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

第377章 林峰登基稱帝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跨越時空的野馬 本章︰第377章 林峰登基稱帝

    十月八日,是個好日子。

    紫禁城,皇極殿。

    林峰進入北京城的第二天,就舉行了崇禎帝禪位大典。

    這也是接受明廷投降的好處,整個朝廷機構基本完整保留了下來,承辦這種儀式自有禮部承辦。

    按照林峰一切從簡的要求,禮部開始準備禪位儀式。

    禮部的幾個官員一開始還嘰嘰歪歪說準備時間太匆促,儀式不可簡化等等。

    被林峰當場下令砍了兩個,這幫人立即就老實了,這才知道大明還是大明,但天下已經不姓朱了。

    後來確定的儀式很簡單,第一步祭天,這個也不容林峰不信,他都穿越過來了,難道不是天意嗎?

    第二步就是崇禎帝總結大明前面兩三百年的歷程,重點是檢討後期施政不當、漸失民心的錯誤,然後講為稟承天意、拯救蒼生,自願將皇位禪讓給林峰,由林峰擔當起重振大明,恢復漢人江山的歷史重任。

    第三步就是林峰接過崇禎獻上的象征皇權的皇冠、玉璽等物品,坐上龍椅,登基稱帝。

    第四步就是林峰發表稱帝宣言,他先回顧了因明廷施政無方、漢人江山破碎,為了救萬民與水火,林峰被迫起兵反抗,建立護佑萬民的振明軍的輝煌經歷,重點講了多次擊敗滿清、蒙古等外族入侵的戰史,全面闡述了奉天承運、繼承皇位的正當性。

    隨後林峰宣布從即日起改元振明,今年從十月起變更為振明元年,以後按振明二年、三年、四年一直沿用下去,不管皇帝如何更替,都不再更換年號。

    林峰原來想直接使用公元紀元,但估計百姓接受程度不高,而且公元紀元使用的西方的歷史,有損我漢人江山的威嚴。

    所以他考慮後還是決定使用振明年號,但是一直延續下去,體現王朝的歷史傳承。

    至于國都,林峰宣布暫時定都北京,振明二年開始遷都南京,以後北京就設立為陪都。

    林峰自然知道以後是海洋世界,定都南京既不用浪費資源,南京城的皇宮什麼都是現成的,另一方面有利于通過長江進入海洋,實現對周邊世界的有效掌控。

    關于國策,林峰再次重申了嚴明司法公正、打擊豪強劣紳,官紳一體納糧、減輕民眾負擔,大力發展商業、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大政策。

    這些大政方針,都是振明軍的一貫政策,加上振明軍高層的執行力,很快就獲得通過,看得原來明廷的官員目瞪口呆。

    怪不得明廷要失敗,這效率根本就沒法比。如果在原來的明廷,不扯皮幾個月,什麼事也定不了。

    登基的第二天,林峰就讓宋繼烈調派了大批截流的漕運糧食進京,進行大規模的拋售,平抑糧價,讓還在試圖囤積居奇的北京糧商損失慘重。

    接著,林峰下旨成立原明廷官員鑒別委員會,由他親自擔任委員長,盧象升、郭正擔任副委員長,對投降的原崇禎朝六品以上官員進行逐一鑒別,凡是不真心投降、或者曾經有過通韃行為的,一律踢出官員隊伍,並依律進行嚴懲。

    同步安排政務院司法司對原來刑部和京城五年內的積案和大案進行逐一清理,揪出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罪大惡極之徒進行嚴懲。

    按照林峰只查大惡之徒、放過一般小錯的原則,積案冤案整治進展十分順利,特別是第一起原大明勛貴惡少強虜民女、打殺百姓的冤案被糾正買,《振明日報》進行報道之後,百姓的訴苦訴冤熱情極大激發。

    在京城廣大百姓的檢舉揭發之下,短短幾天時間,先後有四五十家原崇禎朝皇親、勛貴和高官被抄家查出,抄的白銀兩千多萬兩。

    隨著林峰一道聖旨,幾百名貪官惡霸人頭落地,殺得原來明廷的官員心驚膽戰。

    隨即,林峰頒布聖旨,允許貪污受賄一千兩以上的官員采取上繳贓款的方式贖罪。

    凡事繳納了贓款,以後不就貪污受賄罪名進行追責,而拒不繳納之人,一旦查實一律從重處理。

    .

    在前幾天大殺貪官的震懾之下,原明廷官員又主動上剿了一千多萬兩的髒銀。

    加上剛剛抄家所得的二千萬兩,不到十天之內,林峰就籌集了三千多萬兩的白銀,超過了原明廷三年的財政收入。

    林峰也知道,歷史上李自成進城通過烤打所有降官獲得了七千多萬兩,但這其中很多是官員、士紳的合法家產,他也不打算這麼干。

    而且把有錢人的錢全都榨干了,市場上誰去做生意,誰去消費?

    有了錢之後,林峰第一件事就是宣布給官員加薪,七品及以下官兵增加到三倍,六品、五品官員俸祿翻倍,二品以下、四品以上按1.5倍增加俸祿。

    朱元璋這摳門給明廷官員制定的俸祿標準確是太低了,他們不貪污受賄根本過不上像樣的日子。

    但是對他的子孫藩王卻極為優厚,動不動年俸數萬石,硬生生地拖垮了大明財政。

    完全就是小農意識,厚親戚而苛待外人,為大明後來的滅亡也埋下了禍根。

    至于一品及超品官員,全部重新審查,原來明廷的皇親、勛貴一律除爵,有功績的重新核定,沒有功績的一律降為平民,允許保留私財和人均不超過一百畝田地,其余多佔田產一律交出。

    但同時也解除對原皇親勛貴不得擅自出封地,不得從事百業等禁令,允許他們自由從業,也允許參加官員遴選。總之,以後一切靠自己的能力和作為吃飯。

    這些皇親勛貴自然不甘心交出田產,但是原來大明的藩王被農民軍殺了一大半,這次有幾個反抗的,立即就被更為強大的振明軍所鎮壓,對敢于反抗的一律抄家殺頭,這些皇親勛貴很快就老實了。

    這麼一調整,朝廷沒有了原來負擔最重的藩王俸祿,即使給官員普遍加了俸祿,總支出還下降了。

    這一番調整下來,很快就穩定了原大明官吏,特別是中下級官員。

    畢竟他們的俸祿增加了,日子就好過多了。

    緊接著,林峰下旨給京畿的無地百姓分地,發放必要的農具和種子。

    並在京畿四處設立賑災的粥攤,並讓檢察院派出監督小組,四下巡視。砍了幾十個仍然延續以往慣例,在賑災中貪污的官吏之後,官吏的風氣為之大變,振明朝的各項施政變得無比順利起來。

    十來天之後,政務院總理李雄振帶領位于西安的王府主要官員來到了北京,接管了中央政務。

    對于朝廷的機構設置,林峰沒有做大的調整,就按照原先振明王府的框架,設置了中書台、總參謀部、五軍都督府、政務院、督察院、情報部六大直屬部門。

    政務院原來下設民政、司法、建設、教化四個司,根據治理全國的需要,經討論新設了商業、治安兩個新的司,分別負責促進商業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

    同時林峰宣布將振明集團收歸朝廷管轄,成為獨立的中央第七個直屬部門。

    此外考慮天下即將實現一統,以後將由打天下轉為治理天下,所以軍政事務必須分開。

    林峰下旨成立由他、政務院正副總理、中書令、振明集團總掌櫃組成內閣,負責決策民政事務。

    由他、總參謀長、五軍都督府都督、中書令、情報部總管共同組成軍機處,負責決策重大軍事事務。

    過了幾天,林母率領馮梓怡、李如詩、烏雲娜和蕭青青、李香君、董小宛、陳圓圓等女都乘坐大船經過京杭運河來到了京城。

    林峰率領振明軍征戰天下這段時間,李如詩、烏雲娜分別生下了一個女兒,現在已經半歲了,令第一次見面的林峰疼愛不已。

    登基的時候,林峰已經冊封了馮梓怡為皇後,李如詩、烏雲娜兩女為貴妃,蕭青青等四女為妃子。

    家眷的到來,一下子令林峰冷清的後宮變得熱鬧了起來。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方便以後閱讀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第377章 林峰登基稱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第377章 林峰登基稱帝並對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