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原有的學籍,從童生到進士依舊保留,雖說,生活待遇不比以前,可在教育的物質扶持上,倒是比以往高了不少。
朝廷並沒有扶持私塾模式的族學,想要獲得朝廷的支持,那必然要有地方官府介入創辦的學堂,如此,那些秀才或貢生就有了生計。
這類模式並非是義務教育,當前大明正處于打破學閥壟斷的階段,
過程之中,自然會有人感到不適,就這還是在朝廷沒有采取更加激進的措施下。
正處于上升階段的階層,對于原本的高級階層,都存在著一些莫名的幻想。
比起北平貴族的私人聚會,要說機會最多的,無疑就要北平歌劇院莫屬。
天下不需要承平太久,奢靡之風必然甚囂塵上。
對于大明而言,這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畢竟賺了錢沒地方花,那只能說明大明發展進入了瓶頸。
朱祁鈺創辦了歌劇院之後,並非沒有人想要模仿,只不過這類模式被搬到了酒樓之中。
唱曲的角兒如同以前的花魁一般被打扮塑造,受人追捧之後,便有了價值。
好比歌劇院的李惜兒,在北平就是連大部分貴族都要仰望存在,這般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隔離感,讓那些手握大把錢財的人欲罷而不能。
李惜兒對此並沒有足夠的自知,畢竟作為歌劇院首席,以及景仁宮御用藝人,她所能夠接觸的人並不多。
幼年時的風塵氣早就在內官和宮娥的教育下變得越發端莊,留下的經驗也讓她知道,自己的一切皆是聖人給的,若無聖人允許,她就只能是籠中金絲雀。
這些也並不是朱祁鈺有意為之,只是其身份所帶來的外溢效應。
在其身邊的人,就算是朱祁鈺不在意,那太後也會在意,皇後皇貴妃也會在意,甚至是興安,也要時刻關注,一旦發生不利于聖人名譽的事情,那打掃後事的便是興安了。
當然,哈里現在可無法接觸到這樣的層次。
大明明面上沒有給外使標上個三六九等,可在實際操作中,自然也是分出個親疏遠近的。
由于朝鮮對于大明的依附性最高,在一些事情上,兩者雖有矛盾,可整體上,朝鮮無疑是最听話的附屬國。
為此,朝廷對于朝鮮使者的待遇自然也比其他使者要高一些。
藤原佐這樣的人質性使者當然是例外,他本來就是花著自己的錢,同時,也是割讓了在朱祁鈺看來足夠的利益,這才有了一定的優待。
在哈里眼里,這倆邦國的使者就是他的前輩,硬要說的話,他更希望能成為朝鮮使者那樣的人。
除了朝鮮和倭國之外,其他的使者就比不上了。
酒樓之中,能看到不少使者形成的小群體,他們無不是用著邦國的經費,肆意在大明享受。
察合台原本在一眾邦國之中,武力值可以說是蓋壓群雄,畢竟以前,察合台可是鐵木真的次子,只不過位置沒守住,被底下的人給篡奪了。
就算如此,在華夏長期受草原侵擾而無法解決的時期,來自草原的使者必然比那些東南亞的蠻夷還要自視甚高些。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殿下請登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