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稱評審這件事上,金成鬧騰一圈,也沒有什麼效果,只得偃旗息鼓。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倒是給黨委辦副主任武晉、行政辦副主任水華提了醒,兩個人似乎以前沒有想過評高級政工師這件事,經過金成的啟發,各自準備材料參評。
    金成看過武晉、水華的參評材料,一個字“水”,兩個字“很水”,三個字“太水了”,然而,他們只是提交了材料,連應有的答辯程序都沒走,就評定了高級職稱,或許就是因為他們一個是林一言的秘書,一個是常嶺的秘書,一路綠燈,觸處皆通。
    正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別人自然會對你高看一眼,凡事給你提供便利;而沒錢沒勢人家的孩子,別人難免會對你冷眼相看,不踩踏你就不錯了;特別是在那種烏煙瘴氣的環境下,在那種庸俗勢利的人面前。
    尚可給金成發來一條題為“奮斗逼”的微信鏈接。金成讀罷那篇網文,覺得尚可意有所指,心想︰“這個尚可,跟自己一樣大學讀的都是文學專業,大概是看到自己在九院很辛苦,每天加班加點地寫材料,所以善意地提醒自己吧……確確實實,自己這麼努力寫材料有什麼用處呢?奮斗,奮斗,奮斗!這都一年多了,原本承諾的事依然了無音訊……”
    尚可這人長相老成,只比金成大兩歲,可是如果看面相,說四五十歲都不夸張。這讓金成想起來大學時候有位“大叔”同學,長相老成,當年在找工作時頗有優勢。
    金成來九院之前的履歷,與尚可的履歷相比,那明顯是金成更踏實、更優秀。可是,到了九院後,金成止步不前,甚至往後倒退,而尚可卻很快超越在前,搖身一變副處了。
    金成回了條信息︰“可總!什麼意思?君是何逼……”
    過了半天,尚可又回信息過來︰“木雁之間,龍蛇之變。”
    金成似乎在哪里听過這句話,只是沒有仔細研讀過,便在搜索引擎查看,原來是莊子寫的一則寓言故事︰
    莊子在山里看見一棵高大的樹木,樹干粗壯,枝繁葉茂,但是伐木人卻沒有絲毫去砍伐的意思。
    莊子很是疑惑,問道︰“為何這麼粗壯的樹都不砍呢?”
    伐木人說︰“這是棵臭椿樹,味是臭的,形狀歪七扭八,紋理也不規則,根本沒有什麼用……”
    莊子因而感嘆道︰“這棵樹就因為沒什麼用,才能逃過伐木人的斧鉞,得享天年。”
    莊子穿山越嶺,來到一個朋友家里留宿。朋友很是高興,準備殺一只鵝來招待莊子。僕人過來問道︰“一只鵝能叫,一只鵝不能叫,請問到底殺哪一只呢?”
    莊子的這位朋友道︰“就殺那只不能叫的吧!”
    莊子的弟子見狀心中疑惑,問莊子道︰“山中的那棵樹,因為沒什麼用,故而逃過砍伐,得享天年,而那只不會叫的鵝,卻因為沒有用處,被殺掉作為食物,到底是該有用呢?還是無用呢?”
    莊子笑道︰“我將處于成材與不成材之間”。
    看罷這個故事,金成思忖良久,深受啟迪,又深知自己到九院一年來勤勤懇懇、鋒芒畢露,如今已經是別人眼中的“奮斗逼”,想要韜光養晦、收光藏鋒談何容易呢?
    在職稱評審這件事上,金成鬧騰一圈,也沒有什麼效果,只得偃旗息鼓。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倒是給黨委辦副主任武晉、行政辦副主任水華提了醒,兩個人似乎以前沒有想過評高級政工師這件事,經過金成的啟發,各自準備材料參評。
    金成看過武晉、水華的參評材料,一個字“水”,兩個字“很水”,三個字“太水了”,然而,他們只是提交了材料,連應有的答辯程序都沒走,就評定了高級職稱,或許就是因為他們一個是林一言的秘書,一個是常嶺的秘書,一路綠燈,觸處皆通。
    正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別人自然會對你高看一眼,凡事給你提供便利;而沒錢沒勢人家的孩子,別人難免會對你冷眼相看,不踩踏你就不錯了;特別是在那種烏煙瘴氣的環境下,在那種庸俗勢利的人面前。
    尚可給金成發來一條題為“奮斗逼”的微信鏈接。金成讀罷那篇網文,覺得尚可意有所指,心想︰“這個尚可,跟自己一樣大學讀的都是文學專業,大概是看到自己在九院很辛苦,每天加班加點地寫材料,所以善意地提醒自己吧……確確實實,自己這麼努力寫材料有什麼用處呢?奮斗,奮斗,奮斗!這都一年多了,原本承諾的事依然了無音訊……”
    尚可這人長相老成,只比金成大兩歲,可是如果看面相,說四五十歲都不夸張。這讓金成想起來大學時候有位“大叔”同學,長相老成,當年在找工作時頗有優勢。
    金成來九院之前的履歷,與尚可的履歷相比,那明顯是金成更踏實、更優秀。可是,到了九院後,金成止步不前,甚至往後倒退,而尚可卻很快超越在前,搖身一變副處了。
    金成回了條信息︰“可總!什麼意思?君是何逼……”
    過了半天,尚可又回信息過來︰“木雁之間,龍蛇之變。”
    金成似乎在哪里听過這句話,只是沒有仔細研讀過,便在搜索引擎查看,原來是莊子寫的一則寓言故事︰
    莊子在山里看見一棵高大的樹木,樹干粗壯,枝繁葉茂,但是伐木人卻沒有絲毫去砍伐的意思。
    莊子很是疑惑,問道︰“為何這麼粗壯的樹都不砍呢?”
    伐木人說︰“這是棵臭椿樹,味是臭的,形狀歪七扭八,紋理也不規則,根本沒有什麼用……”
    莊子因而感嘆道︰“這棵樹就因為沒什麼用,才能逃過伐木人的斧鉞,得享天年。”
    莊子穿山越嶺,來到一個朋友家里留宿。朋友很是高興,準備殺一只鵝來招待莊子。僕人過來問道︰“一只鵝能叫,一只鵝不能叫,請問到底殺哪一只呢?”
    莊子的這位朋友道︰“就殺那只不能叫的吧!”
    莊子的弟子見狀心中疑惑,問莊子道︰“山中的那棵樹,因為沒什麼用,故而逃過砍伐,得享天年,而那只不會叫的鵝,卻因為沒有用處,被殺掉作為食物,到底是該有用呢?還是無用呢?”
    莊子笑道︰“我將處于成材與不成材之間”。
    看罷這個故事,金成思忖良久,深受啟迪,又深知自己到九院一年來勤勤懇懇、鋒芒畢露,如今已經是別人眼中的“奮斗逼”,想要韜光養晦、收光藏鋒談何容易呢?(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