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號航母指揮室里。
電報聲滴滴作響。
不時便會有鬼子通訊官站起來,向高野五十六報告軍艦的動態。
“報告!”
“我軍11號艦體嚴重損毀,底艙漏水嚴重,請求救援。”
“報告!第9批次登島部隊遭到支那人猛烈的炮擊,登陸艦無法靠近雙馬島!請求我軍對雙馬島上的岸防炮予以炮火覆蓋!”
…
月空下的雙馬島,被炮彈爆炸的煙霧完全籠罩著。
高野五十六在艦島上看不見島上的情況。
卻能听到遠處傳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葉安然到底是什麼時候存了那麼多的炮彈的?
他抬頭看著煙霧蒙蒙的天空。
那些煙霧,是島上炮彈爆炸形成的硝煙。
海風把那些煙霧吹到了他們軍艦的周圍。
有月光的輔助,他們哪怕是全艦熄燈,也能看見臨近的軍艦。
突如其來的煙霧將他們籠罩起來,此刻,他們連軍艦甲板上有沒有人都看不見。
吉野新田杵在指揮室里。
他在那個位置,一動不動已經站了快要三個小時了。
兩個小時登陸雙馬島,成了他指揮官生涯最大的笑話。
他的海軍陸戰隊以特種作戰著稱,此刻連靠近雙馬島海灘的機會都沒有。
吉野新田一肚子的苦水。
早知道雙馬島這麼難打,他當初就不吹牛逼了。
現在怎麼辦?
他看向面色凝重,神色難看的高野五十六道︰“司令官。”
“能不能請求暫緩登島計劃?”
“這晚上登島,受限嚴重。”
“繼續靠近雙馬島,只會徒增傷亡,登島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
眾人︰……
說兩個小時登島的人是他。
現在又說登島概率為零的人,也是他。
高野五十六重重的嘆了口氣。
他也知道。
如此登島計劃持續下去,他們的部隊只會徒增傷亡,在支那人的全炮轟炸下討不到半點便宜。
為了防止登島發生的悲劇,高野五十六同意了吉野新田的建議。
在途的登陸艦全部撤回。
靠近雙馬島海域的登陸艦和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全線後撤。
高野五十六呢喃道︰“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葉安然竟然把雙馬島武裝成了一個強大的碉堡。”
吉野新田咽了咽口水。
他是想說幾句“振奮人心”的話來著。
但,
剛剛他的海軍陸戰隊被炸的連塊完整的骨頭都找不到,也就沒有那麼多“振奮”的話要說了。
吉野新田張著嘴巴,重重的嘆口氣。
高野五十六沉聲道︰“這麼打下去的確不是個辦法。”
“諸位同僚,你們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他瞥了一眼指揮室里的軍官們。
“司令官,晚上視力受限。”
“我們的戰斗機不具備夜航的能力,天一亮,我們的航空兵對雙馬島實施全面轟炸。”
“海軍調配重炮炮擊雙馬島,掩護我們的海軍士兵登陸雙馬島,定會事半功倍。”
…
另一人道︰“我建議登陸雙馬島的時候采用火攻,每個登陸突擊組攜帶一到兩個噴火槍。”
“子彈打不穿那些碉堡,燒也要把那些支那人燒死!!”
…
探照燈穿透海岸線縈繞的硝煙。
炮聲停止。
各前沿火力部署點的指戰員向李俊清匯報,那些意圖登島的鬼子已經撤了。
各火力點指戰員匯報。
無一人傷亡。
鬼子的重炮對島上的碉堡構不成威脅。
只是有些機槍槍管熔斷,換了槍管。
李俊清把雙馬島發生的情況通過電報的形式發給東北野戰軍司令部。
和在江東造船廠的何衛國。
凌晨四點。
超過60余架應龍戰斗機飛抵琴島。
90余架轟炸機抵達山勞機場、琴島機場待命。
雙馬島打響第一炮的時候,葉安然剛剛睡下。
知道李俊清和鬼子打起來,他迅速穿上衣服離開家前往野戰軍司令部。
二十一世紀的某一天。
白屋專家還拍著胸脯告訴全世界,縱使華夏再怎麼樣怎麼樣,戰斗機不敢飛躍雙馬島,軍艦開不過雙馬海峽。
白屋至少在鬼子家里駐軍,雙馬島上的防空和岸防導彈全部換成了他家最好的。
為了就是能夠起到防範,警告種花家。
正是因為百年後,鬼子和白屋的鬼子依舊認為雙馬島能夠威脅種花家,葉安然才把雙馬島看的那麼重要。
除了種花家的飛機。
誰的飛機也不能從雙馬島上面飛過去。
誰都不行。
一個晚上。
葉安然往靠近雙馬島的臨海城市派了超過300架戰斗機,150多架轟炸機。
他命令東北空軍在天亮之前到達各地機場,由東北野戰軍接管,並封鎖當地機場。
無論是外國人控制的歐亞航線,還是民航局控制的機場,一律暫停一切民航的飛行任務,由東北空軍正式接管。
鬼子的飛機不能夜航。
高野五十六一定會把雙馬島看作眼中釘。
不只是他。
崇義親王和他們的天蝗,也一定會要求高野五十六首先把雙馬島奪回去。
葉安然猜測。
他們除了使用軍艦上的艦炮轟炸雙馬島上的岸防炮,也一定會在視線充足的情況下對雙馬島進行強有力的轟炸。
盡管島上的防空不成問題。
但相對于二十一世紀的自動防空導彈相比,由88毫米高射炮,43毫米高射機炮組成的交叉火力網,還是弱了一些。
高射炮的防護遠遠比不上岸防炮的防護。
高射炮它要求有足夠好的射擊角度。
炮長需要極佳的視野。
他們會長期暴露于敵機視野範圍內,成為敵機飛行員重點兼顧的“對象”。
為了解決這個麻煩。
葉安然把戰斗機派去臨近雙馬島的城市。
一旦雷達偵測到鬼子軍機,琴島等地的空軍會立即起飛前往雙馬島增援。
︰中暑了……唉!
明天補吧,已經在打針了。
心情也不太好,設計好的情節怕因為心情不好寫崩了……
兄弟們包涵一下,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