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雖說只簽署了長崎條約,但是,朱儀在實際操作上,也控制了長崎海外的群島。
經過了長期艦隊封鎖,不斷派出士兵和倭人向導探索,現在對于海外的五島,長崎總督已經了然于心。
對于尚處于跳幫戰的船戰模式下的倭國,這五島並沒有多少的戰略意義。
相反,在船上架設火炮的大明海軍,已然是擁有了封鎖航道的能力。
控制海外五島,便直接控制了肥前國的海運,甚至是倭國往西的航道。
長崎艦隊的行動並沒有躲躲藏藏,畢竟倭國的制度導致了朝廷無法有效控制地方,而如今整個西海道的中心便是長崎,肥前國的大名更不敢對于明軍的行動指手畫腳。
對于藤原氏而言,海外五島沒有絲毫意義,散布著上百個島嶼的地方,本身航海技術就十分局限,基本上可以說是與世隔絕也不為過。
若是長崎總督想要,那就給了,反正島上的農業和漁業,對于整個西海道而言,不過是雞肋。
按照大明的統治傳統,一個地區納入大明管理體系之中,最先做的,自然是登記造冊。
五島並沒有名字,所以需要朱儀取名,不僅如此,島上分布著不少百姓,以及隱藏在百姓之中的倭寇,這些都需要朱儀來處理。
鑒于島上對于登陸的艦隊士兵並沒有太過激烈的反應,朱儀也就沒有打算對他們做什麼,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生活,那麼待大明與長崎建立起穩定商貿航道之後,當地百姓必然會受益。
和長崎的明商想要建廠一樣,五島雖說沒有豐富的礦產,但其地理位置,無疑是大明海商的落腳點之一。
除此外,五島距離耽羅島更近,只要在靠近耽羅島方向的島嶼建立烽火台,那便能讓在海上漂泊的船只有準確的航標。
大明的沿海地區,有水師的地方,便會建造這樣的烽火台。
與內陸不同,大明海邊的烽火台具有晝夜舉火的能力,本身便是為了水師在夜間坐標。
朱儀作為掌控一支艦隊的指揮官,對于海防建築自然有過學習。
當然,如今的烽火台尚不能如後來的燈塔那樣,直接射出光道來指引船只行進的方向。
在島嶼上的高地建造烽火台,特別是遠離大陸的分散群島,對于倭國而言,那就是浪費,且他們也不具備其技術,可是,大明有這個能力,而跟隨著朱儀的艦隊之中,工兵也是如此。
總督府中,朱儀看著由陰陽官和工兵上報的勘測結果,手指在扶手上敲擊著。
“海外主要便是五座大島,其余島礁探明一百五十余座,其上僅五大島有百姓居住,多以草屋為主,漁業為生……”
喜兒看著報告,喃喃念出聲來,等看完報告之後,又看向桌面上擺放著數種植物枝干,其中便有麥和枇杷。
“換而言之,五大島上,具備耕種條件?”
面對喜兒的問話,一個陰陽官開口回道“回欽差的話,確實如此,雖說為海外群島,但不少島嶼上擁有淡水,足以澆灌田地,因而,若是以五大島為基礎,建設一座烽火台也並非難事。”
聞言,喜兒看向朱儀,並沒有急著開口,只是等待朱儀的意見。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殿下請登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