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余燼

卷終總結︰燭與螢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會摔跤的熊貓 本章︰卷終總結︰燭與螢

    深夜一點,請容我略顯繁瑣地寫下這一卷小結,不僅是為了總結這一卷的得失,也是想和用心追讀至此的讀者朋友們聊一聊。

    其實我不太理解評論區里的罵聲,也不太理解上一章抨擊玄衣“聖母”要棄書的這些朋友。大道在前,造化在上,可若是丟了重要之人,道心該如何自處?若是謝玄衣對元苡見死不救,直取道碑,這樣的故事當真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嗎?這本書成績不溫不火,我感謝每一個訂閱的正版讀者,只是總有讀者要“提醒規誡”我,成績不好要反思……這句話其實略顯可笑,甚至有些倒果為因。

    因為這些年我做的事情始終沒有變過。

    比這更加低谷的時期,我經歷了數年。劍骨一整本書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

    我一直在寫我喜歡的故事。

    大家如果喜歡,那就太好啦。我們一路同行,這是天大的緣分。

    如果大家不喜歡,那麼就不要勉強,不要勉強你,也不要勉強我。

    這是很任性的事情。為了這種任性,我一直在付出代價——

    既然成績已經不好了,為什麼還不能寫自己想寫的?

    如果這本書成績以後好起來了,大概我也是這樣。

    ……

    ……

    接下來是第六卷劇情創作的一些念頭和劇情解釋。

    其實在提筆之前,第六卷結尾就已經想好了。

    “君為燭火,我為流螢。”

    這是開書目前為止唯一題下的開卷語,所以元姑娘的悲劇早是必然,也是注定。之所以要安排這場戲分,並不是文青病犯,而是經過了北狩卷的失誤之後,我一直在問我自己,謝玄衣是一個怎樣的人。

    天賦異稟,才華橫溢,兩世修行,同輩幾乎沒有對手。

    這樣的人太不真實。

    從未感受過遺憾的人,不會懂得珍惜。

    所以在三十三洞天,謝玄衣對姜妙音的“愧疚”是懵懵懂懂的。

    元苡和玄衣,在我心中類似于郭襄與楊過。元姑娘對謝玄衣的喜愛是沒有來由,不講道理的……初次相見之時,謝玄衣剛剛活出第二世,沒有聲名,沒有容貌,只是機緣巧合的一次搭救,元姑娘便就此愛上了這個年輕人。只不過離開北海陵後,兩人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如雲壤,如燭螢,這份喜歡便只能暗自埋在心里,越藏越深。

    于是在白澤秘陵,我安排了這麼一場落幕。

    秘陵外的所有人,都已經知曉謝真是謝玄衣,但元苡並不知道真相。

    對她而言,謝真是誰其實並無所謂。

    元苡只需要知道,謝真就是謝真,是她喜歡的小謝先生即可。

    開卷設定大綱之初,我一度想給這個姑娘增添戲份,以此深化最終失去之痛。但她真的太普通,太普通……普通到作為上帝視角的我,連戲份都無法為她增加,元苡就是修行世界里,最平平無奇的那種人。

    只是因為認識了謝玄衣,再加上拼了命的努力,她才能成為百花谷里被特殊對待的重要弟子。

    與其說這是幸運,不如說這是天大的不幸。

    也正是因為了謝玄衣,元苡才會成為威脅謝玄衣的棋子,才會被白鬼種下“地龍”,最終身死道消。

    寫下這一段文字的時候,我已經能夠想到了大家會留下的評論和罵聲。

    這很不爽。

    是的,這很不爽。

    但對玄衣而言,他必須要經過一些“失去”,才能夠“得到”。

    這樣的死亡經歷,便成為了一種必然。

    (這里敲敲打打,刪了許多。)

    我本想解釋,然而仔細想想,實在也沒什麼可解釋的——

    燭螢這一卷,只是一個中轉卷。

    秘陵劇情並沒有就此落幕。

    接下來的劇情會是一個密集連貫,且篇幅很長的高潮,下一章起,我會新起一卷“月隱”。

    最後。

    我要發自內心地道歉,這本書寫得很慢,實在對不起追讀者的體驗。大家可以攢讀,攢讀的體驗會比追讀好很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劍道余燼》,方便以後閱讀劍道余燼卷終總結︰燭與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劍道余燼卷終總結︰燭與螢並對劍道余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