚燒樹林,讓北方漢人無處棲身躲藏,讓北方連生火做飯的柴火都變成了稀缺資源。
可自大秦海軍開拓了中南半島,那里最不缺的就是樹木,到處都是原始熱帶雨林,那里有用之不竭的原木,這些原木有了免費的來源地,接下來的就是粉碎制漿、烘干滾筒壓形,這些都讓機器完美的取代了,重體力活都讓蒸汽機器代替了,只有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工匠手中。
如今,現代化的機器設備高效運轉,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高質量的紙張。這些紙張不僅滿足了市場對書寫和繪畫用紙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消化掉數量龐大的,通過蒸汽印刷機印制而成的紙幣需求,還能帶動海軍出海的熱情。
然而,離石並不滿足于這種初步工業化所帶來的緩慢發展速度。經過深思熟慮,他突發奇想地推出了一種全新的產品——報紙業。
這個創意猶如一顆璀璨的流星,瞬間照亮了整個商業領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識字讀書,對于知識和信息的渴望也與日俱增,想要了解自己身外的陌生世界。
于是,報紙迅速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追捧,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了解陌生世界,抒發自己內心苦難的一個重要渠道。
就連一向眼光獨到的賈宜生都不禁暗自稱贊,這一創舉堪稱“神來之筆”,既消耗了大量的紙,加快了紙幣回流速度,讓他可以加大印刷紙幣,無形中使貧窮朝廷可以憑空有錢用,只要把循環圈不斷擴展,把生產和消費的市場圈擴大,讓紙幣的循環起來的速度加快,就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大,從而讓大秦帝國真正的富足起來。
事實證明,報紙產業的崛起不僅僅使得紙張消耗量大幅增加,一舉超越了大秦官府的采購量;而且在此基礎之上,還催生了許多與之相關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例如廣告業、新聞采訪、印書刊登,小說詩集等等行業,他們都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
與此同時,由于貨幣流通量的增大以及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大量由帝國銀行發行的紙幣重新回流至帝國銀行內部,讓紙幣的循環速度飛漲,大秦官府也變得越來越越有錢。
面對如此局面,帝國銀行果斷抓住機遇,順勢開辦了錢幣存儲等一系列金融業務。而要確保這些業務的順利開展,則離不開精確無誤的做賬記賬工作,這又是一個消耗紙張的新興行業。
自然而然地,這就需要招募一大批具備良好文化素養、能夠識文斷字的專業人才。如此一來,眾多新的高薪職位應運而生,再次成為紙張的重要消費群體之一。
此外,報社並沒有局限于北方地區,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廣袤的南方大地。那里的人口基數極為龐大,其規模甚至是大秦本土的數十倍之多。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當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讀書人所佔比例較小。因此,若想在這片潛力巨大的市場站穩腳跟並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加大力度培養出更多的知識分子。
在這個關鍵時刻,大秦的排頭兵內務府展現出了,內務府以非凡的魄力和前瞻性思維。他們率先在南方建立起一座座近代工業化的工廠,並充分利用自身作為皇家少府所擁有的獨特光環和優勢資源,成功吸引了天下人的廣泛關注。
可以預見,隨著各項事業的不斷推進,南方地區必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騰飛和文化繁榮的爆發期。
在內務府的精心策劃下,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在南方拉開帷幕。他們沿用了大秦時期的成功經驗,致力于大規模地培養識字的工人群體。這些工人將成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對于擴大報紙的消耗群體而言,更是重中之重的關鍵所在。
眾所周知,造紙業在南方早已存在,但由于世家門閥長期以來對知識傳播的壟斷,以及對民間輿論的掌控,導致這一傳統產業始終未能實現突破性的發展,還是以人工為主,主要生產的產品是宣紙。
數百年來,盡管造紙術已然問世,但其工藝卻未曾經歷過實質性的迭代與升級,宣紙始終無法大規模生產,這才導致書籍的稀缺性,讓知識始終無法大範圍傳播。
那些世家門閥憑借著自身的權勢和影響力,不僅牢牢把控住了知識的傳播渠道,還間接地壟斷了民間輿論,官府想要傳達什麼,全靠門閥要想要民眾知道什麼。
他們對于依附于自己的人口實施嚴格的控制,使得普通民眾難以接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而與此同時,這些門閥世家卻大肆宣揚讀書識字,乃是一種神聖而且高貴之事,並借助民間輿論不斷拔高讀書人的社會地位,從而壟斷消息來源,讓官府和普通民眾之間形成信息繭房,隔絕官府和普通民眾之間的信息反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實際上他們卻將識文斷字的權利緊緊握在手中,只為滿足自身利益的需求,充當官府和普通民眾的傳聲筒,只傳達有利于世家門閥的信息。
如今,內務府上承天命,決心打破這種信息繭房。他們積極招募並培訓大量識字工人,希望借此改變南方造紙業停滯不前的現狀。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掌握了文字和知識,紙張的需求量勢必會大幅增加,從而進一步促進造紙業的蓬勃發展。而這也將有力地推動整個大秦工工業化進程,為大秦帝國的繁榮昌盛注入新的活力。
而南方的產業,只為少數世家門閥服務,像紙張絕對是奢侈品,只有少數人用的起,消費群體不大,賺錢也有限這才造成南方不止紙張稀少,更是價格高昂。
讓即使有志于學習至聖先師那樣的學子,希望有教無類傳播知識的讀書人,即使有心也沒有財力去實現這個宏偉藍圖。
現在大秦用造紙術來賺錢,不是大秦的造紙術有多麼高超,大秦在最初造紙時,由于有墨家的工匠可用,北方的造紙術比南方的造紙術強不了多少,只是到蒸汽動力取代了人力時期,這才讓大秦的造紙術趕超了南方,強也是強在規模化,量大便宜消耗快。
而且北方的造紙只是強在數量,有些專門用于書寫和繪畫的專用紙,像是各種宣紙,仍然是南方世家門閥的造紙作坊,生產出來的最好,可那種專用宣紙是大秦普通紙的上百倍價格。
就是這種差距,才讓南方的世家門閥,看不起大量建廠的內務府,誰知報社報紙又開始在南方興起,世家門閥硬拼打不過大秦海軍,想要找南梁朝廷出面幫忙。
可南梁皇室當時最忌諱的就是世家門閥,在打不過惹不起的形勢下,世家門閥就開始學習北方的報社,也開始辦報紙,南梁皇室正盼著北方內務府重創世家門閥,所以不聞不問,站在一邊看熱鬧。
因為內務府向南梁皇室承諾過,內務府只願意在南梁掙錢,不會對付南梁皇室,內務府不希望與南梁皇室起沖突,從而影響主人巡視天下的計劃。
喜歡離石游記請大家收藏︰()離石游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