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

第369章 明廷的情況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跨越時空的野馬 本章︰第369章 明廷的情況

    京師北面,昌平州。

    洪承疇率領十三萬明軍,進攻大同城失利後,惟恐被振明軍的援兵包抄了後路,一路向東撤退到了昌平才停了下來。

    明軍撤離大同後,宣府總兵楊國柱就帶著兩萬多的兵馬就近回了宣府,他還有守邊之責,不能跟著洪承疇一塊跑路。

    昌平州府衙,押簽房。

    洪承疇、吳三桂、曹變蛟和他的親信幕僚坐在一起商議著。

    跟從關外出兵大同時的意氣風發不同,現在幾人都神情沮喪。

    洪承疇還盡力維持著他遇事不驚的儒雅形象,抿嘴喝了口茶後說︰“我們大軍來到昌平,還剩下多少人馬了?”

    “督師,我們總共帶了五萬兵馬出關,匯合了宣府楊總兵的一萬人,收攏了朝廷七萬新軍的潰兵。

    一共十三萬人馬攻打大同城,打了半個多月,折損了四萬來人。

    楊總兵回宣府帶走了兩萬人,路上又跑散了一些,目前還有六萬多人。剛好是吳總兵、曹總兵和大人各自領了兩萬來人。”他的親信幕僚統計後匯報道。

    “制台大人,此次進攻大同城遭遇慘敗,該如何是好?”曹變蛟問。

    “怎麼能說是慘敗呢,我們五萬人出關,現在還有六萬多人,損失不大。如果沒有洪督師帶領我們及時趕到,朝廷的十萬新軍肯定就沒了。”吳三桂十分熟練地狡辯說。

    洪承疇心里也在盤算,如果如實向朝廷上奏大同之戰的情況,按照崇禎帝的性格,他肯定是要倒大霉的,說不定就被砍了。

    所以肯定不能如實匯報。但進攻大同受挫是事實,該如何推卸責任呢?

    吳三桂、曹變蛟目前是他手下不多的能打仗的大將了,肯定是不能推出去背鍋的,既然多爾袞也跑了,那就讓他背鍋好了。

    在後撤的路上,洪承疇也收到了多爾袞在沙蝸堡被圍攻慘敗,一路逃回草原的消息。

    當時他還慶幸自己撤退的早,否則連滿韃都頂不住,估計他的幾萬大軍肯定也干不過林峰的振明軍。

    主意一定,洪承疇再次不緊不慢地說道︰“三桂言之也有理,我們雖然沒有打下大同城,但是攻破了大同外城,至少殺傷了數萬大同的振明軍,戰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無奈負責大同城南的多爾袞率領的清軍被振明軍擊潰,我們的糧道被斷,為了保存大明僅有的能戰之兵,我們才不得已撤退的。”

    “制台大人總結的十分到位,事實也是如此。我看就這樣上報朝廷好了。”吳三桂立即附和道。

    “這,這樣也行?”曹變蛟吃驚道,

    “不這樣說,難道要說我們吃了敗仗,等著朝廷處分嗎?”吳三桂接話道。

    “那,那你們定吧。”曹變蛟雖然不想虛報戰功,但也不想背鍋。

    “制台大人,下官認為朝廷那邊可能還需要做點工作,至少兵部陳部堂那里還需打點一下。”吳三桂對搞關系很在行,建議道。

    洪承疇考慮了一下說︰“可以,那就請三桂辛苦一趟吧。”

    京師紫禁城,文華殿。

    兩鬢已經白發滋長、愁容滿面的崇禎帝斜躺在御塌上閉目養神,他的寵妃田妃正在給他揉著太陽穴。

    “皇上,您舒服一點了沒有?國事再多也得保重龍體啊。”田妃一邊問道,一邊端上了一小盞蓮子羹。

    崇禎帝接過蓮子羹喝了一小口說︰“有愛妃幫忙按壓,頭疼之癥好多了。無奈國事艱難啊!”

    這段時間讓他頭疼的事太多了。

    如果說有好消息,就是折騰大明十余年的張獻忠、羅汝才等巨寇都死了,天下流賊似乎都平了。

    可惜都是讓林峰的振明軍平的,以前他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對付韃子和流寇上,現在驀然發現,這振明軍已經成長成了他都要仰視的參天大樹。

    逼不得已,只能按照這些臣子的意見,聯合了滿韃去攻打振明軍。

    他也是要臉的人,很重視歷史的評價。這也是他性格猶豫,重大問題不能果斷拍板的重要原因。

    現在外臣雖然不說,但崇禎也知道,勾結滿韃一事,天下士林議論紛紛,以後必留罵名啊。

    什麼罵名也罷,只要能打敗振明軍他也認了。

    不過前線傳來的消息似乎也不太妙,前段時間好不容易傳來捷報,說攻破大同的外城了。

    他還以為很快就會收到佔領大同城的戰報,誰知就沒下文了。

    崇禎很了解這些臣子,擔凡沒消息的,肯定就是壞消息。只要有一點好消息,肯定早就屁顛屁顛來報了。

    他心里正憂慮之際,大太監王承恩進來了說︰“皇爺,內閣範閣老、兵部陳部堂、戶部侯尚書、翰林學士李明睿等請求覲見。”

    這麼多重臣一起過來,莫不是出什麼大事了?崇禎心理咯 一下,示意田妃退下,起身坐好。然後說道︰“宣他們進來吧。”

    .

    範復粹等人進來躬身施禮。

    崇禎揮手讓他們平身後問道︰“範先生,你們幾位一起來可有什麼大事?”

    “陳部堂,軍機之事,還是由你們兵部稟報吧。”範復粹說。

    陳新甲上前道︰“皇上,洪總督他們撤到了昌平州。”

    “什麼?他們攻打大同已經敗了?”崇禎怕什麼來什麼。

    “也不是完全失敗。洪總督他們浴血奮戰攻佔了大同外城,擊殺振明軍三四萬余人。

    就在他們即將佔領大同全城之時,負責狙擊大同南面增援之敵的多爾袞部前線潰敗,導致振明軍大批援兵趕到。

    因為後方糧道被斷,洪總督他們為了保存我明軍的主力,只能放棄攻打大同,有序撤退到了昌平。”陳新甲舌燦蓮花,沒有提明軍一個敗字。

    崇禎听了有點納悶問︰“滿清的五萬大軍都敗了?”

    “敗了,據說多爾袞只帶著一萬多人逃出關去,準備從草原繞道回遼東。連滿清的豫親王多鐸都死了。”陳新甲繼續匯報。

    如果以前听到滿韃的慘敗,崇禎帝都能樂的蹦起來,但是現在他只感覺到了刺骨的寒氣。

    “振明軍竟然如此厲害?那如何是好?洪承疇他們帶回來了多少人?”崇禎連續問道。

    陳新甲仍然一副胸有成竹說︰“皇上,洪總督他們帶回了六萬多人。”

    “這麼說他們沒損失人馬?那為什麼撤退?”崇禎追問。

    “皇上,洪總督帶領了五萬人馬從遼東入關,他們一到大同府邊境先是解救了六七萬被擊潰的朝廷新軍。

    所以他們總兵力有十二萬多一點,進攻大同折損了四萬左右,楊國柱帶了兩萬回宣府,現在還剩六萬余人,應該說損失跟振明軍差不多。”陳新甲解釋了一番,增加了些振明軍的傷亡,減少了些明軍的數量,搞得好像真沒打敗仗一樣。

    “原來如此,那下一步振明軍會不會來打京城,他們現在在什麼位置了?”崇禎焦慮地問道。

    “皇上,大同一仗,振明軍損失也很慘重,現在他們在大同府休整,短期內應該不會進攻京師。

    但是他們如果休整結束,就很可能會繼續進攻京城,所以臣等今天前來,就是懇請皇上要早做打算。”陳新甲繼續說道。

    “早做打算,那該如何打算?我大明哪里還有兵馬可以調動?”崇禎已經感到了絕望。

    陳新甲這時也不說了,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皇上,臣還是那個建議,要不盡快遷都南京,避開振明軍的鋒芒。”翰林學士李明睿建議道。

    “遷都不可行,現在林賊已經攻佔了河南,說不定已經派兵進入山東一帶,南直隸也不安全。”陳新甲立即駁斥道。

    “那你們說該怎麼辦,陳新甲,你管著兵部,你先說。”崇禎點名道。

    “皇上,朝廷的兵馬還是有的,洪總督他們在昌平有六萬人,宣府還有二萬多,遼東尚有二萬。

    京城內的京營、勇士營、神機營,湊一湊,五六萬兵馬也是有的。

    山東那邊劉澤清有三四萬人,湖北的左良玉兵馬最多,有個七八萬人,加起來還有二三十萬。

    現在主要的問題還是缺錢,有錢就能調兵,沒錢就不好辦了。”陳新甲一番分析,將問題推給了戶部。

    “侯尚書,你說說看,戶部能不能拿出錢來?”崇禎問。

    “皇上,戶部的銀庫早就沒有銀子了,老臣還在為京官的俸祿發愁呢。”侯旬愁容滿面回道。

    “沒錢,沒錢!這林峰怎麼就有錢?”崇禎怒道。

    “皇上,林峰有錢,是他們嚴格征收商稅,要不我們也征收一部分?”陳新甲提議道。

    “這可不行,朝廷不能與民爭利啊。”侯旬代表江南大商人的利益,自然不想開征商稅。

    “那你們說到底怎麼辦?範閣老,你是首輔,你說?”

    “皇上,老臣已經年邁,懇請乞骸骨。”範復粹很干脆,他早就不想干這個首輔了。

    “不許,今天你們必須替朕拿個意見出來。”崇禎怒道。

    “皇上,要想有銀子,無非是兩個辦法。一個就是加稅,商稅少加點,再增加一些關稅,田稅已經沒法加了。另一個就是發動皇親和勛貴捐款,大明要是有失,他們也不能獨善其身。”陳新甲出了主意,畢竟要去打仗的是他的兵部,不能糊弄。

    “你們可有其他意見?”崇禎問道。

    幾人莫不作聲,在崇禎的目光威逼下勉強說︰“臣等並無意見。”

    “那就按陳部堂的意見辦,侯尚書你們戶部抓緊時間落實,盡快籌措一筆銀錢,做好應對振明軍攻打京城的準備。”崇禎最後拍板道。

    “臣等遵旨!”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方便以後閱讀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第369章 明廷的情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第369章 明廷的情況並對奮斗明末之有個客機空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