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幾日的時間,周建安一直不停的在衙門和御造總局之間不停的走動。
對于宋應星,他還有很多事要交代,而且宋應星剛剛上手,幾乎每進行一步,都會有很多的疑惑。
當然,既然是周建安不出現,宋應星他們只需要一定的時間,其實這些問題也都會解決。
可周建安最在意的就是時間。
在他看來,既然能夠減少一些時間,那何樂而不為了。
所以周建安是一有空就往御造總局跑,宋應星遇到的那些小問題在周建安這邊甚至連問題都不算是、
如此一來,宋應星這里最初的速度也是進展飛速,很快就可以走上正軌。
到了那個時候,周建安前來的頻率自然就可以減少一分。
而這幾日的時間,周建安也發現自己的選擇沒有一丁點的錯誤。
宋應星絕對是這個時代大明科學領域最為頂尖的一批人。
在周建安的指導下,宋應星悟性極佳,很多事他甚至只需要听上一次就能知道周建安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而在他努力之下,一幅蒸汽機的構造圖也是很快就畫了出來。
不過雖然是畫了出來,但是要想將其制造出來,恐怕還需要不少的時間。
並且需要的還不止是時間,還需要大量的人手。
這里面不僅僅需要宋應星他們這樣的專家。
還需要諸如熟練的鐵匠以及木工等等,不止如此,他們還需要大量的資源和金銀,這方面有周建安的幫忙,自然沒有任何的問題。
崇禎十八年
十月二十一
松江府外
威武軍軍營之中。
上萬的威武軍齊聚在此處。
所有的將領們全部昂首挺胸,每一個都睜大了眼楮,炯炯有神的看向了高台之上。
而在高台上,乃是朝廷從禮部派遣而來的官員,他們此時正一字一句的念著聖旨,而從他們嘴里每蹦出一個名字來,下面便有人激動的熱淚盈眶。
他們此時嘴里所念叨的,正是這一次南下剿滅流寇一戰之中所有的立功之人。
不過立功之人有很多,能夠上聖旨的卻很少。
因為但凡上了聖旨在此處宣讀的,幾乎都是冊封了爵位的。
這一戰之中,整個威武軍之中共有十八人冊封男爵,七人冊封子爵,至于更高的爵位,暫時並沒有。
原因很簡單,這一戰,那一眾本就有爵位的將領們表現並不是很突出,例如鄧仙芝。
孫可望一戰,他有不小的過錯,不過後來也立了功勞,可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在周建安這里也並沒有什麼功過相抵的事情。
不過也好在眾將求情之下, 鄧仙芝勉強的保住了自己的男爵之位。
原本的子爵有三人,分別是王進忠和關寧,袁州平三人。
不過三人之中,關寧因洋河堡一戰,直接被周建安一擼到底,現在雖然已經慢慢的又爬了上來,算是威武軍的中層武將了,但是其爵位也早就被周建安給剝奪了。
另外的袁州平,爵位雖然保住,但是眼下其和關寧一樣, 也是中層軍官,不過他又比關寧好一些,至少爵位還在,但是晉升之事,那就談不上了。
王進忠雖然還有子爵在身,但是最近其也並沒有立過什麼大的功勞,距離上一次的冊封也不過才四年時間,所以也自然得不到晉升。
而這一次晉升子爵的將領則是有,李定國,孫之汴,安建成,牟時升,張拓,張勝,烏成,李輔臣等七人則是晉升為了子爵。
這里面,李定國的功勞不必多說了,孫之汴,安建成等人那都是洋河堡的老人,加上這一戰他們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晉升是自然的。
至于李輔臣,更加不用多說。
特種大隊自創建之後便屢立奇功,要說功勞的話,不比威武軍之中任何一支軍隊要差。
李輔臣的子爵爵位,也算是名副其實。
這些人中,恐怕爭議最大的就只有一人了。
那就是烏成。
這個時候的大明,可不是後世。
在後世,依靠這科技與技術,照樣可以獲得符合其身份的功勛來。
但是在大明,這些人的思想還太過于陳舊。
在他們眼里, 除了軍功,其他都不重要。
當然,這一點在威武軍中已經算是有了非常大的改變了,例如牛伯被封為男爵。
下面將士們的反應就沒有那麼強烈。
而烏成在這幾年的時間里面帶領御造總局對火器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包括火炮,現在的御造總局所制造出來的火炮,其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或者是精準的都已經趕上了那些番人們的火炮,這里面,烏成的功勞可以說是非常大的、
並且御造總局內可不止是有火炮,還有非常多民用之物被一一制造了出來。
烏成已經向周建安建議,修建一座民用的工廠,專門制作民間日常之用。
簡單到如菜刀,鐵鍋,蜂窩煤爐,烤火爐等等。
復雜一些的還有為民間制作灌溉系統,修建水庫等等、
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一年里也可以為周建安帶來不小的利潤。
烏成的爵位,也算是實至名歸。
而後便是男爵了。
一系列的冊封,雖然沒有第一次那麼的盛大,但是其規模也不算小了。
並且這一次的典禮可不止是為了冊封爵位而設的。
爵位,一般能夠獲得者,幾乎全是將領,要麼就是周建安手底下重要的能臣。
普通的將士,幾乎是沒有一點參與感的。
但是這一次,周建安破天荒的弄出了一個三等九級制的軍功章制、
一等雄獅章,一等猛虎章,一等彪豹章,二等熊羆章,二等彪狼章,二等犀牛章,三等海馬章,三等鷹鷂章,三等雲雀章。
三等九枚勛章,只發給立下戰功的普通兵士們,這,也算是朝廷對他們付出的一種認可!
並且在威武軍之中,但凡獲得勛章的兵士便有了晉升的可能。
只是想要獲得九枚其中之一的勛章並沒有那麼簡單。
從威武軍建立之初到現在,整個威武軍之中有資格獲得軍功章的兵士也沒有超過一百人。
當听著高台之上念到自己的名字的時候,這些將士們的眼里已經開始泛起了淚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