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界,唯有大明有著諸多外來常駐使者,反觀大明,走出去的使者,多是臨時性質,甚至要抱著直接犧牲的心態充當使者。
兩者之間有著千差萬別,特別是見識到大明之繁華,工業的提升自然會讓服務業也提升,被服務習慣了,回去看什麼都不爽。
其中最為主要的,那便是大明加工之後的商品到了外邦,有著巨大的市場。
外邦使者利用這類機會來給自己創業,本身在他們邦國就不違法,更可能會獲得執政者的支持。
藤原佐在北平這段時間,就見識過朝鮮使者是如何與大明各商會洽談生意的,而這種機會,倭國本來是可以有的。
無奈,倭國的那些貴族白嫖上癮了,其中自然也有大明沿海豪商與朝中官員利益勾結的原因。
新的體系在建立,新的貿易在運行,朝鮮總是和倭國作出不同的選擇。
機會擺在藤原佐面前,他當然是會抓住。
在前往長崎的不少商隊之中,就有他的生意伙伴,只是那些人還未回來,合作只是初期建立,尾款都還沒結,這才讓藤原佐的花銷下降了不少。
外使與大明商會做生意,有著大明朝廷的管控,他們的生意契約能得到有效保障,如此,他們並不覺得出賣自己國中利益是什麼壞事。
因為技術原因,大明周邊的邦國空守著諸多原材料而無法加工,引入大明的商會,不僅僅是富了自己的錢袋子,更是讓執政者多了進項,可謂是多贏。
當然,這些前提條件,那便是大明還講良心的情況。
藤原佐也知道,自己家族現在和大明深度綁定,若是在經濟上也依附大明,那往後倭國想要做什麼,最先考慮的不再是倭國利益,而是大明利益。
但這又如何?
在大明的諸多外使,他們已經潛移默化的將自己站在了大明一邊,大明利益便是他們的利益,況且現在大明又沒有展露其侵略性。
像那什麼柱州,這是大明內政,人家的私事,沒看那從柱州來的使者,到了北平沒多久,就各種參加聚會,每逢聚會上,都在夸贊大明的繁華與發展。
哈里稱自己的做法乃是書生的學術外交,甚至听說醉酒後還坦言,柱州若能被朝廷治理,或可更好,人家琉球不也舉國歸附,聖人並沒有虧待。
如此種種,就算是藤原佐,那也是沒眼看,不過,對于哈里的文學造詣,倒是受到了不少北平文人的肯定。
從酒樓中出來,藤原佐身後跟著隨從,遠看天邊猶如魚鱗般的火燒雲,身上的酒氣也就散了一些。
在他身邊,還陪著一個身穿白衫,手中扇著折扇的年輕人,此人便是朝鮮留在大明的使臣,金成一。
雖說倭國和朝鮮時有矛盾,但那都是過去式了。
自從知道藤原氏與朝廷達成合作,金成一對藤原佐那是越看越順眼,而藤原佐也有意和金成一搞好關系,畢竟海上貿易,通過朝鮮也是一條重要的商路。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殿下請登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