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年代文里養妹的日常

第15章 什麼是農民舍得花錢買的?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蘭若寺小妖 本章︰第15章 什麼是農民舍得花錢買的?

    在原來那本後宮文里,周亞軍有點時間管理大師的意思。

    除了先知先覺的優勢外,他的運氣也不錯。

    本來今天的劇情應該很流暢。

    周亞軍先成功給錢凌雲解圍後,轉頭又遇到了張小雪,張小雪請他一起吃的饅頭和粥,友誼起步加3。

    但今天周亞軍根本沒有料到張小雪居然會這麼早來粉館吃粉,而且還是很奢侈的牛肉粉!

    他對張小雪不可謂不了解。

    這個妹子讓她起早床還不如殺了她,而且以李阿姨的小氣,怎麼可能會給她吃粉的錢?

    周亞軍當然不知道張小雪的大哥已經換了個芯子。

    給自家妹子一點零花錢,在現在的張清明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女孩子就應該富養。

    張小雪大哥無意中扇動的翅膀,引發的後果給周亞軍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造成的後果是錢凌雲紅著臉離他遠遠的,而張小雪則對他愛搭不理。

    張清明今天起的比張小雪還早。

    因為今天縣里有大集。

    有的地方是逢五或者逢七,當地的風俗是逢九。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九號都是縣里的大集。

    逢九大集是在縣城南邊汽車站附近的大片空地上進行。

    這是一片荒地,如果大集趕上下雨,幾千人踩來踩去,不到半天這里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爛泥灘。

    紡城在縣城的西邊,張清明出廠區走了三十多分鐘才到地方。

    這時天色剛擦亮,大集上擺吃食的攤子已經有了好幾個。

    張清明找了個老板穿戴索力(干淨)的攤位,叫了六個油炸麻圓坨和一碗熱氣騰騰的本地特產——米糊糊擂茶。

    不到十分鐘,他就吃的干干淨淨。

    因為需要油炸,所以不大的麻圓坨需要三分一個,擂茶糊糊是純手工的,五分錢一碗。

    兩樣吃食都有點小貴。

    吃了熱東西,張清明的身上也暖和起來。

    管理大集的人還沒到,他先自己尋了個地方準備擺攤。

    一般人在大集上擺攤,都會下意識的遠離別人的房屋或者小巷的出口。

    一是為了避免吵到附近的居民,二是小巷出入口很方便偷盜者借著建築物逃離。

    所以大集上最好的攤位都是最空曠的位置。

    但張清明卻與眾不同的,選擇了背靠一條巷口外牆的位置。

    因為身後偏僻的小巷才方便他“往外面拿東西”。

    老話說的好,古往今來最吃香的生意都離不開“吃穿住行”四大類。

    縣大集里,不但是國營單位的攤位還是私人的攤位,基本都離不開這四項的範疇。

    在來這里之前,張清明仔細思考過。

    縣大集的顧客群與前兩天他在廠里面對的人群不一樣。

    這個年代工人的工資高,消費欲望和能力比一般的縣城居民和鄉民要高出不少。

    而縣大集的主要顧客群是少部分縣城居民和絕大部分從鄉間趕來的農民。

    他如果在大集上賣三件套或者臉盆、襪子,估計整天都賣不出幾個。

    八十年代的大集主要解決的是人們的必需品交流。

    這里的顧客,尤其是來自鄉下的農民家庭,在來大集之前都反復做過購買預算。

    吃的或者衣服,都不會是鄉民們購買清單上的必需品。

    當地的包產到戶政策才落實一年多,社員們成天想的全是自己地里的那些事。

    那有什麼東西是社員們看到了就不肯放過,下定決心也要買的麼?

    還真有!

    張清明趁著周邊人不注意走進無人的小巷,不一會就推出了一輛板車來。

    板車是無人城市小商品批發市場里運輸工人的工具。

    此刻的板車上擺滿了反射著鋼制光芒的物品。

    三十多把老式木柄鋼制鋤頭和四十多把鋼制鐮刀。

    板車上還豎了個牌子。

    【鋼制鐮刀三塊一把,兩把五塊】;

    【鋼制鋤頭五塊一把,兩把九塊】。

    【概不還價!】

    張清明剛把板車停好,車前就飛步過來了幾個農夫打扮的人,其中一個人手里還端著小吃攤上的碗。

    “同志,賣農具啊?”

    大概是出來少的因素,第一個搓著手搭話的人直接來了一句廢話。

    張清明沒有這年代賣家大爺癥,客氣的笑著點頭。

    “是啊,都是上好鋼口的東西,廠里拿來抵貨款的,因為著急回款所以今天便宜賣了!”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這種後世都用爛了沒人理會的借口,放在八四年被相信的程度卻很大。

    幾個鄉下社員打扮的人一听張清明這樣說,腳下不自覺的往前擠了三分。

    包產到戶才一年多,雖然土地和山頭都是均分的,但為了伺候好自己分到的地,唯有一樣東西差點讓所有人打破了頭。

    那就是原來大隊部的農具!

    好的農具,每戶家里都願意多出一點錢糧拿到手。

    但實際分下來後,每家每戶的農具都不夠用。

    去年一年收了糧食,村里會修補農具的鐵匠日子立即美了一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供銷社里原來五塊一把的鋤頭直接漲到了七塊,鋤頭也從三塊五漲到了五塊一把。

    要知道這年頭,鄉下紅白事隨禮也才五毛錢的份子。

    這還是鑄鐵農具的價格,純鋼的就沒人想過。

    這樣的價格,每個供銷社里都是排隊等貨,家家都暗地給供銷社的人送禮,只希望自己家的農具先到手。

    要是農具到手晚了,地里又耽誤了一年。

    經過張清明的允許,幾個眼里放著光的社員立即上手拿起鋤頭和鐮刀。

    其中一個五十出頭的老頭,用指甲彈了一下鋤頭的前刃,清脆的金鐵交鳴聲讓現場幾個人眉頭都飛了起來。

    果然是好鋼口!

    張清明笑著指著附近的泥地說“同志,彈一下看不出名堂來的,都可以試一下。”

    老社員一愣“還能試?”

    不會我試了一下就逼著我買吧?

    張清明看他臉色就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放心,我這就沒有強買強賣這一說。”

    得了張清明這話,老社員這才急忙挑了一把合眼的鋤頭來到附近的泥地上,熟練的往下一鋤,雙手一提一抖。

    一個規則的土坑立即出現。

    周邊的幾個人馬上去看鋤頭的刃口。

    “誒,還是真是好鋼的!”

    老社員一口氣又挖了十多下,刃口一直如初。

    “我就要這把!”

    老社員把鋤頭緊緊的抱著,在鞋子里摳了半天,才掏出五張皺巴巴的一塊錢塞給了張清明。

    張清明捏著鼻子收了。

    本來老社員今天趕集是沒打算買旁的東西,家里婆娘早就交待好了,只買一口大缸,家里要腌壇壇菜。

    可當他看到張清明賣的鋼制農具後,大缸什麼的就被他忘到了九霄雲外。

    對于剛剛日子有了盼頭的農家人來說,腌菜可以不吃,但是好的農具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家里的那把鋤頭早就半殘,干個活就要修半天,太耽誤事了。

    供銷社里鑄鐵的都要七塊一把,這純鋼的才五塊,不立即買才是傻蛋!

    沒听說是人家廠里拖回來抵債的,數量有限!

    老社員只是有些可惜自己身上一共就帶了五塊多一點,不然他還想入手一把鐮刀。

    旁邊一個公社的老陳,拿著那把藍汪汪的鐮刀,很輕松的就搞定了附近的一片狗尾巴草,讓人看著真是眼熱!

    剛剛包產到戶的農民,來大集上計劃好的東西都可以暫時不買,但遇到“廠里抵債”的便宜好用鋼制農具,那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錢不夠就湊,甚至還有人飛跑去縣城親戚家借錢,一路氣喘吁吁的沖回來。

    張清明板車上的鋤頭和鐮刀從天色剛亮開始賣出第一把,到了九點多的時候,就已經從“小巷後面添貨”了三次。

    很多鄉下來趕集的人都臨時變更了購物計劃,把目標改在了購置鋼制農具上。

    尤其是張清明一邊賣還一邊喊著“數量有限”,板車前人頭攢動,沸滿盈天。

    九點多,姍姍來遲的管理員來收費用都等了半天。

    張清明很識趣,除了繳納五毛錢的管理費,還塞給了對方一包芙蓉煙。

    為了搶奪自己看上的農具,一些顧客甚至還吵鬧起來,差點動手。

    得了張清明好處的管理員嚷了一嗓子才把這些人鎮住。

    張清明一直忙到十一點,板車前的人流才少了一些。

    張清明今天賣的錢已經超過了一千。

    “不好意思,賣光了,賣光了!”

    剩下沒有買到農具的人都在頓足懊惱,張清明把板車往巷子里一拖,趁著沒人又塞回了隨身城市的街頭。

    轉身出去的時候還遇到幾個沒有買到東西不甘心,跟著他走進小巷的人。

    張清明也沒理會他們,直接往人山人海的大集西邊走去。

    他媽李二秀說過,小叔家的嬸娘每次大集都會來縣里賣自己做的鞋墊。

    大約在大集西邊固定的區域。

    張清明一路尋過去,同時回想起了張家的那些親戚。

    張清明爺爺養了張功高兄弟三個,張功高行二。

    大伯張大進,今年四十九,比張清明的爹大四歲。

    大嬸娘羅英蓮,和張功高同歲,也是四十五歲。

    大堂哥張龍,今年二十七歲,娶的媳婦是另一個大隊的,叫陳槐娟。

    兩人生了倆兒子,大的張天寶已經十歲了,小的七歲,叫張天貝。

    二堂姐張秀華,今年23歲,嫁給了比她大四歲的大隊會計馬國平。

    堂外甥馬小軍已經五歲了。

    張清明記得自己親媽經常私下吐槽二堂姐,十八歲就大了肚子,最後是瞞不住了才談的親。

    大伯家最後一個人是堂弟張二虎,今年十八歲,是張白露的“雙胞胎”哥哥。

    是村里出了名的賴子。

    大伯一家都在鄉下李公橋大隊當社員。

    前些年還在算工分的時候,大伯家經常來城里打張功高家的秋風。

    如今大伯家里分了田,一家人卻不安心伺候土地,心思全放在了進城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去年就來了張清明家里五次。

    就想著靠二弟找門路,把張龍或者張秀華給弄進紡織廠當工人。

    也不想想自己二弟媳婦還是個街道的臨時工。

    每次來了還連吃帶拿。

    張小雪多次吐槽,當年蝗軍都沒大伯家來的勤快。

    張清明又想到女主文里的那些情節,可以給自己大伯家下個結論。

    一家子極品!

    張家老三,也就是張清明的小叔叫張勝利。

    張清明爺爺當年有個朋友,那朋友走的早,家里就剩下一個孤女。

    當時大伯已經成家,張清明父親也進了廠,老爺子就讓三叔經常去送東西。

    送來送去就把三叔給搭了進去。

    三叔今年四十三歲,小嬸娘比他小三歲,叫周美萍。

    兩口子住在三潭大隊。

    兩口子就生了一個女兒,比張清明小一歲,剛滿二十,叫做張茉莉。

    張茉莉從小受寵,一直讀到高二才走後門去了縣汽車站當跟車售票員。

    張茉莉高中是在縣里讀的,在張清明家里住了兩年,與張清明幾兄妹關系都不錯。

    張清明現在去找的就是張茉莉的媽。

    大伯一家在李公橋大隊,距離縣城有一定的距離,這讓張清明無法搞清大伯這一家極品的動向。

    所以他只能從同在鄉下的三叔家想辦法打听一下。

    趙金棟肯定已經聯系上了大伯一家,就是不知大伯一家的劇情進展到了什麼地步?

    小嬸娘周美萍和大嬸娘羅英蓮天生八字不合,是遇到十次能吵十一次的那種。

    說來也是巧,李二秀同志當年和小嬸娘還是初中同桌來著,沒想到最後成為了妯娌。

    (李二秀要大周美萍三歲。)

    所以每次大伯一家來自己家打秋風,小嬸娘都會堵著大嬸娘罵半天起步。

    洞庭湖區三月份的天氣,雖然沒有落雨但地面依舊潮的厲害。

    人來人往之後,地面上滿是淤泥。

    當張清明深一腳淺一腳的找到周美萍時,她的小攤在一棵樹下,鞋墊子還剩七八個,正和旁邊的幾個婦女聊得唾沫橫飛。

    小嬸娘是一個很有喜感的婦女。

    小圓臉、細嘴唇,說話時眉頭能飛起來,周身圓潤,一看就是個能干活的。

    周邊幾個擺攤的婦女都在听她一個人掰扯八卦。

    “小嬸娘!”

    張清明喊她的同時,已經搶先一把抓住了小嬸娘的提籃。

    李二秀同志嚴令她的好大兒,今天務必把小嬸娘給請家里去吃午飯。

    小嬸娘人客氣又好面子,前幾次逢大集,張小雪和李二秀出馬邀請均以失敗告終。

    所以今天張清明出馬就是“霸蠻”的手段——先搶了小嬸娘的賣貨籃子。

    “誒,明伢子?!你搶我籃子做什麼?”

    張清明笑嘻嘻的提著籃子就走。

    “小嬸娘,今天你必須去家里吃個飯,東西我幫你提著先!你後腳來啊~!”

    小嬸娘被張清明打了個突然襲擊,沒好氣的拍了幾下手。

    周邊的人看著都笑了起來。

    “前兩次是你妯娌和佷女來請你的吧?這次你佷兒來,男孩子就是不一樣,真是好霸蠻啊!哈哈哈哈。”

    周美萍其實有點開心,她故意嘆了口氣。

    “正好我還有件事要和我二嫂談,這孩子怎麼都不听我說一句就跑!”

    周美萍收拾了下衣服,張清明已經提著籃子跑得沒了影子,她就一個人向紡織廠走去。

    她今天確實是有事準備去找李二秀商量的。

    周美萍托人從李公橋打听到了老大家的一點事,她覺得必須要和二嫂先打個招呼。

    她前腳剛走,身後那幾個婦女就議論了起來。

    “誒,周美萍男人的二哥不就是李公橋的那個張老二?”

    “你听說過這個人?”

    “喲,當年鬧那麼大的事,我可沒忘記過。”

    “哦?你給我們說說。”

    “誒,當年不是紡織廠開始建廠搞建設麼,十里八鄉都要派工去幫忙。這片廠區可是縣里的亂葬崗,鄉里人都不願意去。他們家本該是十九歲的張家老大去的,結果他裝病讓十六歲的張老二替他去了。”

    “過了半年廠里招工,要優先從幫工的社員里招,他們家老大差點和老二打起來。”

    喜歡我在年代文里養妹的日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年代文里養妹的日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年代文里養妹的日常》,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年代文里養妹的日常第15章 什麼是農民舍得花錢買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年代文里養妹的日常第15章 什麼是農民舍得花錢買的?並對我在年代文里養妹的日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