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祖宅之中,徐景軒听著手下人將鬧事現場的情況聲淚俱下的匯報給自己的時候,他整個人都不由的顫抖了起來。
右手緊緊的握成拳頭,狠狠的不停捶打著桌面之上。
由于咬的實在是太用力了,整個腦門上的青筋暴起,一杠一杠的看著如同彎曲的蚯蚓一般可怕。
而另一旁,作為徐家這一代中最年輕的徐景珩,他此時也是憤怒到了極點,整個人面色嚴肅,狠狠的看著說話之人,很明顯是不能接受徐景宸的死訊。
“翊之他•••可有•••說過什麼。”
徐景軒咬著牙齒問道。
下人搖了搖頭。
“二老爺沒說什麼,倒是那些佃戶們••••••”
他停了下來,看了看二位老爺的面色,不過即便他不說,其實二人也能猜到那些佃戶說了些什麼。
既然知道,不听也罷。
“下去吧。”
徐景軒頹廢的擺了擺手,待下人走後,他這才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兩兄弟對視一眼,誰都沒有說話。
因為他們一直都覺得,這周建安這次來松江府,肯定會有所收斂,而實際情況也正好如此,周建安果然沒有上了他們套,也沒有直接獸性大發大殺四方。
相反,這周建安居然命人在暗中搜集證據,這徐景宸的事,其實就是板凳上釘釘的事了。
唯一的區別就是周建安利用他手中的權利讓其早死一些時間而已。
他們是真的沒想到周建安區區武將,心思居然會如此細膩。
並且很明顯這一次他的目標也非常的明確,那就是既要徐家的地,還要徐家的命!
而徐家,便是用來殺雞儆猴最合適的那只雞!
想到這里,徐景軒一股深深的無力感涌上心頭。
這份家業,不是他徐景軒三兄弟拼搏而來的,乃是祖上傳下來的。
遙想當年,他們的曾祖徐階,那可是大明堂堂首輔大人啊,其下門徒學子上千,人脈之廣,誰人膽敢得罪。
即便是到了徐景軒這一代當家做主之時,徐家的能量也不容小覷。
徐景軒擔任過戶部主事一職,徐景宸也在南直隸的刑部掛過郎中一職,另外,徐家子弟之中還有數十人在朝為官,雖然品階不高可是遍布各個衙門。
這周建安就算不看僧面也應該看看佛面才是啊。
但這一次,顯然是沒那麼簡單了。
在徐景軒看來,既然周建安左右想要他們徐家滿門的性命,那麼他們也完全沒有必要再有任何的害怕了。
畢竟周建安有退路,而他們徐家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
徐景軒思索良久之後他還是打算分兩步走。
一步就是聯絡那些跟徐家有關聯的一些官員,尋求他們的幫助,讓他們替徐家上上折子,引起朝廷的注意。
畢竟周建安干的事可不是一件小事,說白了那不是單單的對付他們徐家而是想要對付所有的地方鄉紳。
而鄉紳群體說白了就是大明的官僚們。
所以他希望用唇亡齒寒的道理來尋求一些幫助。
另一面,他則是將希望寄托在了另外一些人的身上了,想到這里,他不由的將目光看向了大海的方向。
一連數日過去,有了之前的鋪墊,清丈的工作進行的尤為順利,但是即便如此,清丈的速度讓周建安有些不是很滿意。
其中便是效率的問題,從南京吏部,戶部等衙門調來的吏員們太官僚主義了,辦起事來也拖拖沓沓,按照他們現在這個速度,光是想要將華亭縣的土地清丈出來恐怕就需要約一年左右的時間。
這要是將整個松江府的土地進行清丈完畢,那不得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周建安可沒這個功夫去等,也沒這個時間能夠浪費。
因為他現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的,一步要是遲緩,那麼下一步便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思前想後之下,他還是覺得清丈這種事不是多大的難事,重要的壓根不是什麼會不會讀書寫字,而是鐵面無私!
而在這方面,恐怕整個大明誰都趕不上他的威武軍了。
但是這一次帶來的威武軍雖然有四萬之巨,但是他們都為北兵,對于南地都還不是很適應,另外這一次帶他們前來其實周建安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利用南方龐大的水網體系來訓練水師。
水師之重,首先要有船,其次便要有人。
船的事,張名振已經在辦了,人的事他也在辦,但是效率卻並不是很理想。
而普天之下最好的兵種便是威武軍,所以周建安打算訓練他們的水性,這里的水性可不是什麼游泳之類,而是能夠在戰船之上作戰的那種,為此他還打算從那些外番雇佣軍處招募一些教官前來。
但是眼下清丈又是重中之重,並且除了清丈以外,盤查松江府內所有人口的魚鱗冊,清查各種稅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這些事情也壓根離不開威武軍的協助。
看著四萬人不少,但是一算下來,這也不算多了。
所以周建安在將堵胤錫和解學龍兩人叫過來一陣商量之後,他們則是給與了周建安自己的想法。
在他們看來,威武軍雖強,軍紀也非常森嚴,確實是當世之強軍。
他們雖然也沒有帶領過水師,但是也深知這水里甚至海里跟陸地上的差別有多大。
就前幾日堵胤錫坐船去崇明島視察之時便好幾次暈船,而他乘坐江船時卻沒有任何不適,這也說明了江里和海里絕對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威武軍雖然強悍,但全是北兵,根本不適合全部訓練成水軍。
他們建議周建安在南方另行招募水軍。
這一點其實跟周建安的想法不謀而合。
張名振在南京城的龍江船廠之中督造大型戰船的同時還招募了一些兵勇,但是由于錢糧有限,所以招募的數量並不是很多僅有數百人。
這一次周建安既然來了南方了,並且打算以松江府為南邊的基地了,那麼確實應該在此地招募一些兵勇。
如此一來南兵也比北兵更加容易訓練也更加有歸屬感一些。
得到兩位智囊的建議後,周建安馬不停蹄的命二人起草相應的募兵文書來。
同時讓人將正在南直隸的張名振給叫了過來,打算再听一听他的意見。
曾經自己在南邊下的一盤大棋,現在也是時候該動起來了•••••••
喜歡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