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村干部提供的信息,虎永剛兩人很容易就在村里,找到了那塊“片馬回歸交接儀式遺址碑”。
遺址碑並不大,只是十公分左右厚、一米多高的漢白玉石碑。
雖然它看起來不起眼,但站在它的面前,頓時就有莊嚴肅穆之感。
看著石碑上面刻著交接儀式的日期和相關信息,讓人不禁想起那段艱難的歷史。這個遺址不僅是中國宣示領土主權的象征,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統一的歷史見證。
虎永剛深有感觸,寧靜卻說︰“就這樣一塊石碑,看完了就往回走吧。”
虎永剛看了一下手機上的時間,已經過了十一點,就問寧靜︰“要不我們就在這個村子里吃了飯再走?”
寧靜說︰“沒看到這里有什麼飯店啊,還是到鎮上去吃吧。”
虎永剛說︰“你可能沒主意,我停車的時候就看到了,村委會不遠就有家農家樂。我們還沒品嘗過景頗族特色菜呢,就在這里吃吧。”
寧靜笑道︰“你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到哪里,首先注意的就是飯店。”
虎永剛說︰“人生苦短,美食豈能辜負!”
兩人走進那家“年年邊民農家樂”時,發現店里一個吃飯的客人也沒有,幾個身著民族服裝的服務員,坐在一起閑聊。
虎永剛不由得心里直打鼓︰飯店這種生意是惡性循環的,生意不好就說明他家的飯菜味道不好,而飯菜的味道不好,就越沒有客人上門。
那幾個服務員看到他們進門,馬上就不聊天了,熱情地迎接過來,有帶他們找地方坐的,有端茶倒水的。
一個伶俐聰明的姑娘馬上拿來了菜單,讓他們點菜。
虎永剛有點不放心地問道︰“你們家怎麼沒有客人啊?是不是口味不行?”
那姑娘忙解釋說︰“不是不是,是你們來早了,等下你再看,來晚了就坐滿了,還要等位置呢。”
虎永剛說︰“那好吧。只要菜是新鮮的就行。”
那姑娘忙說︰“保證都是新鮮的。你們想吃點什麼呢?”
虎永剛說︰“你們是景頗族吧?我也不知道你們有什麼好吃的啊。你給推薦一下唄。”
那姑娘掩口而笑︰“我們店里都是好吃的。”
虎永剛︰“那就給我們推薦你們景頗族最有特色的美食。”
那姑娘想了一下,說︰“那就先給你們來一份,我們景頗族最著名的傳統名菜——鬼雞。”
寧靜問道︰“這名字好奇怪啊。不會是其它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取了個雞的名字吧?”
那姑娘忙解釋說︰“肯定是雞肉,而且還是我們村民自家養的土雞。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先把整只的土雞,放在開水里煮熟。
然後用手把雞肉撕成絲放到盤子里,依次加入姜蔥、香芹、朝天椒、大蒜、香菜等切成的末,再放白糖、食鹽和少許檸檬汁拌勻,就可以吃了。”
虎永剛︰“這不就是我們漢族人的涼拌雞絲嗎?和‘鬼’也不搭界啊,怎麼就叫鬼雞呢?”
那姑娘說︰“因為古時候,我們景頗族人只有在祭祀鬼神的時候才會做這道菜,所以就叫它鬼雞了。”
虎永剛笑道︰“原來是祭鬼用的。那我們吃了它,不就成了鬼啦?”
那姑娘正色道︰“不是啦。以前我們景頗人都很窮,平時根本吃不上肉,只有在祭祀鬼神的時候才殺雞宰牛當祭品。
那個時候,景頗等平時的主食都是大米,副食也就是土豆番薯、野菜野果之類,而且閑的時候每天只吃兩頓,忙的時候才能吃三頓。
所以,祭祀用過的祭品不可能丟棄的,都是給人吃的!而且現在條件好了,這些都是我們的家常菜了,放心吃吧。”
寧靜說︰“姑娘你別听他口無遮攔的胡說八道,他和你開玩笑呢。這個鬼雞我們要了。其它還有什麼?”
那姑娘說︰“我們景頗人最喜歡的涼拌酸螞蟻蛋,就不知道你們敢不敢吃?”
虎永剛說︰“你們少數民族的人,怎麼總喜歡吃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啊。”
那姑娘笑道︰“靠山吃山唄!”
寧靜反對說︰“那個我不敢吃。你們生活在怒江邊,一定有很多魚吧?”
那姑娘點頭說︰“有的。你們想怎麼吃?”
虎永剛問︰“你們通常怎麼做呢?”
那姑娘說︰“有舂鱔魚啊、酸筍煮魚啊、竹筒烤魚啊……”
不等她介紹完,寧靜就有了選擇︰“就嘗嘗你的這個竹筒烤魚吧。兩個葷菜夠了,再給我們來兩個素菜就可以了。”
那姑娘說︰“煮芋頭行嗎?原汁原味的煮法,湯也有了。”
寧靜說︰“行啊。另外再隨便給我們清炒一份野菜吧,只要不是苦味兒的,都可以。”
“好的。”
那姑娘答應一聲,把寫好的菜單交給另外另外一個服務員,讓她拿去後廚準備。
虎永剛看沒有其他客人進來,那姑娘也無事可做,就對她說︰“你閑著也是閑著,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你們景頗族的風俗習慣呢?”
那姑娘很爽快地答應道︰“行啊。你想听什麼呢?”
虎永剛說︰“既然是來吃飯的,你就先給我們說說吃飯這方面的習俗吧。”
那姑娘說︰“吃飯啊,我們很簡單的,一般都是吃腌制的和燒煮的菜,或者把放好調料的菜用芭蕉葉包好,放到火塘灰里焐熟,很少用油炒了吃。
我們的口味偏好酸辣、酵臭,幾乎不用碗筷,基本都是用芭蕉葉裹著,用手抓了吃。
對了,我們有個習俗,當天舂米當天吃,不留‘隔夜糧’的。”
虎永剛問她︰“你們景頗族人,吃飯的時候,要講什麼規矩嗎?”
那姑娘說︰“那當然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嗎!
我們景頗人在自己家中吃飯的時候,一般都由家長按人頭均分,把食物放在芭蕉葉上,中間放一大碗湯,全家人圍坐著一起吃;
如果到了吃飯時間,有鄰居過來,可以隨意坐下用餐,不須任何回報;
如果有一家要蓋房,全村人都會去無償幫工,並送米送菜;
誰家來了客人,鄰里之間,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殷勤招待;
如果打到獵物,見者有份;趕街時相遇,立即遞過酒筒和煙袋。
因為在我們景頗人的傳統觀念中,‘吃獨食’可恥,讓客人餓著肚子走,是最不體面的事。”
虎永剛忽然打斷她問道︰“你剛才說,你們景頗人在街上遇到,要遞上酒筒,是你的口誤,還是真的是這樣?”
那姑娘笑道︰“這是真的!你們沒想到吧?說到這個,就有必要說說我們景頗人的酒文化了。
我們景頗族人很早就會釀制米曲酒和水酒,不過我們不擅長釀制白酒,我們要喝白酒,就要從外面運進來。
我們景頗人非常的喜愛喝酒,不管男女老少,出門都會攜帶竹制酒筒,方便隨時可以喝兩口。所以,遇到熟人時,不是先遞煙而是先遞酒筒。
如果有客人到家里來,我們景頗人不是倒茶,也是先給客人倒喝酒,但客人不能全部喝完,需要倒回一點酒,表示對主人的尊敬。
如果同時來了多個客人,主人會讓一個信任的人來給大家分酒,確保每個人都能喝到。客人們也不能全部喝完,留下一些酒作為‘酒種’,象征著主人家的酒永遠喝不完。”
虎永剛說︰“這倒和我們老家過年時的一個風俗很相似。”
那姑娘好奇地問道︰“你們那里也是這樣喝酒的嗎?”
虎永剛說︰“不是喝酒,是吃飯。大年初一的第一頓,不管是飯還是菜,都不能全部吃完,必須要留一點,用我們老家的話說叫‘存倉’,寓意著年年有余。”
那姑娘說︰“哦,原來是這樣啊。”
虎永剛見菜還沒有上來,就又問道︰“如果到你們景頗人家去赴宴,有什麼講究嗎?”
那姑娘說︰“我們景頗族宴請賓客,確實有一種規矩。客人到了以後,主人家便會讓一個身著盛裝的中年婦女,出來敬送‘禮籃’。
這個禮籃是用藤篾精心編織的,一般里面會裝一竹筒白酒、一竹筒米酒、兩包熟雞蛋、兩包糯米飯團。
主客接受禮籃後,表示謝意先飲一口酒,再把傳給其他人分著河飲。然後將雞蛋切成片,放在飯團上,人各一份,邊吃邊加贊美,吃完以後奉還禮籃,表示回敬。
這些食物都是各有含義的︰白酒是給女客喝的,米酒是給男客喝的;糯米飯代表著‘粘貼結合,親如一家’;雞蛋代表著‘純潔、圓滿、平安、康樂’。
你們外地人,如果去參加景頗族人家的宴會,有幾個飲食方面的禮節需要注意,就是當主人請吃喝時,要先回敬主人。
還有就是,包飯菜的芭蕉葉啊樹葉啊,都不可以倒著使用,否則會被認為是對主人不友好的表示。”
說到這里,那姑娘忽然神秘兮兮地問道︰“我們景頗人,以前還有個奇怪的風俗,你們想不想听?”
虎永剛和寧靜異口同聲地說道︰“當然想啊!”
于是,那姑娘繼續說道︰“我們景頗族有個古老的風俗習慣,外甥如果要結婚,通常要娶舅舅家的女兒,同樣,外甥女也要嫁給舅舅家的兒子。
如果沒有這樣嫁娶,那就要給舅舅送禮賠罪。
外甥的禮品通常是︰絲織品一件、米酒兩桶、白酒兩瓶、雞蛋兩個和一些粑粑。
而外甥女在嫁給其他人的時候,就要送舅舅一條耕地牛,作為賠罪。
如果自己的母親(或者妻子)去世,也要送給舅舅(或岳父)一條‘火炭’牛,我們景頗語叫做‘密黑諾’,大概是表示回報當年的養育之恩。”
虎永剛感嘆說︰“看來你們景頗族人,一直還都秉承著‘人種出舅家’的古訓呢。對了,你們這種表兄妹近親結婚的風俗,現在還有嗎?”
那姑娘說︰“有還是有的,不過已經很少了,畢竟已經是新社會新時代了嗎,大多數的年輕人還是自由戀愛的。
對了,我們景頗族的青年男女,談戀愛的時候,都還喜歡用‘以食傳言’這種傳統的情愛表達方式呢。”
虎永剛好奇地問道︰“什麼意思?談戀愛只要給對方送點吃的東西就可以了嗎?”
那姑娘說︰“雖然是送食品,但那不是用來吃的,而是傳達了一種意圖,相當于暗號吧。”
寧靜一听,也是好奇心滿滿︰“哦?還能這樣?難道不會領會錯了意思,產生誤會嗎?”
那姑娘說︰“不會的,就像是密碼一樣,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我們景頗族的小伙兒愛上了一個姑娘,就會給姑娘送去食品。
不過,食品中包的不同的物品,就表達了不同的含義。
比如,包上樹葉,就表示我有很多話對你說;
包上的是樹根,就表示對姑娘的思念;大蒜,表示想求婚;火柴,表示愛姑娘的感情堅定不移;辣椒,則是表示感情很強烈、很火熱。
姑娘收到食品後,如果對小伙兒也有意,就把食品原物退回,表示有同樣的意願;
如果姑娘覺得,還需要再考慮考慮,便會加放幾根奶漿菜退回去;
如果姑娘沒那個意思,想拒絕,就會添進火炭。
小伙兒一般都會百折不撓,收到回音後,就會在食物中放上合攏的嫩樹葉—表示希望能和姑娘共同生活;或者是糧豆—表示想和姑娘早日結婚,再給姑娘送過去。
如果姑娘同意,就會回贈煙草;如果堅決拒絕,就將合攏的嫩樹葉,扭轉成背靠背退回去。
通過這樣的幾來幾往,我們景頗族不少有情人,就可以通過‘明媒正娶’或‘拉婚’,也就是‘搶親’的方式,結成終身伴侶。”
虎永剛笑道︰“這太麻煩了吧?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手機這麼普及了,隨便發條信息不就行了嗎?再不濟,寫封情書也行啊!”
寧靜送他一個大白眼︰“你不覺得這樣很浪漫、很有情調嗎?”
那姑娘點頭贊同︰“以前我們景頗人識字的人少,所以才采取了那種方式。不過現在我們也是覺得,那很傳統,又浪漫,就延續了下來。”
虎永剛還想問問她,景頗族人娶老婆需要多少彩禮、婚禮是什麼樣的,先前送菜單到後廚的那個服務員,把“鬼雞”端了上來。
那姑娘也就收住了閑聊的話頭,問虎永剛想喝什麼酒。
虎永剛說︰“等下要開車,就不喝酒了。”
那姑娘說︰“那我就給你們來一個竹筒糯米飯吧。”
寧靜說︰“好的。謝謝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