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商會的擴大,一部分原因完全歸功于敏銳的商業嗅覺。
作為大明最大且擁有最多女工的工司,本身就要面對比男工還要多的麻煩事。
工廠乃是生產利益的地方,在對男工和女工方面也是要有利益的考量。
從財報上看,使用男工所產生的利潤要大于女工,其中月事巾就是一方面。
女工月事的時候,若沒有月事巾,那基本上是無法上工,就算她們能夠忍著難受,可工位也不能天天留下一灘血。
所以,為女工衛生巾也是工廠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福利之一。
其極大削減了女工與男工的差距,除此外,孕期便是最大的問題了。
隨著規模的擴大,以前招的是寡婦,現在就不一樣,有不少男工成家之後,家中的女人也走向工作崗位。
而一旦懷孕到四五個月,肚子大了之後,便不適合繼續工作。
工廠本身就和醫學院有著長期合作,畢竟關于生育問題,能夠集中且能夠配合的對象並不多,工廠恰好符合條件。
在朱祁鈺的撮合下,工廠女工不至于因為幾個月無法上工而被淘汰。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直缺人手的原因。
倒不是說女工必然增加工廠的用人成本,在利益創造上,女工本身也是商會的消費者。
以前幫忙看管孩子的地方,在一個女管理的建議下走向正規化。
托兒所就這麼順理成章的出現。
相比摸著石頭過河,陳凝香對于這種新興行業,自然是要向上匯報。
京城商會在這一方面有著別的商會所沒有的優勢,那便是廠中女工的素質基礎已經超出了正常百姓,而托兒所所需要的看顧與教育,恰好女工能夠滿足。
人類本就是群體動物,幫忙看管幼崽,那是從原始人便有的傳統。
在朱祁鈺的細化下,托兒所的效果超出了陳凝香的想象。
從而,京城商會也抓住了里面的商機。
比起在家中留人看管孩子,花費一些錢財,讓家里多出一個勞動力,創造出一份收入,是廣大百姓樂于接受的事情。
京城商會對于名下工廠皆建立有托兒所,女工上工時,能將孩子直接寄托在托兒所中,其年齡小到兩三月,大到五六歲皆有。
因為工廠本身就是熟人社會,將孩子托管在這里,父母就能安心工作,甚至比在自己家里看顧還要好。
畢竟商會的財力雄厚,背後又站著聖人,有著醫學院的醫療衛生支持,各方面確保孩子健康成長。
而工廠所在的地區,本身就有著不少商鋪和攤販,他們並非都是單身家庭,孩子對于他們而言,是負擔,也是希望。
在托兒所試運行的階段,他們不是工人,就算想要花錢,那也無法將孩子送入托兒所。
經過半年的考察,陳凝香從各員工的反饋來看,各方面的職責分配已經有了流程,經營嬰幼兒托管業務也是有了展開的基礎條件。
不過,在此之前,她還必須要做好報告,托兒所的好處不僅僅是其本身能夠盈利,更重要的是能夠影響到的社會效應。
陳凝香知道,商會的大當家著眼的是整個大明,可不是什麼蠅頭小利。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殿下請登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