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環游記

第318章 亞東•愛國主義教育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畫虎成貓 本章︰第318章 亞東•愛國主義教育

    小車隊繼續上山。

    導航顯示距離乃堆拉國門還有三公里的時候,咖啡在對講機里叫道︰“我帶你們去買的洋貨。”

    眾人都在疑惑之際,咖啡已經領頭開進了路邊一處鐵皮房前的停車場。

    虎永剛跟過去,下車才發現,最外邊的鐵皮房上掛了一塊銅牌,上寫“中國西藏亞東仁青崗邊貿市場”。

    名字雖然冠了“中”字頭,但規模卻不大,數數也就二、三十個鋪位。

    里面主要商品除了少量的中國服裝和日用品,其他基本上都是印度的藥品和食品。

    由于氣候條件,這個市場只在每年的—月份開放,吸引了眾多印度商人前來貿易。

    不過,後來听咖啡說,0年以後,這個邊貿市場就徹底關閉了。

    (至于什麼原因,有興趣的看官們,只要在網上搜一下“洞朗”這個關鍵詞就知道了。)

    眾人到里面轉了一圈,誰也沒有買東西,就繼續往上走了。

    果然如咖啡所說,經過了幾道關卡盤查邊防通行證,海拔升到00米的時候,乃堆拉國門也就到了。

    “乃堆拉”,在藏語中的意思是“風雪最大的地方”,這里是亞東縣與印度錫金邦的交界處,距離錫金邦首府甘托克只有公里,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貿易通道。

    在兩千多年前,乃堆拉山口就是“茶馬古道”的主要通道,“絲綢之路”的南線也是經過這里打通了一條國際貿易線,亞東也曾是這條線路上最大的商埠。

    0世紀初,這條乃堆拉口岸貿易線上的年交易額最高時達到上億銀元,佔當時中印邊境貿易總額的0%以上。

    更為神奇的是,據說唐僧帶著孫悟空等三個徒弟,也是從這乃堆拉山口前往印度取經的。

    眼前的乃堆拉國門,其實是一個貿易通道,站在國門前可以清楚地看到對面的印度國門和哨所,偶爾也有對面的貨車過來,但沒看到有這邊的過去。

    就在眾人以為,這里只是貨物通道的時候,卻看見一隊印度人,排著隊從那邊走了進來。

    經了解得知,這些是前往西藏西南地區的開拉斯山(岡仁波齊峰)和蔓薩羅瓦爾湖(瑪旁雍措湖)朝聖印度教濕婆神的印度香客。

    在以往,中國只在西藏與印度北阿坎德邦的里普列克山口,向印度香客開放朝聖線路。

    後經過中國和印度兩國政府的友好磋商,中國于這一年起,每年的—月份,對印度香客開放乃堆拉口岸,印度香客赴西藏朝聖的新路線將正式啟用。

    從此以後,印度香客可乘坐汽車途經西藏高速公路抵達山下,隨後用較短時間爬上山峰,朝聖之路將縮短到至0天左右,節省了一多半時間,大大方便了印度信徒。

    從國門關卡處往上看,能看到乃堆拉山頂上中方堡壘和印軍哨所的輪廓。

    中印雙方沒有明顯的國境線和界碑,只是以山體中心東西向的鐵絲網為界,南側是印軍哨所,北側是我軍哨所。

    這山頭寸草不生,地勢極為險峻,條件極其惡劣,除了人看不到一切有生命的跡象!

    虎永剛他們一群人,看著眼前的環境,近距離地感受到了邊防官兵條件的艱苦,不由得對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對祖國邊疆的英勇堅守的精神肅然起敬!

    口岸有一個“國際郵件交換廳”,此外還有一個小型紅色博物館,在里面可以了解很多關于國門的歷史和故事。

    據館內解說員介紹,乃堆拉山口本來是中國和錫金王國的邊境,印度吞並錫金後才變成了中印邊境。

    由于中印兩國沒有簽訂邊界協議(除印度、不丹兩國,中國與周邊所有鄰國都簽署了邊界協議,劃定了邊界線),因此這里沒有正式的國境線、界碑,我們的士兵就是界碑!所以我們必須寸土不讓,寸土必爭!

    直到眾人回程的路上,耳邊猶在回響著邊防官兵喊出的“寧肯洞朗埋忠骨,絕不守丟一寸土”的錚錚誓言!

    回到亞東縣城的時候,也到了午飯時間。

    大家一致表示,還是到錦江都城酒店去吃。價格雖然貴,但他家的味道好啊。

    午餐接近尾聲的時候,咖啡提議道︰“我看你們上午參觀了乃堆拉國門,愛國熱情高漲啊,下午我再帶你們去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如何?”

    眾人紛紛表示,只要不繞太遠的路就行。

    咖啡說的那個地方,是回程時的必經之處,就在堆納鄉的古汝村附近,也就是他們來時游玩過的“多慶湖”不遠處。

    飯後約兩個小時,眾人到達了這處“曲美雄谷抗英遺址”,只見曠野之中一面殘壁靜靜佇立。

    那是當年西藏守軍所壘的防御工事殘體,上面布滿的彈洞,仿佛在向人們述說著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往事。

    旁邊不遠處是高大雄偉的“曲美雄谷抗英英雄紀念碑”,那是在00年,為紀念抗英斗爭00周年而立。

    碑身刻滿了犧牲藏軍的名字,以緬懷抗英斗爭中英勇犧牲的藏族烈士,讓所有人感受到千余藏族軍民面對列強侵略的英勇不屈、保家衛國的民族大義,同時也時刻提醒人們,永遠不要忘記歷史!

    世紀中葉,英國把印度淪為其殖民地之後,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西藏,妄圖建立“英國管理下的西藏”。

    到了世紀末,英國侵略者憑借強大的武力,迫使清政府讓原屬中國西藏的隆吐山地區脫離了中國,隸屬錫金後還不罷休,又連續發動兩次侵藏戰爭。

    眼前的抗英遺址,實際上就是英國侵略者,用陰謀詭計對西藏守軍實施的慘絕人寰的“曲美雄谷大屠殺”!

    那一天,也就是0年月日,英軍指揮官麥克唐納和榮赫鵬,率領英軍從堆納出發,進抵曲美雄谷之藏軍所築牆壘前(也就是眼前的遺址),遭到聞訊而來的藏軍攔阻。

    藏軍首領拉丁色、朗賽林要求英軍立即撤退,方可談和。

    英軍表面答應,卻暗中包圍並以重機槍、火炮等瞄準了隊形密集的藏軍官兵。

    榮赫鵬狡猾地對拉丁色等人說,既要談和,為表雙方誠意,英軍先將子彈退出槍膛,要求藏軍也將火繩槍之點火繩熄滅。

    接著,榮赫鵬裝模作樣地命令英軍土兵們將子彈退出一發,但他們旋即推動槍栓將另一發子彈頂入槍膛。

    當時的藏軍還沒有鋼槍裝備,也不了解步槍構造,藏軍指揮官誤認為英軍槍膛內已無子彈,就依照英方請求,下令藏軍士兵熄滅了全部火槍的點火繩。

    然而,英**官卻突然掏槍將拉丁色、朗賽林擊倒在地,隨即大隊英軍向藏軍猛烈開火。

    而藏軍最重要的武器火繩槍因點火繩熄滅而無法還擊,數分鐘內即被英軍射殺00多人,西藏地方政府談判官員亦被殺害。

    幸存的藏軍奮勇同英軍開展肉搏,雖斃傷英軍一小部,但因武器裝備、作戰指揮均大大遜于敵人而失敗,藏軍的鮮血染紅了曲美雄谷泉水!

    此戰英軍雖獲得勝利,英國人卻在西藏留下了背信棄義的惡名!

    此時的眾人,也都是破口大罵︰不講武德啊!……

    :..cc0

    ..cc。..cc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房車環游記》,方便以後閱讀房車環游記第318章 亞東•愛國主義教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房車環游記第318章 亞東•愛國主義教育並對房車環游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