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看到父老鄉親的干活激情,確實讓人敬佩。
但是又看到那笨重落後的三輪車又讓人擔憂。
一輛三輪車拉不了幾塊石頭,八間房用多少石頭,海濤心里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幾十輛三輪車運輸,幾十名村民開山鑿石,時間過去了三天。
海濤看到大隊部門前那堆石頭少的可憐,實在是讓人心寒。
盡管全村的中青年人都參與了這項活動,照這樣的速度下去,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幾千立方的用料啊。
海濤看到這種情況,也是急在心里。
海濤正在焦急之時,村里一位老漢向海濤跟前走了過來。
“鐵柱,你可是給咱們村做了大好事啊。我看你這里在這里又一些發呆了。”
“楊大伯,你看都三天的時間了,全村父老鄉親參與熱情這麼高,干勁這麼大,可是咱們運輸石頭實在是太難了,我擔心春節之前不能完工呀。”
楊國強看著海濤那愁眉苦臉的神態,從心里真是心疼這個孩子。
“鐵柱,你為村里自費做好事,工程進度慢還那麼著急,你已經盡心盡力了,咱們村就是這麼一個實際情況。你著急也解決不了問題。我看你還是坐在家里等著把石頭準備齊了再開工建設吧!”
楊大伯說的對,村里就是這麼一種現實,我著急又有什麼用呢!
“楊大伯,我的意思在春節之前修好,老年人就可以在屋里聊天說話打撲克了。”
“鐵柱,只要你不著急,咱們村的人可是有‘愚公移山"精神,總有一天會把石頭備齊的。”
海濤心想,楊大伯,你可真不了解我的心思呀。
紅勝和大柱的出現,打斷了楊海濤的思考。
“海濤,看你的表情,好像有什麼心事吧。”
楊紅勝說道。
“紅勝叔叔,這兩天鄉親們的干勁那是沒說的,開采的石頭堆在山下,可是咱們這些運輸工具實在是太落伍了。”
海濤指著眼前的石頭說。
“紅勝叔,你看這石頭能壘幾米牆呀!照這個速度,我看春節前不能完工啊。”
楊紅勝听海濤這麼說,心里產生了疑慮。
海濤說進度慢,他擔心是不是要付幾倍的工時費,他有這種想法也是正常的。
人家自己出資,難道不計算一下經費嗎?
“海濤,這個速度確實是太慢了,咱們村家里有三輪車的幾乎都出動了。”
大柱那個‘虎勁"來了,“讓這些拉石頭的,晚上加班干。”
听大柱這麼說,海濤立即說道。
“大柱叔叔,咱們這可不是搞大工程項目的,沒有規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他們都是沒有干過正規項目的農民,晚上加班極易出現事故。“
楊紅勝听海濤這麼說有道理,便對著大柱怒聲說道。
“大柱,你這話也沒過腦子吧,你先加幾天班,也等于給大家做表率了。”
“那你說怎麼辦吧?”
海濤看到兩個人那就是在打嘴仗,誰也不說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
“紅勝叔叔,我的意見就是再過上幾輛大型車,有幾天的時間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紅勝想,上幾輛大型車連續幾天是能解決問題,但是村民也就失去了一份收入。
雖然楊紅勝這種想法是自私的,但是他考慮的是村民在這次工程中的收入。
出資人是楊海濤,必須依照海濤的想法。
“海濤,你這個想法可行?”
“紅勝叔叔,那我就聯系幾輛車過來。”
誰能想到,楊海濤這小子沒有在家待過幾天,又這麼小的年齡,他哪有這種關系,難道還不是依靠他姐夫張江。
楊紅勝心想,如果海濤不依靠張江,憑他的關系能找來幾輛大車,我真是佩服他的能力。
“海濤,你能聯系到車,那當然是更好了。”
沒有想到,海濤當面就拿出了手機,這一舉動讓楊洪勝看了那真是目瞪口呆。
“黃勇,我是海濤。”
“海濤,听說你小子干大事業了,你現在在哪里了?”
“我在家了。”
“你不是去南方了嗎?”
“黃勇,我去南方就不能回家了嗎?”
“海濤,你真的在家了,有什麼事你說吧。”
黃勇和海濤是高中一年級的同班同學。
他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家里有二十幾輛大貨車掛靠在運輸公司。
在學校里兩個人關系特別好,就屬于那波不好好上學,調皮搗蛋的學生。
兩個人正是有著共同的愛好和性格,關系這麼近這麼鐵。
黃勇高中一年級沒有上完,就輟學跟著車隊跑運輸了。
“黃勇,我還真有事找你幫忙。”
黃勇听海濤這麼說,心想他是在南方做業務,回家就是探望父母,他能做什麼事能找到我幫忙。這純粹是老同學在故意考驗我。”
“海濤,憑咱們兩個人的關系,如果你真有事就直接說,你也知道,我是跑運輸的,別的忙我是幫不上的。”
“黃勇,你說對了,我就是需要你做的這項業務給我幫忙。”
“海濤,跑運輸拉貨呀。”
“對,就是這個事兒。”
在當前運輸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黃勇也知道海濤干的是大業務,听了他這麼說,心里當然是高興了。
“海濤,你在家等著,我讓人去接你,咱們好長時間也沒有在一起切磋了,晚上咱們喝點兒小酒,聊聊天兒。”
“黃勇,今天我是脫不開身。我相信咱們是有機會的。我還是把情況給你說一下吧。”
“海濤,什麼事,你就說吧。”
楊海濤把詳細情況給黃勇進行了敘述。
喜歡他是一個潛力股請大家收藏︰()他是一個潛力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