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崎的稅收,主要也是白銀,除開收購軍需之外,所收取的白銀將被再次熔煉,之後會裝船,隨著回國的艦隊收入國庫之中。
當然,除了白銀之外,還有銅和黃金,都是可以充當稅收的貴金屬。
明商所帶來的貨物,沖擊著西海道的本土市場,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富農,對于來自大明的商品,都是愛不釋手。
其中,沖擊最大的,那自然是本土的服裝產業。
相比陶瓷和茶葉這一類,絲綢布匹更耐運輸,而大明本身就有諸多紡織坊,甚至普通的農家婦女,基本都會織布販賣,以補貼家用。
就算是最普通的麻布,來自大明的舶來品,在倭國普通百姓眼中,也比自家生產的布匹要高級。
在這一次海貿商隊之中,運載布匹的海商佔了一大半。
而有了喜兒的幫助,大明海商甚至都不需要將貨物搬出倉庫,就有倭商將所有貨物買下。
雖說當前商品的數量對于整個西海道而言還不足以稱為傾銷,可如此快的交易,讓海商節約了不知道多少時間,想必下次過來的時候,所運載的貨物會更多。
大明和倭國怎麼說也是隔著一大片海洋,若是一開始就滿載貨物,一旦遭遇了什麼風浪不測,那麼損失無疑是巨大的。
現在,利益就放在眼前,對于重利的大明海商而言,長崎無疑就是一片樂土。
總督府中,經過朱儀的設計改造,原本日式風格的園林,已經被替換成中式的亭台樓閣。
各類房屋都被修繕挑高,讓朱儀走路不再需要注意腦殼,能夠抬頭挺胸跨大步走了。
之前所解救的大明婦女,現在成為了總督府的女管家,所負責的便是培訓與管理總督府中的各女性下人。
朱儀還是習慣以前在大明的生活方式,從細節上,也是盡可能的去貼合。
也是因為如此,前來總督府拜訪過朱儀的西海道權貴們,十分樂于模仿這位來自大明的頂級權貴總督的生活。
原本倭國的建築風格就近似于大唐,多數文化也是從唐朝開始進入本土,之後再異化成如今的倭式風格。
朱儀所代表的是過了五百多年後的華夏文化,自然在西海道的權貴們眼中便是先進的體現。
倭國征夷大將軍的住所都比天皇還要華麗宏偉了,其治下的大名也就沒有什麼逾越的擔憂,只要有條件,必然是想要過上更人上人的生活。
當然,這些方面,朱儀並不知道,現在的他,可不僅僅是一軍主帥,更是管理一地的地方官。
長崎所收取的稅收,在經過喜兒檢查核驗之後,最終都是要經過朱儀蓋章。
而朱儀可不是什麼無情的蓋章機器,畢竟蓋了章,那就是責任。
所幸,有喜兒的詳細講解,經歷過基礎教育的朱儀,並不是那些大字不識一斗的莽夫。
長崎的進出口商稅都是一樣的,所以,除非是倭國很有價值的貨物,否則明商並不怎麼願意讓自己的船去運載倭貨。
當然,和在東南亞的貿易差不多,從海外運回的糧食能在大明的港口抵稅,長崎自然也是如此。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殿下請登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