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無雲的天空之下,城池猶如一個小格子,而在小格子中,密密麻麻的小點在移動。
不僅是格子中,格子外也是一樣。
湊近些看,是一個個人,或是在工地,或是在田地之中勞作。
京城的房價,說貴也貴,但說便宜,也便宜,畢竟在地價上漲的同時,機會也變得更多了起來。
當然,最重要的,自然是買房不需要全款。
多數百姓基本是才剛剛開始累積積蓄,以前在土地里刨食的時候,可沒有什麼錢可以存的。
作為統治者,朱祁鈺可不能平白無故送地送房子,但給一些限時免息和低息貸款,確實有助于貨幣的流通。
光靠商品買賣的小額支付,是無法大量回收已經發放出去的金屬貨幣,如此對于大明的財政而言,長久就是負擔。
而因為大明高于三層以上的建築是被限制的,所以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的京城,可以說是無時無刻都有大量的住房需求。
不管是在京城工作還是做買賣,一旦買了房,那就可以視為京城的固定勞動力,和朱元璋的戶籍限制不同,朱祁鈺給了百姓更多的選擇。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自然會得到最好的政策支持,並且還能在之後享受到房價上漲的紅利。
這也是為什麼新學閥的勢力成長比舊學閥還要快的原因之一。
京城的購房貸款,是經過戶部的精確計算,在剛需戶型上,只要工人擁有長期且穩定的工作,從月俸之中扣除貸款,並不會讓他們的生活質量直接下降到節衣縮食的階段。
當然,要是貪心,想要更大面積,一步就要四合院的,那銀行也不會批貸款,這便是面積限購。
如此,不僅讓百姓不會為欲望買單,更是讓那些蠢蠢欲動的豪紳們一時間找不到漏洞。
對于朝廷而言,土地買賣的真正作用,是大量回收貨幣,可不是利用土地來賺錢盈利,填補財政窟窿。
自從改革的不斷推進,商業資本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其中不僅僅是商賈,還有各大地主和門閥。
只不過,商賈對于朝廷的擁護十分強烈,而大地主門閥們的顧慮就更多了。
土地國有,是朱祁鈺一系列改革之中推行的政策,同時也是地主和門閥的命根。
朱祁鈺沒有讓鮮血浸染土地改革,但若是想要上船,那麼就必須交出握在手里的舊房契。
要知道,不管是地主還是門閥,他們的地契可不僅僅是一張紙,有的甚至是直接將內容雕刻在石板上,瓖嵌在圍牆之中,以證明自己對于所擁有土地的主權。
朝廷並不強制收地,可地方官員想要進步,就必須展現地方的發展,而地方發展,則要政策扶持,想要政策扶持,那所投資的土地,必然優先為國有土地。
這就如鈍刀子割肉一樣,地方就算是官商勾結,可若勾結就能發展地方,那就不需要實干型官員了。
此消彼長之下,新勢力抬頭,自然是認可並跟隨朝廷政策的那一批人佔多數。
用部分商會之中豪商的話來說,那便是乘著朝廷政策風口,就算是豬也能飛起來。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殿下請登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