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妍的蛻變

第23章 除夕之一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懵石 本章︰第23章 除夕之一

    臘月三十大清早,傲寶四隊爆竹就開始稀稀拉拉響起。

    屯子里的鄉親們又絡繹不絕的來到展羽家找韻清寫春聯和剪刻“掛錢兒”,畫年畫。

    年三十晚上,也叫“除夕夜”,屯子里主要集中在下午未時,就是一點到三點的時候,這時候貼春聯和貼“掛錢兒”的習俗就開始了。

    屯子里人們管它叫“供大紙”的時候,比方說屋貼年畫,年畫比較多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全心全意服務的好戰士》,《小小服務員》等各式各樣的年畫,東牆、西牆、北牆都要貼上。還要貼對聯,從屋里門開始往外貼。屋里門一般要貼上“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外邊門一般要寫“以是一年春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還有“滿園春色”和”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等等。除此之外,還要貼“掛錢兒”,“掛錢兒”是鏤空的紙。傳說是姜子牙封神時流傳下來的。姜子牙封罷眾神,他的老婆也向他討要封號,可是封號已滿,姜太公只好封他老婆為窮神。姜太公轉念一想,窮神進了窮人家,這家人豈不更是貧窮了,于是又附上加了小條件,即“見破不入”,窮神不許進窮人家。只能進富人家。後來人們為了阻擋窮神的腳步。每逢年過節就用破紙條掛在窗戶上,後來破紙條逐漸演變成剪刻有各種圖案花紋和吉語的“掛錢兒”了。同時,有的地方還要貼,比方說一門寫個“抬頭見喜”,一出門又看到有個地方,那就得寫“出門見喜”,外邊的驢車、馬車等車上都得寫上“車行千里,人馬保平安”。豬圈貼上“肥豬滿圈”,雞架那就貼上“金雞滿架”,一口井那就貼上“井泉大吉”,因為來到年了,能夠貼的地方都得把它貼上。灶王爺在三十這天要請回來,還得把灶王爺歸到原來位置上,當然還有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

    屯里人對天地有敬畏意識,在南窗牆外靠西南角就貼上“天地牌”,表示對天地的敬畏,在“天地牌”上寫“天地之大也,鬼神其盛乎“,橫批”天地未言“。貼完了之後,還要貼春條,就是一句話,每句話都有好幾個”春“字,春天,春日,春流水,草地放春牛,春花開在春園內,春鳥喜落春樹頭等等,在貼這些時,還要把自家燈籠桿子豎起來,晚上好張燈,燈籠桿子豎起來,頂上還要弄幾只松樹枝,表示已經看見春色了。

    屯子里家家戶戶還得貼門神,都是一對一對把著大門,一個是秦瓊,一個是尉遲恭。將秦瓊、尉遲恭二人”轉型“為門神是源于《西游記》和《隋唐演義》兩部小說。《隋唐演義》里的故事說”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業期間殺人無數,繼位後身體多病,夜間夢寐不寧,多做惡夢,李世民很害怕,受不了折磨,召眾將群臣商議後,讓元帥秦瓊和大將尉遲恭二人每天夜里披甲持械守衛于宮門兩旁,果然無事,李世民不做惡夢了。然而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和尉遲恭二人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師繪制二將之戎裝像,怒目發威,手持鞭 ,懸掛于宮門兩旁。此後邪祟全消。“後來一來二去,轉化到過年為了保家宅平安,家家戶戶掛他們的像,這就成了中國的門神。

    子豐把昨日找來的高粱桿,開始給弟弟妹妹們做燈籠,弟弟妹妹們圍坐著觀看。只見子豐用新磨好的割刀,切在白白光光、細細長長的高粱桿上,輕輕一旋,齊齊地切出茬口,一截一截地均勻地裁下來,準備作扎燈籠的骨架原料。竹簽削得又細又尖的,竹篾破得又細又長,柔柔韌韌地浸在水里。裁下的高粱桿,或是在中間或是在兩端,用割刀切出半斷半連的切口,輕輕地折,便將直直挺挺的高粱桿彎成各種角度,竹簽作榫,將其扎連起來,按照形制的設置,子豐就扎成了各式各樣的燈籠的框架。子豐先扎兩個家門前的兩大圓燈籠後,子豐讓弟弟妹妹們自己選想要什麼樣的燈籠,弟弟妹妹發揮想像力,想出自己燈籠的樣子,最後給子強做了內圓外方的走馬燈,給子桉做了方方正正的轎子燈,給子勛做了三角形的猴子燈,給迎迎做了小兔燈,給夢妍做了西瓜燈骨架做好後,韻清和子豐一起給燈籠框架糊紙,把薄薄的的連紙按燈籠大小方圓裁割下來,刷子沾了不稀不稠的糨糊。均勻地涂在燈的骨架上,裁好的紙樣向上一裱,一會兒工夫白連紙將高粱桿的燈骨架包裹起來,自家門前的兩燈籠用大紅紙包裹的,一件件的燈籠模樣也便顯現出來了。裱糊過的燈籠一個個掛在院子長繩上,冬日的陽光下白得晃眼,紅得耀眼,在冬風里擺擺搖搖。兩個時辰糨糊干了,韻清用紅紙或彩紙剪了吉祥物和各種花邊貼到燈籠上,一個個美麗的燈籠就完成了,孩子高高興興的提走自己心愛的燈籠找展羽要”磕頭了“的紅蠟燭插放到燈籠里,等天黑時點上,找屯子里孩子們去滑冰場玩。展羽還給迎迎和夢妍買了一條紅菱子和一條綠菱子,結果姐倆都願意要綠菱子。爭執下還是夢妍讓步了,把喜歡的綠菱子給姐姐迎迎扎頭上了

    關于燈籠的歷史記載比較多。著名考古學家魏存成介紹,中國的燈籠是世界上發最早的便攜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東“字可能就是對原始燈籠形象的描繪。《南史》記載有”壁上掛葛燈籠“句。葛,就是用麻織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燈籠,可能就是紗燈的原始雛形。而紅燈籠則是新中國成立後興盛起來的,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節日喜慶用燈。

    韻清又把鞭炮分發給家里的男孩子,迎迎與夢妍膽子小不敢放鞭炮。男孩子們把鞭炮分成幾組。年三十接神,年初一,初三{送神},初五也叫破五和正月十五也叫元宵節都要有鞭炮可放,這樣彰顯出春節期間歡樂祥和的氣氛。

    為了活躍節日氣氛,屯子里的孩子們為了節省,還把整掛鞭分解拆開一個一個地拿在手上點燃後再拋向空中,相互比勢誰玩的花樣多,玩得開心又快樂。

    過年放爆竹的習俗始于唐代,當時人們認為放爆竹可以驅趕邪靈,抵御瘟疫。現在放爆竹人們用以表達喜慶和祈福之意。

    喜歡夢妍的蛻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夢妍的蛻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夢妍的蛻變》,方便以後閱讀夢妍的蛻變第23章 除夕之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夢妍的蛻變第23章 除夕之一並對夢妍的蛻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