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岩的直言,周建安沒有半點的生氣。
    他很清楚,自己在洋河堡的地位簡直如同神明一樣。
    走在街道上,百姓們投來的都是感恩敬畏的神色。
    其中的很多人,就算周建安讓他們立刻自殺,恐怕都不會有一絲的疑惑便執行了。
    這也意味著,在洋河衛里基本不會有人跟周建安唱反調。
    例如關寧,他是周建安當做奴隸買回來的,可能在他的思想之中,仍然有可能把周建安當做主人的想法。
    主人的命令就算有錯,他也不會反抗。
    又例如王進忠,要知道在一年的多以前,他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破軍戶,可如今呢,他成為了洋河衛的實權人物,找的妻子也懷上了身孕,可以說周建安就是他的活菩薩。
    還有袁州平,他同關寧,王進忠兩人不同,屬于半路投靠那種,而且還是在周建安有所成就之時投靠的,可他對于周建安的忠心也絕對不對比關寧和王進忠兩人要弱,而經過這幾場大戰之後,對于周建安的能力,袁州平已經佩服到了極點,所以周建安的話他也不會有任何反駁。
    這听起來似乎非常的不錯。
    周建安在洋河堡一言九鼎,說什麼就是什麼。
    可長久以往之後,周建安听到的都是一些好的話,他也會因此迷失做出一些糊涂事來。
    如同李世民很不喜歡魏征卻又感覺自己離不開魏征一樣,周建安希望李岩就是自己的魏征。
    李岩說完,垂著頭,不再說話,而周建安笑了笑,回到了位置上,坐了下來。
    眾人都看著周建安,以為他要發火,可他只是緩緩的說了起來。
    “葉秀才和正方所說的道理,本官都明白,其中所需要的花費,本官雖然沒有細算,可跟葉秀才說的差不了多少,而正方擔心的也有銀子。
    這一點你們大可放心。
    這一次出征,劫了多少銀子回來,你們幾人可能還不清楚,但是進忠,州平兩人卻是清楚的,你倆說說吧。”
    听到周建安點到自己名字,袁州平和王進忠兩人站了出來。
    “回大人,三次共運回白銀八十七萬五千余兩,黃金一萬三千余兩,糧食一萬三千余石,另外有各類珍寶古玩等物千余件,價值難以估算。”
    王進忠的話讓一眾文官們倒吸了一口涼氣、
    就出去了幾趟,就帶回了這麼多的銀子?
    不過還沒完,負責騎兵的袁州平站了出來。
    “回大人,麾下管的是騎兵,繳獲的戰馬也都養在洋河衛騎兵的馬場之中,其數量大約有七千三百余匹,其中有母馬兩千余匹。”
    袁州平一層意思是說繳獲的戰馬足夠數量,而另一層的意思則是再說,戰馬中有公有母,完全可以建立洋河衛自己的馬場,到時候洋河衛就不需要擔心戰馬的問題了。
    李岩,葉鴻才幾人一听,也都微微點頭。
    這一次出征的收獲,可真豐富。
    而此時周建安又繼續說道。
    “你們先別急著歡喜,這還沒完呢。
    咱們這一戰可是斬殺了不少的建奴韃子,雖然斬獲的首級不多,但是首功在咱們洋河衛身上,陛下開過金口,過些天會有大概二十萬兩的賞銀運到咱們洋河衛,加上上一次陛下賞賜的影銀子,募兵一事沒有任何的問題。
    另外正方所說募兵可否得到朝廷的恩準,此事正方可以好好的回憶一下陛下當初設立洋河衛的聖旨。
    好了,此事不再議論,本官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關于募兵的安排。”
    “募兵的規矩,不用本官再多說了吧,不達標準者,一律不得錄入。
    募兵由衛鎮撫葉鴻才主持,李岩為副,宋獻策,于世龍等人為輔,凡有需要兵士協助之處,各將不得有任何阻攔。
    另外,此次募兵的總兵額仍然定在三個衛一萬五千人,其中騎兵五千,步軍一萬。
    另外本官還打算在為一名戰兵招募一員輔兵,輔兵的俸祿是戰兵的一半,雖然俸祿降低,可是標準仍然要以正兵的招募標準為準!”
    呼,周建安一句話,居然又要招募一萬五的輔兵,那也就是說,整個洋河衛將擁有一萬五的戰兵,一萬五的輔兵。
    輔兵雖然花費只是戰兵的一半,可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李岩原本不想再多說什麼了,可是一听周建安所說,他又想站出來,卻被周建安伸手擋了回去。
    “正方想說什麼, 本官清楚,俸祿的事不是你們所擔心的,若是你們真的擔心,下去以後可以去唐總管和牛伯那里問問咱們洋河堡去年的畝產糧就知道了。”
    周建安將所有的事安排完以後,又與眾人商議了一陣,這才讓眾人解散,眾人剛走,李輔臣便站了門外。
    “大人。”
    “輔臣來了,進來吧。”
    李輔臣如今是特種兵大隊的大隊長,其官階雖然和當初擔任周建安親兵千戶時一樣,可身處的環境卻絕對不一樣。
    當初在周建安身邊,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護周建安的安全,所以李輔臣哪里都不能去,而如今他作為特種大隊的大隊長,其主要的任務便是特種作戰,雖然這個詞對于他來說非常的新穎,不過同時也非常的興奮。
    “輔臣,你待會回營挑選出五十名精銳出來,再去關同知那里調一隊總旗的夜不收,你們立刻出發去一趟南方。”
    “南方?
    大人,任務是?”
    李輔臣立刻領命。
    “沒什麼特別的任務,就是去一趟南直隸宜興,將你們的伯爺夫人和老太爺給接過來。”
    李輔臣一听,立刻露出明白的神色微微一笑,雙手抱拳領命就打算退下,不過周建安又叫住了他。
    “你們此去南方,不止接小婉和老太爺一件事,到了宜興過後,你再派幾人去一趟福建等地,問問有沒有一種叫做番薯的作物,這東西是.......”
    叫住李輔臣後,周建安從一旁的書架上取下一個小本子來,遞到了李輔臣的手中,這個本子里是周建安憑借記憶話的紅薯的模樣和紅薯藤大概的模樣,他希望李輔臣帶著人去南方一趟,順便弄些紅薯的種子回來。
    因為他記得紅薯大概就是明朝的時候進入大的大明,而眼下有種植的地方大概就是南方沿海一帶。
    李輔臣雖然不懂找這個東西有什麼作用,不過看周建安這麼重視,他自然也必須重視起來、
    退下以後,立刻回到營中,召集好人手以後便朝著南邊出發.......
    喜歡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