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還只是一個開頭,而重頭戲則全在評卷之上。
這里面的事情就有些復雜了,看得周建安都感覺有些頭大。
首先要準備非常多的東西,例如士子們交卷之後,收卷官會根據所治經書分類,然後送到彌封官處進行彌封,並且將試卷上填有姓名的擇角蓋上並且蓋上相應的關防印記。
之後再送到眷錄官處進行眷錄,這一步原本周建安覺得有些多余,不過當他明白其中的深意後,便直嘆這里面的門道是真的多。
原來這是朝廷擔心有閱卷官辨認出士子們的字跡而想出的一個杜絕串通的方法,由書力們用紅筆一字不漏的進行抄寫之後,那些閱卷官也只能看到抄寫的副本,原本則另行封存留用。
除此之外還會有專門的對讀官進行對讀,一人讀紅卷,一人讀墨卷,兩人一組,必須一字一句用心對讀而後做到萬無一失。
就這樣經過好幾道的步驟之後這試卷才會真正的落到閱卷官的手上,這種“三無”試卷,也就是無姓名,無標記,無紕漏。
雖然這里面經過了這麼多道手續,給人的感覺是天衣無縫,可是再周建安看來,這里面看似經過的人不多,可在在整個貢院之中,七七八八的人物有數百人,只要是由人經手,只要肯下功夫,利益燻心之下那麼總歸有一些人是會去冒險的。
而以往的會試周建安不清楚,但是這一次的會試他可是親自監督,這一次的會試他可是有把握保證沒有任何作弊行為的。
另外批卷也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活。
這一次參加會試的人數足足達到了上萬人,就連京師的貢院房舍都不是很夠,不少還是威武軍將士們臨時給搭建出來的。
而十八名同考官手里平分下來的考卷就接近了五百,這可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這放在以往,最多也就不到兩百的樣子。
就為此那十八名同考官可是不止一次的向周建安抱怨,他們閱卷的時間只有半個月左右,再這樣算下來他們一天就需要看三十多份的試卷。
這難度可想而知,對此周建安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因為在學子們出了貢院之後,為了再次杜絕作弊的事情發生,所以周建安又將貢院給鎖了起來,不開榜便不開門。
所以外人現如今是進不來,里面的人也不能出去。
就算是他想去找崇禎調人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所以沒辦法之下周建安也只能將侯恂,堵胤錫,黃道周三人也調入了同考官之列進行閱卷,那些考官們雖然有些不爽,不過礙于周建安的威名他們也不敢說什麼。
劉宗周當然也不遑多讓的站了出來,主動分擔了一些任務,有了四人的幫忙,他們確實也輕松了許多。
而這十多日,周建安就只能在貢院之內一邊看著他們閱卷一邊無聊的鍛煉了起來。
很快,半月過去,這一日的清晨,也就到了填榜的時候。
周建安不是很懂,所以他就坐在一旁認真的听著。
按照甲乙丙的順序進行排列,另外這些人念的也僅僅是試卷上的編號並不是名字,所以周建安听著更是索然無味。
這里面也會有一些很小的插曲,例如每一位同考官都爭一爭這五經魁,畢竟每一個同考官都希望經魁出自自己那一房,所以爭奪的算是面紅耳赤。
周建安對于這些可不是很感興趣,他更想盡快的看看到底上榜的都有哪些人,畢竟但凡只要上了榜,那基本上進士的名頭是跑不掉了,雖然這一次還有副榜,而副榜能不能成為進士還兩說。
另外周建安還關心寧雲志那幾人到底上榜了沒有,畢竟在這一屆一眾學子里面,他也只認識這幾人。
經過十幾人激烈的爭奪,經魁最後終于是選了出來,填好榜單以後便有再用編號去填寫對應的那名士子。
所以接下來念叨的便是正兒八經的上榜之人了。
“會試第一名,楊瓊芳,以下人等排名不計。
張一甲,田有年,陳亨,陳世杰............”
文吏不停的念叨著,周建安也認真的听著,可听著听著,周建安忽然出聲將其制止了下來。
“等等,你剛剛說誰,魏藻德?”
周建安瞪大了眼楮,彷佛听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名字一樣,念叨的文吏愣了愣, 趕緊看了看,而後點了點頭。
“回侯爺的錯,下官沒有念錯,確實是魏藻德。”
再三確認之後,文吏肯定的回答道。
“可是北直隸通州人士?”
此時在場可不止周建安一人,所有人都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周建安,不知道他到底是何意思,還是說這個魏藻德怎麼了?
當文吏再次堅定的點了點頭後,周建安擺了擺手讓他繼續說,而自己則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我靠,不對啊,怎麼把魏藻德這貨給忘了,這貨貌似是崇禎十三年庚辰科的狀元啊!”
周建安心中有些震驚的說道,他確實一直沒能將會試科舉和魏藻德聯系起來,別看這貨現在還不出名,可在大明滅亡之時,這貨可真的算是遺臭萬年了。
作為崇禎十三年的殿試狀元,在短短的三四年時間里就當上了當朝的內閣首輔,在這里面崇禎的信任絕對佔非常大的成分。
先不管崇禎是不是病急亂投醫,就這份信任那都算是大明朝獨一無二的。
可是魏藻德呢?
甚至在周建安看來崇禎就是被這貨害死的、
明明可以逃,或者是遷都,可這位內閣首輔既不同意那也不反對,反正就是也不出主意,也不同意別人的主意。
再加上一個陳演,一個張縉彥在里面欺上瞞下,等崇禎發現危險的時候跑都已經跑不掉了。
這里面崇禎是傻,可是在周建安看來更可恨的應該是魏藻德。
不過他此時沒有出聲說什麼,而是在內心里開始思索起怎麼來整治這個狗東西了。
就這樣剝奪了他的功名,那也太便宜他了。
忽然,面單念完了,當劉宗周干咳了兩聲提醒他之後,他為了遮掩尷尬,于是問了一句。
“對了,這揚州府的寧雲志可上榜?”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居然全部都投向了副考官劉宗周的身上.........
喜歡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