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舊人書信
朱文瑯見青峰一直馬不停蹄地忙上忙下,也不好打擾,只是與于謙周源和唐 麗娜等人一同住在武當派的客房之中,每日間不是游山便是練功,又或是玩笑嘻鬧一番。
武當派屬道家,當年昆陽真人張三豐便是道士,不似僧侶般戒律精嚴,弟子下山采辦菜蔬之時也買些肉食做來給朱文瑯于謙等人食用,這才未讓朱文瑯又去打這武當山上的野兔子的主意,日子也覺著沒這麼難過了。
只是眾人聊起當日江嘯熊因崔小小身死而浴血掌斃十余青龍殺手,終傷重而亡之事,不住唏噓,都道是那自稱沈秋俠的江嘯熊一眼看去毫不起眼,更兼被老婆呼來呵去似乎毫無底氣,卻不料居然武功如此之高,更難得有情有義,崔小小一死,他便寧願以命相殉,一同赴死。
此時已是初冬,自窗前向外望去,群峰頂上積雪皚皚,眾人俱是習武之人,這點子冬寒根本不算什麼,只不過冷風呼呼吹來,仍是感覺到臉上被刮得生疼。
只是有些苦了麗娜,因內功已失,雖也是一身武功不輸于人,但畢竟怕冷一些,不但比別人穿得格外多些,連屋中也燃了炭火取暖。朱文瑯本想著她是不是還能有重練內功的希望,但一想著師父的醫術那麼高也只能保住麗娜的性命,經脈實已是大損習不了內功,思來想去也只得罷了。
又過得幾日,朱文瑯等人在這武當山上住了幾乎已有十日,這日朱文瑯實在是等得心焦了,正想著是不是直接去找找青峰,卻只見那青峰正朝客舍這邊走來,跟在後面的正是鐵風等弟子。于謙等人見了也連忙迎了過去。
“道長,怎麼樣?都處置好了?”于謙問道。
“師門不幸,出此大事,讓各位笑話了。”青峰的聲音略顯疲憊,顯是這幾日處理山上內務頗耗心神,又得懲戒首惡以警門下弟子,又須得網開一面以免弟子人心不穩,畢竟跟隨靈月等人謀奪掌門之位的門中弟子也不在少數,基本都是靈月靈塵靈鏡等人的親傳弟子等,總不可能一打就是一大片。
“處置好就好,道長無須掛懷,哪派沒有不肖同門?只要不損武當派元氣,整頓整頓便可,去此心憂,也許武當派更可發揚光大也未可知。”于謙安慰道。
“多謝于副幫主,但願如你所言。唉……這幾日勞煩幾位在山上枯等,青峰實是過意不去。朱少俠,今日貧道此來便是想請各位往我望雲坡一行。”
“望雲坡?那是什麼地方?”朱文瑯有些莫名其妙。
“望雲坡乃是我武當山朝靈峰下一處向陽的山坡,先師和本派的多數前輩大都安葬于此。”
“哦。”朱文瑯恍然,不過卻還是不明白青峰要帶他們去那什麼望雲坡干什麼,不過此話也不好直接出言相詢,好在反正要去,去了也就知道了。
眾人隨著青峰出得門去,沿著山路慢慢行走,行至後山,接近山頂之處,果然看到一大片稍有平緩的坡地,那坡地上一點積雪也沒有,顯是著意打掃過,顯得十分干淨,坡地上種著不少青松,青松間零零落落地修著十余個涼亭,涼亭中各有一塊石碑,幾個道士正在清潔打掃,顯然這兒便是青峰所說的武當派歷代前輩的安葬之處了。
想到當年威震江湖的武當七俠,上代武當掌門靈空道長等武林名宿都埋骨于此,于謙周源等人都是不禁凜然肅穆。朱文瑯以前也曾听“雷霆劍”上官雷說起過這些武當前輩之事,也是心中油然而起一種崇敬,絲毫沒有了平日里那股子吊而郎當的浪子模樣,更別說李菁唐 他們幾個了,只有麗娜久處雲南邊荒,雖也隱約听到過這些武林名宿之名,但畢竟沒多少印象,只是前幾日听于謙朱文瑯聊天時說起才略微听說了一些,左右打量了半天,好奇地插嘴問道“道長,張真人也埋在這兒嗎?”
青峰看了麗娜一眼,只當沒留意到麗娜這話中的不敬之意,和聲道“我武當開派祖師昆陽真人,性命雙修過百年,十余年前說是要外出雲游四方,便再也沒有回山,仙跡杳杳,不知所蹤。這望雲坡上並沒有他老人家的碑亭。”
于謙聞言嘆道“昆陽真人修真百余年,已是神仙般的人物,有如海納百川,鷹游長空,可與山川同壽,日月同輝。不但武功震古爍今,空前絕後,僅就他老人家的胸襟氣度又豈是我等這些凡夫俗子所能望其項背的。”周源青峰等人俱各點頭稱是。
青峰一邊領著眾人前行一邊道“此處共有我武當派第二代三代門人共二十余人,貧道為第四代掌門,每到此處,都是深感愧歉,這二十余年間武當派漸趨式微,在武林中已難復當年的氣象,每思及此,都令貧道汗顏莫名,貧道雖盡加勤勉,但中人之資,絕非人中龍鳳,最多也只能算個守成之人,能盡心盡力保下武當派這份基業,貧道也就知足了……這邊請。”
“本來靈月師叔他們想要這個掌門之位。”青峰續道“若他們有德有能,真心實意中興武當,這掌門之位讓也就讓了,我不當也沒什麼打緊,但當年掌門二師叔祖既未將掌門之位還給靈月師叔,也未傳給自己的大弟子靈塵師叔,而是傳給了師父,便是因為看出他們心胸狹 ,不能容人,若是讓他們當上這掌門之位,不用說對外中興武當門楣,就連門中不服他們的武當同門弟子恐怕也是死無憔類。就算是為武當著想,貧道也不能讓這掌門之位落在他們手上……”
“掌門道長不用如此,不用說武當,任一個武林門派,對內亂之人處置都是一樣的。”于謙安慰道“靈月等人想當掌門,若是堂堂正正提出來,由所有的武當弟子公決,倒也光明正大。可他卻乘掌門道長離山之時,突然發難,囚禁同門,更聯合外人強奪掌門之位……僅就此舉而言,心術已是不正,不配當這掌門之位,而且還是欺師滅祖之行,放在丐幫也是犯了幫規,須得自盡謝罪的,否則就須得執法長老當眾處死,以警幫眾……道長對他們的處置已是極為寬厚的了。”
青峰搖頭道“貧道倒不是為此嘆息,只是靈月師叔如此行事,受門規處置,武當派又失了兩位好手,武當中興何日可待?好了,不說這些了,免得眾位心情也不好……朱少俠,前面便是我六師叔祖殷梨亭夫婦之墓,上次貧道曾和少俠提起,想要少俠帶一封書信,托信之人便是我六師叔祖的夫人——只不過在此貧道還得再問少俠一句話,希望少俠能給貧道一個肯定的答復。”
“道長請說。”朱文瑯正看著眼前的一座墳塋,墳前涼亭之中也豎著石碑一塊,上面刻著幾個大字“武當二代弟子殷梨亭,妻楊氏不悔之墓。”心中正遐想著當年武當七俠聯 行俠江湖,個個武功高絕英姿颯爽鋤強扶弱萬眾景仰的壯舉,突听到青峰發問,忙收回心神道。
“朱少俠,貧道是想再問一句,少俠的師父是否便是我武當派的張無忌張師叔?他老人家如今人在何處?是否安好?”青峰滿懷期望地看著朱文瑯。
“是,我師父確是叫張無忌,而且師母也確實說起過,師父是武當派中人,他現在隱居四川深山,一切都好,有張明武張明遜兩個同胞雙生的兒子,是我師弟,一個女兒,叫張明昭,是我師妹。”
青峰聞言手中拂塵一擺,打個揖手深深一躬“朱師弟。”
朱文瑯一愣,方才反應過來,師父張無忌算起輩分來是青峰的師叔,自己可不正是青峰的師弟?不過朱文瑯一時接受不過來自己居然一下子成了武當派的人,又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同門,忙回禮道“不敢不敢,道長,朱文瑯不敢當。”
“既然朱師弟確實是張師叔的弟子,那貧道這份差使也算是可以交差了。”青峰轉身向鐵風略一示意,鐵風便從懷中掏出一個鐵盒來,青峰接過鐵盒,小心翼翼打開,取出一封書信,恭恭敬敬雙手托著望頭上一舉,放下來雙手遞給朱文瑯,又深深一躬“無量壽佛。”
朱文瑯茫然地接過書信,只見那書信封得嚴嚴實實,略顯陳舊,顯是已有數年,且並未打開過。信封上寫著幾個娟秀的小字“呈無忌哥哥。不悔上。”
“朱師弟,此便是我六師叔祖母寫給張師叔的書信。六師叔祖母雖比張師叔的輩分高出一輩,不過那只是因與六師叔祖成親,這門親事還是我武當開山祖師昆陽真人親自促成的。六師叔祖母年幼之時,與張師叔有很深的淵源,是張師叔千里迢迢將她從中原帶到西域她父親的身邊,一個十來歲,一個不到十歲,兩個孩子吃盡苦楚,相依為命,情如兄妹……因此六師叔祖母一直稱張師叔為哥哥,至死也未改。”青峰解釋道。
事實上當年殷梨亭與楊不悔這段婚事曾在武林中流傳甚廣,這楊不悔之母紀曉芙曾是殷梨亭的未婚妻,但卻與明教光明左使楊逍相戀,生下楊不悔,自己卻喪命在師父峨嵋滅絕師太掌下,但殷梨亭卻也因此痛心成疾。
後來楊逍因對殷梨亭心有欠疚,命女兒楊不悔好生照料殷梨亭,卻不料楊不悔居然愛上了自己母親的未婚夫殷梨亭,堅決要嫁為殷妻,眾人皆覺大違禮義之道,匪夷所思,但昆陽真人張三豐卻是深明大義,大力贊成,最終促成了這段佳話,一來有情人終成眷屬,二來也真正消彌了武當派與明教之間的恩恩怨怨。
後來二人之事逐漸為中原武林中人所理解稱道,只可惜六俠殷梨亭當年曾身受重傷,雖得張無忌及時救治,畢竟大傷元氣,偶爾不慎,風寒入侵,竟致舊傷復發而亡,而楊不悔幾年後也是郁郁而終,這段武林奇緣才算走到結局。
這楊不悔雖嫁與殷梨亭,按輩分上來說成了張無忌的師嬸,但二人一直感情極好,一個無忌哥哥,一個不悔妹妹。故楊不悔臨終前留給張無忌的書信封皮上依舊寫的是“無忌哥哥”四字。
“在下遵命,一定好好保存,當面交給師父。”朱文瑯鄭重道。
“還有一事煩請朱師弟。”青峰又道。
“道長請說。”朱文瑯可沒這麼容易就這麼認下這個師兄。
青峰似也並未在意朱文瑯的稱呼,續道“朱師弟將此信交給張師叔之時,還萬望轉告張師叔一聲,武當派如今聲勢大不如前,已無當年武當七俠行俠江湖的氣象。如今派中又無出色的弟子,欲中興武當也是力所難及。青峰懇請張師叔再出山,出任武當派掌門之位,讓張師叔帶領眾武當弟子中興我武當派,令武當派在中原武林中大放異彩,重振舊日聲威。”
青峰此言一出眾人皆驚,未料到青峰此次處置靈月靈鏡等人,整頓武當,奪回掌門之位,卻是心甘情願將掌門之位讓給張無忌,只為光大武當門楣,此等胸襟氣度也是人所難及。
于謙在旁邊插言道“道長,張前輩雖說是武當七俠中的五俠張公翠山之子,與武當派淵源極深,但他隱居二十余年,恐怕輕易不會出山。況且,據老叫花所知,他也並非武當派中人,反倒是入了明教,被奉為明教教主,外公‘白眉鷹王’又是當年天鷹教的教主,後來雖說退隱,最多也只能說是自成一派,很難說成是武當派中人。”
他雖說此次幫著青峰奪回掌門之位,而且武當派也是名門正派,武當中興有助于武林正義,但他畢竟身為丐幫之主,若是張無忌真的回來執掌武當門戶,只怕武當派將成武林第一大派,遠遠蓋過丐幫“中原武林第一大幫”的名頭,略有些酸溜溜地點醒道。
此等心思,同為一派之長的青峰自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不過這是人之常情,再說此事與丐幫無干,若張無忌真的同意出山,憑他是武當七俠中張翠山之子的身份,任誰也說不出什麼來,更阻攔不了,故而此事關鍵還是在于張無忌願不願意出山而已,故青峰並未理會于謙,假裝沒听見,只是盯著朱文瑯。
朱文瑯心道“好老雜毛,還想把我師父也拖進來?師父一家在山里,何等逍遙自在?若不是天一盟的事,我都不想出來呢,和 兒麗娜明昭他們幾個就住在山里,打打兔子吃吃野味,那多舒服?你倒好,居然想把師父又扯回武當派來,替你打先鋒,老雜毛你也不看看面子夠不夠?……再說了,真要扯進來,我豈不也成了武當派弟子?這些大大小小道士,雖然比少林寺那幫光頭順眼多了,不過要說好玩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豈不憋死少爺我了?居然還想讓我給師父傳話?嘿嘿,想得倒美。”心中雖是胡思亂想,嘴上卻道“呵呵,行,我轉告師父一聲。”心想大不了趁著師父不注意,我隨便提上那麼一句,反正是傳話了,交差了,師父要是不答應,可不是我的事了,嘿嘿。
此事一了,青峰朱文瑯于謙等人俱是無話,眾人一時都靜了下來,只听見山風吹過這望雲坡,在松林間刮過,發出一陣低沉的嗚嗚聲響。
“人生在世數十年,到頭來也不過是黃土一堆,若道長不說,又有誰知道在這望雲坡上,松林之中,涼亭之側,埋著這麼多英雄豪杰,江湖中有頭有臉的大俠?”說話的是周源,他雖是于謙的師弟,但年紀卻是比于謙大上三四歲“不過話又說回來,世上誰人不是終歸黃土?若是能行俠仗義,為江湖景仰,就如當年的‘武當七俠’一樣,此時雖然都埋骨在這里,但俠名遠播,就算再過十余年,百余年,江湖之中只要提到他們的名字,無論是誰都要翹上一只大拇指,稱呼一聲‘大俠’,這才叫不枉世上走上一遭!”
“世事于我修道之人而言,有如過眼煙雲,幾位師叔祖雖非道門中人,但畢竟身屬道家,深得其中精妙,自然不會把什麼身後虛名放在心中,幾位老人家悲天憫人,鋤強扶弱,盡心維護江湖正義,只為武林中少些邪惡,多些公理而已。”青峰道。
“嘿嘿,那是自然。”周源有些訕訕道“老叫花就淨想著留些虛名,武當七俠乃前輩高人,見識過人,胸襟氣度自然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比得上的。”
“周副幫主此言差矣。”青峰忙解釋“貧道之意絕非是說周副幫主拘于虛名——周副幫主身為丐幫的副幫主,在江湖之中行俠仗義,憑的自然也是本心,並非有意留名。事實上,周副幫主在江湖之中,俠名遠播,貧道也是十分景仰的。貧道所言,只是說我等武林中人,既學了武功,便須得為武林出力,維護武林正義,鏟除武林敗類,並非只是為了那點虛名,而是讓武林清靜一些,各門各派和好相處。無論是否武林中人,心同此理,情同此理,情理俱是一樣。”
“想當年,鎮守襄陽的郭靖郭大俠便曾有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旁邊于謙淡淡道“只要是誠心為了百姓,為了整個武林,盡心盡力,我江湖中人都自然會記得,就如同咱們現在,不也還在感嘆當年郭大俠的聲名嗎?……我輩中人,又有幾人能真正當得起這個‘俠’字?”
秋風之中,望雲坡上,眾人眺望群山,盡皆默然不語。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