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有些不懂,先生是怎麼認出對方就是大名鼎鼎的“讀書人”。
畢竟李耳沒有拿著一桿旗子,上書“東荒第一讀書人”之類的字眼。
“先生,且慢,學生只有幾個問題詢問。”
孔丘能認出來,純粹是因為感受到了純正浩然文氣的共鳴。
天地有正氣,浩然不可折!
這是盤古留給洪荒眾生的禮物之一。
他沒有成仙,但自幼熱愛讀書,天生與文道有著異常的契合,對文氣十分敏感。
從一見面,看到李耳,就堅定認為這位就是在守藏室讀出一個金仙道果的天才。
因為他從小到大,見過這麼多人,就沒見過比對方文氣還要濃郁的人。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的問題,在書里可以得到答案。”李耳十分狡猾地打馬虎眼,準備當甩手掌櫃。
孔丘高興道︰“多謝老師指點。”
“弟子行走洪荒,發現道德淪喪,請問先生,道在哪里,德在何處?”
不妙啊!
李耳發現隨著孔丘自稱學生,口誦老師,自己又多出了一倍的霉氣,指著長安城外的黃河。
“道就在腳下,德。”
“汝何不學水之大德?”
翻譯官︰你太缺德了!)
孔丘似乎沒發現李耳隱隱的罵人含義,虛心問道︰“水有何德?”
他是真的擔心人間界。
一路走來,所觀觸目驚心。
作惡的世家豪族子弟死了,剝削的上位食肉者貪鄙。
道還勉強在,德卻沒了!
人族缺德啊!
李耳見他“挨罵不還嘴”,還虛心請教,也是郁悶。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孔丘連連點頭。
“此為君子不器!”
翻譯官︰君子不應當局限于一種特定的視角,而應當具備廣泛的能力和胸襟,可以容納一切。)
感覺被嘲笑回來的李耳感覺心疼。
這是罵自己小器嗎?
此時,正好有一頭青牛從遠處跑過來,主動趴在他腳下。
李耳看得十分眼熟,順勢坐了上去。
懟不過,還跑不贏?
“小友,請自便,有緣再見。”
說完一拍青牛,這頭青牛當即快步飛離,不給孔丘繼續發問的機會。
耍嘴皮子,他真不是很擅長。
還是遠離這個倒霉鬼比較好。
孔丘羨慕看著遠去的李耳。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乎?”
跟著孔丘的小迷弟、窮親戚顏回,問道︰“老師,就兩句話,你就知道他是龍了?”
他覺得老師有點無恥,這是蹭李耳的名望吧?
人高馬大,攜帶三尺之劍的孔丘一巴掌拍過去。
“回,那是我的老師,要尊敬。”
毫不猶豫,孔丘給李耳安了一個師生關系。
跑遠的李耳只感覺後背一冷,悄無聲息的,自己的霉氣又增加了一點。
‘此子為何如此缺德?’
顏回被孔丘一巴掌拍飛了。
孔家多出將軍,擁有部分商皇分支、巫族血脈,體格自然不用說,歷代都是武道強者、近戰高手。
掄起人來,一巴掌一個。
孔丘的親爹,就是一位力托懸門的壯漢,著名的魯國猛男。
孔丘親爹的親爹,也是一位力托大門的壯漢。
孔丘親爹的親爹的親爹,還是一位力大無窮的壯漢。
孔丘親爹的•••
魯國都城的大門,就是孔家刷聲望、證明是親兒子的最好工具。
這可是斷龍石築成的城門,連蛟龍都可以鎮壓下來。
魯國都城大門︰每隔幾千年,就有一個變態來騷擾我,直到最近才安寧下來。
這一路上,他們兩個沒有成仙的,可以順利抵達長安城,靠得就是孔家祖傳的“巨力”。
孔丘作為孔家血脈,力氣同樣大得驚人。
只要不是玄仙以上,孔丘靠著強橫的半巫血脈,就可以靠著拳頭強推。
明明是當先鋒大將的命,卻決定去做讀書人。
無法理解!
這讓顏回很憂傷。
他跟著老表出來,不是為了當窮鬼的!
“老師,你要投效商皇嗎?”
“要不,你還是當將軍吧,我可以給你當軍師,我們合力,幫助大商平定妖族之亂!”
天真的顏回努力勸老表來這邊繼續當將軍。
文官,真的不適合老師啊!
你見過那個文官身材高大,比武將還魁梧的?
赤霄︰顏回當軍師,狗頭保命滑稽滑稽)!
一群追劇觀眾齊齊點頭。
“回啊,我真不是來當將軍的。”孔丘望著繁華的長安城說道。
“那不遠億萬里來這里干嘛?”顏回不解道。
“為了仁愛!”
“砰!”
一群路人撲倒在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愛你大爺啊!
不應該是升官發財、復興家族、多子多孫嗎?
顏回有點後悔,或許自己不該離家出走的。
愛是什麼,能填飽肚子嗎?
肚子好餓!
另一邊,李耳從長安城出發,游東海。
往東至東海最東方的浮島,一路經過成千上萬的島嶼,也看到了無數水族、人族、妖族在這片遼闊無邊的水域改造環境、興建生存空間的努力。
人族在島,水族在海,妖族在岸。
三大族群不約而同一起努力,擴大島嶼四周的淺海區。
深海缺少陽光,陽氣不足,生機消退。
人族需要食物,水族需要陽光。
擴大淺海區,雙方都可以獲利匪淺。
只有在淺海區,海藻、浮萍、魚類才能生存。
一股股不願參加洪荒內戰、不願意殺戮劫掠的有德族群、生靈,拖家帶口,放棄戰亂的祖地,不斷從東荒、北荒、南荒、西方世界向大海遷移。
一個個出現的新島嶼、大陸,就是他們的新家。
他們帶來了洪荒的大道神通,但遼闊的海洋距離,又成為限制他們進一步突破的障礙。
于是,李耳來了!
每到一地,看風土人情,觀水族眾生。
他很喜歡這些有德的生靈,留道經與有緣人,闡述仙道之妙。
俯下身與煉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修行者交流,這些修行者在開發自家領地時研發的法門、神通,對他十分有用。
這些都是守藏室所沒有的。
他的境界再次在飛速提升。
就像他說的,大道不在虛無縹緲地天上,也不在深厚渾重的地下,就在他的腳下,就在他的身邊,在億萬眾生,在自己。
慢慢的,他發現一件事。
人在東海!
闡在東海!
截在東海!
是的,三清聖人雖然沒有深入這些地方傳過大道,但他們的道早已烙印在洪荒仙道中,隱藏在芸芸眾生里。
這些生靈不願意參與戰爭、劫掠,遷移外海,求一個清淨無為!
這些生靈大多數受過元始氣機,自然算是闡教外門學生,走的是堂堂正正天道之路!
這些生靈為了追求大道,為子孫謀福利,積極改造島嶼,在努力截取生機天命!
清淨之心,正道之路,截命之性。
三教苦心教導一萬年,不如眾生自發向道而行!
“這就是上善若水,這才是真正的上善若水!”
老子感覺自己悟了,迷茫也解開了!
他離開苦縣,一路看過人間疾苦,不明白為什麼那些至尊、聖人冷漠旁觀,任由人界殺戮不斷。
洪荒不該如此的啊!
這個天地,讓他有些痛楚和難過。
他想要找到的人間太平答案,在這里找到。
大劫是大殺戮,大劫是大淘汰,大劫是大機遇,大劫是眾生另一個結束與開始。
傳什麼?
闡什麼?
截什麼?
只要天地擴張,大劫衍化不斷,自有一心向道求德的道德生靈,會遠離是非之地,在安寧之地求道、闡理、截命!
難怪天宮二聖很少出來講道了,也沒有立教,讓弟子們出山。
不需要啊!
他們的道,已經傳了下來。
金丹大道遍地是,神道神 到處有。
哪怕是這個距離洪荒大陸最遙遠的島嶼,依舊有一位土地神、城隍坐鎮。
水面之下,更有龍族安排的巡海夜叉、司法蛟龍監督。
只需要擴大洪荒天地,終有一天,兩位至聖種下的種子就會發芽,吸收天地靈氣,成為一棵棵參天的大道之樹。
插手大劫固然可以減少天地殺戮,但同樣也打斷了眾生修行、超脫、證道的希望,讓洪荒眾生死水一潭!
看看,這次大劫誰成道了,誰隕落了,誰超脫了?
至于那些入劫者,自取滅亡,何必為之絕望和難過?
讓他們重新再來就是!
人道的希望!
“哈哈哈!”
“滄海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海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一念想通之後,元神勘破迷障,道心掃除亂世塵埃。
李耳元神與東海相合。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聖人寄情山水,頤養情操,無垢無雜,心境如鏡,照見山川水靈。
李耳雖然不是聖人,卻有一顆貼近聖人的道心!
這是天生的!
這一刻,他的道心品味到了什麼是上善若水。
東海啊,全都是水!
可以清洗我的一顆大道之心!
喜歡洪荒︰開局昆侖山,化身億億萬請大家收藏︰()洪荒︰開局昆侖山,化身億億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